《网络背景下中学生欺负行为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网络背景下中学生欺负行为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部门制订关于学校欺负行为的相关决策提供实证依据与针对性建议。
《网络背景下中学生欺负行为研究》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文献回顾、研究工具编制、中学生欺负行为及各心理变量的发展现状、中学生欺负行为与旁观者行为的潜在类别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并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建议。
欺负行为是中小学校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攻击行为,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力量的非均衡性、重复性与伤害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生的欺负行为与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力量的非均衡性已经不再仅限于传统欺负行为中“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简单含义,传统欺负与网络欺负的共发性与转换性也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网络的发展,传统欺负行为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书的目的在于调查网络背景下中学生欺负行为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部门制订关于学校欺负行为的相关决策提供实证依据与针对性建议。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文献回顾、研究工具编制、中学生欺负行为及各心理变量的发展现状、中学生欺负行为与旁观者行为的潜在类别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并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建议。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厘定了关键概念,确定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工具以及研究程序,并介绍了相关研究方法以及本次调查所采用的他人的成熟量表的情况。
第二章文献回顾部分主要是对欺负行为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就欺负行为的理论、欺负行为的测量以及欺负行为对中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影响中学生欺负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与第四章是研究工具的编制。第三章采用开放式调查的方法,针对中学生对欺负行为的理解、欺负的主要类型、受欺负给中学生带来的痛苦等问题进行了质性分析,同时调查了家长与教师对欺负行为的理解以及应对方式。在第三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中学生欺负行为量表、旁观者行为与受欺负者求助行为量表。
第五章是对中学生欺负行为的一般状况进行简单分析,并对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以及各变量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这是第六章与第七章分析的基础。
第六章与第七章主要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中学生欺负行为与旁观者行为进行了潜在类别分析,而后在潜在类别分析的基础上又对潜在类别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潜在类别在积极心理品质、生活满意度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
第八章主要是在前七章的研究结果以及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欺负行为发生的新特点,提出以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校园欺负行为目标,建立全校性的反欺负行为机制,采用融人式反欺负行为教育模式、加强对受欺负者提供支持与保护的全方位融人式干预方案。
本书可以为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干预中学校园欺负行为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家长提供相关建议,尤其是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家长。本书的调查结论也可以让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家长以及中学生自己认识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健康对个体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刘丽琼,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出版专著两本,分别获得第八次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与2019年海口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欺负行为系列论文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校园欺负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程序
第二章 欺负行为的文献回顾
第一节 欺负行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二节 校园欺负行为的测量
第三节 中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后果
第三章 中学生欺负行为的质性研究
第一节 对中学生欺负行为的认知
第二节 初中生受欺负心理状态的质性分析
第四章 欺负行为研究工具的编制
第一节 欺负与受欺负行为测量工具
第二节 受欺负求助对象的分类研究
第三节 旁观者行为问卷的编制
第五章 中学生欺负行为及各心理变量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学生欺负行为的现状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第三节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
第四节 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分析
第六章 中学生欺负行为的潜在类别及相关因素分析
第一节 受欺负行为与欺负行为的潜在类别分析
第二节 欺负行为潜在类别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第三节 欺负角色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
第四节 欺负角色在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差异
第五节 欺负角色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旁观者行为的潜在类别及相关因素分析
第一节 旁观者行为的潜在类别分析
第二节 旁观者行为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第三节 旁观者行为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网络背景下中学生欺负行为的干预建议
第一节 国外校园欺负行为干预方案的简介
第二节 国内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