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经典·举动风华
张向荣
2017年10月,受广东省文联原副主席徐南铁先生之约,我开始了一项工作——为网络音频录制诗词阐释,所选内容涵盖教育部语文课本大纲规定篇目。能坚持下来吗?从最初的疑问到今天落笔成文,事实证明,我坚持下来了。
文稿搁笔,一直有个声音在内心追问。
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柔软感性的灵魂。我的童年记忆里,没有布娃娃玩,没有家门口的沙堆可爬,偏偏喜欢缠着大人诵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听着古人穿过时间隧道传来的诗意话语,我不哭不闹,居然能坚持到掌灯时分。小小的我,开始畅想“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中明媚的江南,也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渴望中一天天长大,体会“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浪漫。当热血遇见了华夏初心,青春就成了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诗文是马,四海为家。自然、时代、社会、人物所凝成的那些年、那些故事,恍如隔世,亦如今生。我2018年7月份之前还在撰写博士后出站报告,在教学、科研任务很繁重的情况下,我欣然领命。高山背后有朝阳,大海之上旭日在东升,古人对美的感悟、对智慧的点醒,爱它,念它,更要追问它。
这项工作的意义何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复兴传统文化,众望所归,古诗词这棵老树也焕发出新芽。市面上有关古诗词的书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术著作、普及读物等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新兴自媒体平台也趁势推波助澜。然而,就目前市面所见而言,对古诗词的态度和解读纷繁杂沓,或是学术化,或者过于幼稚,甚至信口开河,故意模糊认知边界,误导大众。因此急需这样一种书:为大众所想,解析那些我们平日里熟悉却又陌生的诗词的内涵;构建具有普遍性的美学意境,将“诗和远方”的审美融入普通人的心灵;与新时代相连,经典会在时光中愈发光彩照人,风云际会的今天,古诗词的回响依然浸润着时代的灵魂。当然,通俗不等于世俗,古诗词有特定的语言范畴和美学边界,依其义存其心,知其义不泥古,这是对诗词的尊敬,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崇高敬礼,本书尝试承担起上述责任。当然,“煽情”和“戏说”在本书的范畴之外。
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部书所选古诗词涵盖教育部语文大纲范围内的经典古诗词,共计115首。体裁上,诗104首(《诗经》2首、乐府5首、魏晋南北朝诗2首、唐诗63首、宋诗24首、元诗1首、明诗1首、清诗5首),词曲11首(唐词2首、宋词8首、清词1首、元散曲2首)。时间上,涉及先秦、魏晋南北朝、两汉、唐、宋、清等时代。经典如《蒹葭》《木兰辞》《静夜思》《钱塘湖春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均在列。受篇幅所限,一些较长较复杂的经典如《长恨歌》《琵琶行》《代悲白头吟》等并没在列,虽是忍痛割爱,但也为我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就本书而言,它既是语文知识的扩展,亦可作为大众读本。
做好这项工作的要求是什么?首先,真爱,对古诗词的真爱,单纯忍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其次,功夫,辨析古诗词的专业能力,谙熟古诗词的规则、社会背景和时代阐释等。第三,决心,对古诗词穷究到底的决心,因时间久远,现代人对一些古诗词的语言、背景等的辨析分歧频现,因此,我查阅资料、请教名家、不断揣摩、反复修改,这是撰写本书的基本功,一一不可漏省。最后,控制字数,每篇字数务必控制在1800—2500之间,如此,才既贴近大众阅读习惯,又不离诗词本心,所以在普遍习惯和专业性之间寻找合理的交汇点,就成为必要。其他写作要求如知识的准确性、背景的客观性、审美的可靠性、文字的可读性等,亦令我如履薄冰。
追问之后,我更想探讨一个问题:古诗词到底是什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内容最丰富、历史最辉煌的一部分,我们很难给其下一个普世性的、确切的定义,本着特征原则,我认为:古诗词,是集合了时间概念、文体形式和抒情审美的人类精神成果。
首先,古诗词是时间概念,顾名思义,古诗词的“古”说明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诗,起源于先人祭祀时的歌唱活动,有文字记载的诗歌最早可追溯到先秦《诗经》。到了汉代,出现了专门机构——乐府,采集民间唱词,谱曲供唱,后来就形成了专门的诗歌体制——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是诗歌兴盛发达时期,也是从古体诗逐渐向格律诗过渡的阶段。关于“古体诗”和“近体诗”概念,我们沿用了唐人的区分。唐人将前世格律特征模糊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将所有严格按照格律要求创作的诗歌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格律、音韵、对仗方面均有不同。近体诗在唐代大行其道,有宋一代则词大放异彩。
其次,古诗词是文体形式,属于文学范畴。古诗词是中国文学韵文体裁之一,它的押韵、对仗、节律,让文字更富有音乐感和韵律美。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古体诗的创作比较灵活自由,韵律、对仗等没有严格要求,以每句字数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以及杂言诗,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三言古诗和杂言古诗并不多。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或律诗,是在古体诗基础上形成的,近体诗的音韵、对仗、节律等极为严格,以每句字数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一首一般为八句,也有多于八句,多于八句的格律诗称排律。唐人还创造出“绝句”这种律诗体裁,“绝”在古代汉语中有“截取、裁去”之意,唐人在律诗基础上只写前四句,形成了绝句格局,以每句字数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近体诗(格律诗)始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周顒发现并创制“平上去入”四声,沈约写成《四声谱》,沈约、谢朓、王融等在创作诗歌时倚重“合乎四声,避免八病”的韵律特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永明体(永明为南朝齐武帝年号),永明体奠定了近体诗的基础。初唐,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人创作诗歌时比前人更加严格,最后,近体诗格局成熟并确定下来。律诗和绝句是唐代诗歌创作主流。另外,就抒情形式而言,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谈到诗的发展,概括了诗歌形式的历史演变,“以时而论,则有建安体、黄初体、正始体、太康体、元嘉体、永明体、齐梁体、南北朝体、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本朝体(宋诗除‘江西诗派’以外),江西宗派体”。古诗词的文体脉络越来越清晰。
词,诗歌形式的延伸,又称“曲子词”,因其长短不一的形式,也称为“长短句”,是隋唐为配合燕乐(又为“宴乐”)而创作的韵文体裁。词有固定词牌名,词牌不同,字数、句数、韵律皆不同,词类分令、引、近、慢,字数上则有小令(少于58字)、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最初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歌谣,敦煌曲子词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词体。隋唐时词流行于民间,曲调逐渐成熟,经过五代尤其是南唐李煜、冯延巳一宗,词体词风完备,发展出文人词,北宋晏殊、欧阳修、张先、苏轼等将词的创作进一步发扬光大,词在宋代达到了创作的顶点。本书所选词篇多集中于宋代。
第三,古诗词是审美的艺术,这是美学范畴。古诗词关乎情,关乎美,充沛的情感,美妙的境界,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阅读诗词成为感官和心灵的享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是中国古诗词意境的主要蕴涵。严羽在《沧浪诗话》有言:“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的确,诗词的言语务必简练,意蕴必定深远,内容来得俭省,内涵却丰富。因此,本书的阐释既是呈现,更是探寻,一方面呈现古诗词的美学境界,一方面试图探寻古诗词的思想厚度、心灵深度,以及诗外的境界广度。通过阐释,直抵古人的内心,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无疑,这本书接受了挑战,紧跟机遇。
综上,撰写时,我避免板起面孔的学术套路,也努力实现审美的通俗感,当然,又不能脱离古诗词固有的知识和意蕴。以骆宾王“咏鹅”为例,其中既有“‘白毛’与‘红掌’相对,‘绿水’与‘清波’互为补充,突出了色彩对比、层次鲜明的效果”的严谨分析,也有“是啊,想像一下,一群大鹅在水面悠哉游哉地嬉戏着,碧水衬着洁白的羽毛,清清的水流呵护着红红的脚掌,这画面入情入景”的活泼想象。杜甫的古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很长,鉴赏时,我首先陈列整首诗的结构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一、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草房顶的茅草被秋风吹起,茅草四处飘散。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四处乱飞的茅草被村里的顽童捡跑,作者无力追赶,他很焦急。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的茅草房简陋局促。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从自己想到天下百姓,作者呼吁社会关注。为读者搭建起诗性的框架之后进入具体阐释,这样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心理共鸣。所以,简单如《咏鹅》《春晓》,复杂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木兰辞》《十五从军征》,意境多变如《水调歌头》《浣溪沙》《破阵子》等,我都尽力做到简繁适度、长短相宜、难易相当。然而,水平所限,疏漏失误在所难免,须不断修正努力。在阐释的同时,我享受到了意境美带来的曼妙时光。
几易其稿,这部书即将付梓,此刻,我没有如释重负之感,回望写作的日日夜夜,那是一段无法复制的光阴。本来是一次应邀而做的义务劳动,但行将过半时,音频平台突然停止播出,并没有给我理由,几经询问,亦不明复,我颇感意外。前功尽弃了吗?一颗真诚的心,一时有了脱缰离绳的失落,不,事情总会有属于它的结果,何况写作并不是坏事,于是我给自己打气。当所有人都散去,当所有的目光都游移开,路在自己的脚下,背起行囊,我义无反顾。路上,没有目送,没有喝彩,于是自己给自己鼓劲,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勇气。当然,日常中的小确幸,更令我欣慰。
我感谢咖啡的陪伴。写作的时候,咖啡是忠实伴侣。当思考进入无解状态时,咖啡的醇香会激活我的脑细胞,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醇香四溢,让我诗心涌动,文思泉汩。有咖啡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我与电脑相守的身影。图书馆的云山小站,在那里,我完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以及部分古诗词的解读;六教对面的云栈,在那里,我完成了所有古诗词鉴赏工作以及反复修改;方所、太平洋,甚至星巴克,我在这些咖啡空间度过了无数写作时光,充实而不羁。
我欣慰于电脑的不离不弃。于我而言,键盘的敲击声格外清亮、美妙。打字的声音仿佛是飘出的琴音,时而像莫扎特的《月光曲》,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急速,时而舒缓。悠扬的乐曲中,我重温江南古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风景如诗如画;高亢的歌声中,我追梦古战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士们英勇铿锵;月光中,我慨叹人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秋之夜,苏轼神思飞扬,驰骋于天地,他举酒发问,穿梭于时间和空间中,冲破边际,飞翔在前世今生里。这些文字,载着我的初心,带着世间的温度,不离不弃。
我安坐于图书馆的一隅。广外图书馆是千万图书馆中的一员,芸芸众“馆”中,它质朴、清新、有爱。小小的图书馆,涵盖了大大的世界。这里,一排排书等你来,这里,一场场知识盛宴为你烹制,这里,一位位学人高论话你知。只要不教学、开会或处理杂事,我就蜷在图书馆一角,在我的心中,那里有书香馥郁、翰墨芬芳。
成书的背后亦是亲朋好友的支持。感谢家人,世事变幻,家是温暖的港湾,家人的宽厚,使我心无旁骛埋头于文字,家人的理解,为我创造了诗意的海洋,这部书能够问世,家人功不可没。感谢为吾师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构建了我的知识体系,为我的价值观把脉。感谢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你们用温暖的目光坚定了我的步伐,是你们的帮助,确定了我前行的路,好友王广、李义天的鼎力支持,还有林帝浣老师的深情画意,让这本书长成了诗意的模样。世间有爱,风雨同舟,能将这份执着成书,我要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这个有温度的集体,正是你们慧眼识珠,才让这本书有机会问世人间,更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王溪老师,因为她的负责与善意,让我们的合作充满了温润雅慧的气息。
感谢蜚短流长,是你们制造的斑驳陆离,让我体验了红尘中的原生暗调,但却笃定了我追逐光明的决心;感谢羁绊,让我欣赏到生命中难以置信的变异,于是,我更懂得珍惜温暖;感谢与我擦肩而过的你,芸芸众生,相逢已属不易,相知更是难上加难,但愿你我的相遇,能在彼此的人生印上痕迹,衷心祝福!
我相信,对古诗词的关怀远没有结束,我们鉴赏它,更要弘扬它,将“诗和远方”的种子或多或少播撒到人间。诗海心耕,妙笔为诚。此书即将付梓,我亦步履不停。凡言杂感,是为序!
月光不眠的夜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西域碎叶镇(今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城市托克马克附近),五岁时随家人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市),但也有传说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有关李白的祖籍和家世,一直众说纷纭,正史则语焉不详。
人在他乡的日子,起起伏伏,纷纷攘攘。喧嚣时,家是被埋在心底的白霜,安静时,回家则成了梦里的方向。冷了,饿了,累了,失恋了,故乡便成了唯一的精神食粮。也许我们小时候都曾背诵过这首古诗,“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我猜想,儿时的你,一定还没有理解这首诗的内涵。长大以后,离家千里之外,思念旦夕之间的时候,这首诗便会触动你的心灵。
《静夜思》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刚刚二十六岁,那一年他客居扬州。九月十五日(旧历)这一天,已是深秋,凉风阵阵,李白来到了扬州,暂住在一个小旅店里。心高气傲的李白,自以为可以仗剑天涯,勇往直前,英雄从来不会儿女情长的。然而,暂住在小小旅店里的李白,想家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疑是,好像,仿佛。在客栈的房间里,李白左右徘徊,久久不能入睡。月光透过纱窗,洒在诗人的床头,清冷如霜。古人表达思念,往往离不开“月”和“霜”,《诗经·国风·秦风》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盛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有“空里流霜不觉飞”的诗句。寂静的夜,月光洒在地上,诗人辗转反侧,他睡不着了。眼前的景,诗人看着看着,恍惚中竟然产生了错觉,他把地上的月光看成了白霜。这霜白得如此“冷清”,月色如霜,更加凸显了诗人寂寞的心。的确,离乡的游子容易陷入一种孤独,孤独让人伤感,更容易滋生乡愁,乡愁则带来清清冷冷的感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抬头。李白抬起头,他把目光移到窗外,天上,月亮高挂夜空,此时的家乡变了没有?小时候的家,有田野,有草地,有鸟语和花香,还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他们,还好吗?或者,那个他暗恋的姑娘,是不是已经成为别人的新娘?在古代,对远离故土的人来说,家乡意味着山高水长,回家,注定是一场艰苦的跋涉了。
诗中,月光、霜、故乡,这是李白描写的身外环境,清冷无边。疑、望、思,则代表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孤独倍增,清冷更加激发孤独。从最初的“疑”,然后“望”,再到“思”,李白经历了一场心理波澜,因为,这是诗人的思念在发酵,思念越浓,月光越冷,说到底,是诗人想家了。诗中,景色与内心交织,它们都聚焦在一起,成为李白的乡愁。他乡,有灯红酒绿,也有两鬓如霜。但无论怎样,人总是会疲惫,于是,回家,便真的成为日思夜想的渴望。李白的《静夜思》,极其简洁、极其轻盈,没有华美的词藻,却留下了意境深远的回味。这首诗仿佛陈年的酒,刚入口时清淡寡味,喝下去后仔细品啧,却满口留香,余味悠悠。
诗作者李白的人生就像诗本身。李白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二十五岁以前一直在家乡周围活动。二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李白离开家乡游历名山大川。四十岁左右,李白经人推荐,到了当时的皇帝唐玄宗身边工作,担任供奉翰林。三年后,李白出走长安,再次游历,直到去世。李白的大半辈子时光就在这漂泊游历的日子中度过了。李白去过很多地方,欣赏过很多风景,品尝过无数美味佳肴,可是这一切都代替不了故乡,故乡才是诗人最想抵达的那个地方。所以,这首诗李白虽然写得早,但他当时已经参悟了一大半的人生。
有人说:“故乡是停不下的思念,故乡也是回不去的他乡。当每个人心中都揣着一份思念时,故乡往往成为心中难以割舍的他乡。漂泊的游子在故乡和他乡之间,一不小心,故乡就成了远方。”故土难离,却不得不离。在这个全球化如火如荼的时代,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踏上他乡的路。山海之间、云水之畔,总有一种情怀难以割舍——梦想,让心去流浪。可是,你真的能回到故乡吗?你真的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青纱帐吗?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们总在远方徘徊、迷茫。但是,一轮明月照着你,也照着父老乡亲,它那温柔的光线,看着你,也看着你的父母兄弟。于是,家,是月光下的主题。这月,是你的,也是李白的,因为啊,李白将对家乡的思念以诗歌的形式传递给你,让你的心有所安放。
现代作家木心曾写过一首诗《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李白、李白的诗,还有他的乡愁,我们真的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