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社会组织的视角出发,以社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为基础,以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层面构建了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三种基本行为模式:委托-代理模式、松散关联模式、分离自主模式,并分析了它们的特质特征。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三个国家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研究发现,各个国家的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各有特色。同时,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在开展学术研讨、参与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服务、独立实施评估等行为方式上具有共性。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组织职能、运行模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我国社会组织以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主动发挥参政议政职能、开展第三方评价、创新研究生教育治理手段、完善自身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组织体系等为途径,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它们也面临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发挥智库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和提高国际影响力等挑战。最后,指出,新时代分离自主模式是我国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中有所作为的理性选择。
序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国家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需要,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简政放权,更需要社会组织等其他治理主体的主动作为、协同参与、合作共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等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端智库和全体会员的研讨交流平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社会组织在开展研究生教育规律探讨、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促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开启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为此,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作用,助推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
乔刚博士的著作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时代背景,以研究生教育为研究范畴,以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著作选题极具时代特征,视......
乔刚,山东东明县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现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个人会员部研究生分部秘书长。先后在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评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课题2项,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公共项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项目等10多项,参编研究生教育概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40年(1978-2018)、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进展报告等10余部。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1
第二节问题提出12
第三节核心概念界定19
第四节文献综述25
第五节研究设计47
第二章理论基础54
第一节治理理论54
第二节组织理论60
第三节利益相关者理论65
第四节博弈理论70
第三章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应然行为模式75
第一节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模式内涵解析75
第二节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应然行为模式构建89
第四章国外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研究107
第一节国外社会组织及其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107
第二节国外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行为共性140
第五章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行为研究148
第一节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治理模式148
第二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运行模式181
第三节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贡献与挑战194
第六章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行为模式的理性选择210
第一节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现实行为困境210
第二节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行为模式的理性选择227
第三节分离自主模式下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的路径238
第四节分离自主模式下多元主体和谐关系构建的维度247
第七章研究结论256
参考文献263
附录受访者基本情况一览表280
后记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