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概念的重新定位和周密阐释,对任何取向远大的思想体系的内在建构都具有根本的奠基作用。而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更有很多源远流长的关键概念如同满带刻痕的河道,*深而直接地塑造了古代中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和宗教地貌。而通过15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这些关键概念又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世界整体的文化景观,铺陈下现代化世界里潜在的问题与悖论。
本书的追索之旅从千年流变的“世界”概念的诠释开始,对汉语哲学史开端的“心”“物”“德”“经典”概念以及相关喻象做了深入的诠释,还对西方源远流长的经典诠释和教化传统做了系统的梳理分析。
序
在这个世界共同体真正形成的时代,人类总会寻求着相互理解。相互理解是一种生命过程(Lebensvorgang),在这样的生命过程中活着生命的共同整体。然而,人们不管在何种语言中活动,他们总是只趋向一种不断扩展的方面,趋向一种世界“观”(Ansicht)。衡量这种世界观的扩展和开放,其标准并不是处于一切语言性之外的“自在世界”(Welt an sich)。相反,人类世界经验无限的完善性恰恰是指: 既然是“观”,那就是我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所感知、体验到的一切。由此出发,世界也成为这样一种共同性的东西,它不代表任何一方,只代表大家接受的共同基地,这种共同基地把所有相互说话的人联结在一起。世界作为一种融合的共同基地,不仅仅跟我们的语言、言谈有关,更重要的是,还跟我们的意义经验有关。正是在这一进程里,产生了不同民族基于经典的多样诠释传统以及相应的教化活动。在这种语境下,可以借助对中西一些关键概念嬗变的历史分析,对一些核心概念史及其隐喻史的发展进行多元性考察,以双重建构的方式使东西方哲学达致融合,从而引向一种整体通观的“世界”哲学之境界。
实际上,无论西语“world”“Welt”还是汉语“世界”概念在日常语言里都不具有完全的自明性。而对“世界”概念的重新定位和周密阐释,对任何抱负远大的思想体系的内在建构都具有根本的奠基作用。人类“宇宙”意识和“世界”视野之孕育萌芽和发展的阶段,也是各个文明之古代经典体系蓬勃形成的时期。古代经典体系的融合和形成,同时也给以人为本位、重新理性地思考和建构大全存有之二度和谐提供了契机。多样的经典类似不同民族精神文化汹涌流淌的“河床”,在建构人类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强烈的典范性功能。正是经典诠释之理解与应用相融合的这一实践维度,使我们从事解释活动的目的成为丰富自身、使自身变得更为丰满;它不是把“认识”,而是“修养”“教化”和“自我形成”作为理解、诠释的目的。最终所形成的这种个体人格,其根本不外乎是珍贵的生命本身,却又体现了被教化了的伦理精神。
综观东西,西方诠释学之源头的解经学与中国传统经学之产生,都是为应对原始秩序碎裂、变局和挑战而应运而生。在中国经典传统里,对“心”“物”“德”“世界”等概念的发问,不仅凸显出重新探索人类古老智慧的必要性,也是一种面对时代断层的重新理解与精神凝结。而在西方源远流长的教化传统里,不同时期的教化理论也是伴随着人对自身、上帝和自然关系不断变化的理解为基础而形成的。在公元前3世纪,当《旧约》的希伯来文本被译成希腊文七十贤士译本时,“παιδεiα”一词取代“musar”就开启了教化的理智化进程。中世纪的爱克哈特大师通过教化观念引导着一种时代精神的转变,架起了中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到德国古典观念论之间的桥梁。而在18世纪,通过莱布尼茨、斯帕尔丁和厄廷格尔等人的评介和翻译,沙夫茨伯里的自然神论又激发和引导了德国教化观念早期思辨历史的部分流向,从而造就了富有人文精神和德意志民族特色的古典教化(Bildung)理论。
通过这种具体而丰富的细节流变的分析可知,在人类精神的历史长河之中,任何关键的概念确实如同一个河道,民族的精神“在其流经的河道里借由那些它所挟带的‘堆积物’而冲刷出一条又一条的刻痕”。恰恰是这些关键概念,最深而直接地塑造了古代中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宗教地貌,又通过15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世界整体的文化景观,铺垫下了现代化世界里潜在的问题与悖论。因此,这里的追索之旅从千年流变的“世界”概念的诠释开始,尝试较为深入地触及汉语哲学史开端的“心”“物”“德”“经典”概念以及相关喻象的诠释分析,也同样尝试切入西方源远流长的经典诠释和教化传统的梳理分析,以此而为抛砖引玉。
鲍永玲,安徽黄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和洪堡大学博士后,中国CSC留学基金访问学者,德国DAAD基金访问学者,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思想史、诠释学和政治哲学。著有《“种子”与“灵光”:王阳明心学喻象体系通论》(2012年)、《德国早期教化观念史研究》(2018年)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计划派出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译文七十余篇。
上篇 世界
第一章 “世界”概念的缘起
第二章 “世界”概念的诠释: 早期佛教与玄学合流之情势
第一节 loka的源始涵义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的佛教宇宙观
第三节 大道而察:佛玄合流的世界图景
第三章 天下—世界:从概念变迁看近代东亚世界图景之变更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天下”图景
第二节 汉传佛教“多元多重”的“世界”图景
第三节 “世界”还是“天下”:近代东亚世界图景之变更
第四章 共在、同居和世界
中篇 诠释
第五章 “倾听哲学”与“观的哲学”:两种不同的诠释学取向
第六章 水道与经典:儒家经典诠释场域的形成及其核心特质
第一节 “哲学的突破”与儒家经典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贯通水道”:儒家经典诠释与注疏理念的形成
第七章 开放而收敛的水域:儒家经典诠释的隐喻
第一节 儒家经典诠释理念的形成
第二节 开放而收敛的水域:儒家经典诠释场域的特性
第三节 经典诠释与思想创造
第八章 “物”的多重面相
第一节 “物”之三训
第二节 生生物化
第三节 “物”之成、序、位、格
第四节 与物同体
第九章 “直心为德”及其意象考释
第十章 种“德”者必养其“心”
第一节 王阳明经典诠释思想的价值维度
第二节 “种德养心”和“下学上达”:王阳明的经典诠释观
第三节 朱王经典诠释思想之异同
第十一章 孟庄“心”学殊异考
第一节 孟子论心:“谷”之实达
第二节 庄子论心:“镜”之虚灵
第三节 圣人之异:“养心”和“游心”
第四节 “心”之正负功夫
下篇 教化
第十二章 驯养、教化和自然
第一节 musar:驯养与训育
第二节 παιδεiα:转化与教化
第三节wσι:生长与技艺
第十三章 成形与教化:爱克哈特论“神人合一”
第一节 永恒沸腾的灵魂火花
第二节 流溢回返的教化循环
第三节 神人合一的纯化之路
第十四章 “内在形式”:沙夫茨伯里的新自然神论
第一节 内在形式和活的自然
第二节 情感教化和绅士理想
第三节 神圣秩序与和谐宇宙
第十五章 情感与教化:沙夫茨伯里道德哲学与审美话语辨析
第一节 自然和教化
第二节 道德和情感
第三节 审美和秩序
第十六章 沙夫茨伯里对德国教化观念的影响
第一节 “内在形式”:从柏拉图到沙夫茨伯里
第二节 “内在教化”:从莱布尼茨到厄廷格尔
第三节 “普遍的人”:德国古典教化观念的核心
第十七章 内在之路:从神的肖像到自我教化
第一节 教化观念的源起
第二节 德意志运动与教化观念的普遍化
第三节 自我教化:德意志运动的内在精神之路
附录:被卷入难民危机里的“康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