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基于对中国发起“301贸易调查”,对从中国进口的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以扭转对华贸易赤字局面——由此揭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由于美国单方面针对中国出口至该国的大规模产品采取加征高关税的单边措施,致使中国企业遭受重创。作为回应,中国采取反制措施,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由此,中美经贸摩擦逐步升级,两国均在贸易领域出台了针对彼此的严苛的关税政策,部分相关企业深受影响,并且双方“决不让步”的态度也使得贸易战愈演愈烈,其波及领域也正由单纯的国际贸易向科技、农业、化工、日用快消品等领域深度蔓延。在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两国企业遭遇的损失需要法律救济。师夷长技以制夷,滥觞于美国的贸易调整援助为弥补国际贸易受损者提供了法律渠道。我国《对外贸易法》第44条对因进口激增而遭受损害的国内产业寻求必要支持提供了授权。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若干意见》第19条重点要求在减少政策扭曲的基础上,借鉴域外立法,研究建立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国情的贸易援助机制,对受贸易冲击的产业和企业提供援助。
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16号),其中,《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第6条、《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第6条、《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第4条均明文要求在自贸区内研究开展贸易调整援助试点。为此,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推出的《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办法》已运行3年有余,作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法治“先行先试”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情而制定的创新型立法,该办法确立的援助对象不仅适用于受到进口冲击的企业,还适用于出口受到阻碍的企业,涵盖范围更为完整。不过,该办法仅适用于上海自贸区内的企业,因此具有局限性,制度缺位导致贸易调整援助在我国的运用举步维艰。故此,亟待调研上海的法治创新经验,借鉴域外其他国家开展贸易调整援助的有益经验,适时将这一制度在全国推广。
具体而言,构建中国的贸易调整援助立法,不仅需考察该制度在WTO体系内的合规性,还要论证其与国内相关法律的衔接,并对援助机构与对象、资格审查、调整方案、援助程序与监督评价等详加推敲。有鉴于此,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的现实情况,立足于中国关于产业支持法治建设的具体需要,笔者展开了相关学术研究,并创作完成本书。
本书共计5章,以中国的贸易调整援助立法作为落脚点,第一章阐释了贸易调整援助这一独特贸易救济制度的缘起、功能与定位;第二章以比较法为视角,分别考察了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贸易调整援助立法模式;在明晰立法模式的基础上,第三章分别针对工人援助、企业援助、农民援助、社区援助进行剖析与详述;第四章将研究内容聚焦于中国进行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试图回应在中国法律语境下构建这一制度的迫切性;第五章从具体制度入手,着眼于贸易调整援助的规则设计,内容涵盖制度衔接、援助条件、审批程序、援助措施、定期评估等,并紧密围绕中国商务部拟定的立法草案及上海自贸区的试点办法,探索了如何更为科学合理地设计出符合中国独特国情的法律规范,从而回应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特殊关切,并全方位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法治的进步,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在法治化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自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严重的冲击,加剧了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使国际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使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大国战略竞争更加激烈,中美博弈日趋白热化,两国之间的矛盾开始从经贸摩擦延伸至各个方面。美国以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地缘争夺战等形式,对中国形成战略竞争和战略遏制态势。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更要以国际法为基础,以国内法为后盾,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中国公民海外权益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因此,本书的写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背景。
最后,本书是在我近年来长期研究贸易调整援助并不断思索的成果,诚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本书的写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有关人士对该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思索。
张建
2020年7月27日
绪论
一、开放的国际贸易格局需要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贸易调整援助的制度背景及发展动因
三、国内外贸易调整援助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对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章贸易调整援助的缘起、功能与定位
第一节贸易调整援助的制度缘起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概念
二、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特征
第二节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国家治理观念的现代化转型
二、福利经济学视阈下的“扶弱抑强”原理
三、贸易自由化基础上的公平理念博弈
第三节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应然阐释:贸易调整援助是公平贸易的实现机制
二、实然界定:贸易调整援助是贸易自由化的补偿机制
三、贸易调整援助与社会救助的关系辨析
第二章贸易调整援助立法体系的比较法考察
第一节法案不定期授权的美国模式
一、国内立法体例的选择
二、TAA立法与WTO规则的关系定位
三、TAA立法与国内相关立法的关系定位
第二节创建基金的欧盟模式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体系选择
二、全球化调整基金在欧盟法中的地位
三、与WTO规则体系的关系定位
第三节其他国家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立法考察
一、以雇佣保险制度调整的日本模式
二、融合欧美制度的韩国模式
第三章贸易调整援助机制的涵盖范围
第一节企业及产业贸易调整援助
一、制度沿革:从贸易政策到法律机制
二、理念变迁:从进口救济至产业调整
三、程序设置:认证、提案、调整三位一体
四、完善方向:财尽其用、质效合一
第二节劳工贸易调整援助
一、美国劳工调整援助项目
二、欧洲全球化调整基金
第三节农民贸易调整援助
一、农业调整援助的法制沿革
二、农业调整援助的适用对象: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者
三、农业调整援助的实施程序
四、农业调整援助的运行效果
第四节社区贸易调整援助
一、美国独特的社区观念
二、社区援助的启动条件及援助形式
三、社区援助的实施程序
四、实施效果
第四章构建中国特色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构建中国特色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必要性
一、中国构建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紧迫性
二、我国企业面临严峻的国际进出口形势
三、贸易调整援助有助于完善贸易救济体系
第二节 构建中国特色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可行性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合法性分析
二、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基础
第五章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贸易调整援助的功能分析及其合规性论证
一、在贸易救济制度框架内研究贸易调整援助的必要性
二、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兴起及其界定
三、贸易调整援助与反倾销的关系
四、贸易调整援助在WTO《反补贴协议》下的合规性论证
五、贸易调整援助与保障措施的关系辨析
六、构建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的政策依据与法律续造
一、贸易调整援助的政策定位
二、贸易调整援助的内涵与理据
三、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的制度构造
第三节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理据与规则
一、贸易调整援助在WTO框架内的法理基础
二、贸易调整援助在我国法律体系内的规范表达
三、我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整体考量
四、我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制度衔接
第四节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路径与方案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整体思路
三、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制度设计
附录一关于申报2020年度第一批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调整
援助项目的通知
附录二新冠病毒全球爆发形势下贸易调整援助法律研究
系列文章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