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在亮光之中: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与物》对流行文化的后现代分析,详尽、机智、诙谐,出自一位同样对大卫·拜恩、比夫漫画、《面孔》杂志、约翰·伯格、罗兰·巴特、让·鲍德里亚和詹姆斯·布朗着迷的作者之手。
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年轻的生活”关注的是作为“亚文化”存在的青春形象;“品味、国家和流行文化”关注的是作为消费与时尚的事物;“命悬一线”关注的是英国波普传统在当代的艺术形象;“后现代和‘它的另一面’”则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时尚做了一个系统检视。作者试图在物与形像的边界行走,具体评估了它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意义,并生动地记录了它们对于当下流行趣味的影响。
毋庸置疑,当今时代是一个图像资源丰裕乃至迅猛膨胀的时代,从随处可见的广告影像到各种创意的形象设计,从商店橱窗、城市景观到时装表演,从体育运动的视觉狂欢到影视、游戏或网络的虚拟影像,一个又一个转瞬即逝的图像不断吸引、刺激乃至惊爆人们的眼球。现代都市的居民完全被幽灵般的图像和信息所簇拥缠绕,用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的话来说,被“源源不断的、渗透当今日常生活结构的符号和图像”所包围。难怪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不禁感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在现今通行全球的将眼目作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的文明中,当各类社会集体尝试用文化感知和回忆进行自我认同的时刻,图像已经掌握了其间的决定性“钥匙”。它不仅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追踪,而且成为亿万人形成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主要资源。这种以图像为主因(dominant)的文化通过各种奇观影像和宏大场面,主宰人们的休闲时间,塑造其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这不仅为创造认同性提供了种种材料,促进一种新的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而且也通过提供象征、神话和资源等,参与形成某种今天世界各地的多数人所共享的全球性文化。这就是人们所称的“视觉文化”。
如果我们赞成巴拉兹首次对“视觉文化”的界定,即通过可见的形象(image)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文化形态,那么,主要以身体姿态语言(非言语符号)进行交往的“原始视觉文化”(身体装饰、舞蹈以及图腾崇拜等),以图像为主要表征方式的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和以影像作为主要传递信息方式的摄影、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等无疑是其最重要的文化样态。换言之,广义上的视觉文化就是一种以形象或图像作为主导方式来传递信息的文化,它包括以巫术实用模式为取向的原始视觉文化、以主体审美意识为表征的视觉艺术,以及以身心浸濡为旨归的现代影像文化等三种主要形态;而狭义上的视觉文化,就是指现代社会通过各种视觉技术制作的图像文化。它作为现代都市人的一种主要生存方式(即“视觉化生存”),是以可见图像为基本表意符号,以报纸、杂志、广告、摄影、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等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方式,以视觉性(visuality)为精神内核,与通过理性运思的语言文化相对,是一种通过直观感知、旨在生产快感和意义、以消费为导向的视象文化形态。
在视觉文化成为当下千千万万普通男女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际,本译丛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我国学界如何直面当前这一重大社会转型期的文化问题?怎样深入推进视觉文化这一跨学科的研究?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量引介国外相关的优秀成果,重新踏寻这些先行者涉险探幽的果敢足迹,无疑是窥其堂奥的不二法门。
在全球化浪潮甚嚣尘上的现时代,我们到底以何种姿态来积极应对异域文化?长期以来我们固守的思维惯习就是所谓的“求同存异”。事实上,这种素朴的日常思维方式,其源头是随语言一逻各斯而来的形而上的残毒,积弊日久,往往造成了我们的生命经验总是囿于自我同一性的褊狭视域。在玄想的“求同”的云端,自然谈不上对异域文化切要的理解,而一旦我们无法寻取到迥异于自身文化的异质性质素,哪里还谈得上与之进行富有创见性的对话?!事实上,对话本身就意味着双方有距离和差异,完全同一的双方不可能发生对话,只能是以“对话”为假面的独白。在这个意义上,不是同一性,而恰好是差异性构成了对话与理解的基础。因理解的目标不再是追求同一性,故对话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力要求对方的认同。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大,就越需要对话,也越能够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意义,提供更多进一步对话的可能性。在此对谈中,诠释的开放性必先于意义的精确性,精确常是后来人努力的结果,而歧义、混淆反而是常见的。因此,我们不能仅将歧义与混淆视为理解的障碍,反之,正是歧义与混淆使理解对话成为可能。事实上,歧义与混淆驱使着人们去理解、厘清,甚至调和、融合。
作者简介
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1951年生于英国,当代著名文化批评家和理论家,早年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斯图亚特·霍尔。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艺术与电影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跨学科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著述大多围绕青年亚文化与音乐、当代艺术与设计、消费与媒介文化等问题展开,代表作有《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1979)、《灌制与混录:文化、身份与加勒比音乐》(Cut ‘n’ Mix: Culture, Identity and Caribbean Music,1987)、《隐在亮光之中: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与物》(1988)等。
译者简介
席志武,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现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总序
致谢
引言
第1部分 年轻的生活
1 隐在亮光之中:青年监控及其形象呈现
2 错误的身份:为什么约翰·保罗·里奇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第2部分 品味、国家和流行文化
3 走向一种品味的地图学:1935—1962
4 作为形象的物:意大利的踏板摩托车
5 低级趣味:关于波普艺术的笔记
第3部分 命悬一线
6 设法应付“然而”:在比夫漫画的怪诞世界里
7 “星球一号”的底线:应对《面孔》
第4部分 后现代主义和“另一面”
8 对“后”学的审视
9 附言1:致命的策略
10 附言2:言语之后
11 附言3:空间与边界
12 附言4:学会在通往无地之路上生活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