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发展史的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本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是第二卷。?
第二卷的内容是第一卷内容的继续。本卷主要是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的阐述。20世纪30年代以来,理论分析的重心开始转向西方,以至于西欧和北美在战后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新的难题也在这一时期出现,马克思经济学中早先为人们所忽视的一些东西被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本卷对其主要涉及的年代之前的文献进行了考察。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因为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用来克服马克思主义分析上的缺陷或被用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格斯与各种流派的经济学家围绕价值问题展开理论争论的过程及其得失等;第二篇为俄国的理论贡献,论述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在俄国传播的特点、普列汉诺夫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播和发展的意义等;第三篇是针对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中存在的重要争议性主题而进行的论述。缺陷或被用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作者简介
M.C.霍华德(Michael Charles Howard),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经济系杰出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和经济体制。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异端经济学研究。和金合作出版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纽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9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2年)等著作。
J.E.金(John Edward King),拉筹伯大学经济和金融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异端经济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思想方法论。他是《经济学史评论》《经济思想史》《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评论》《政治经济学评论》《澳大利亚劳动经济学》《全球变化、和平和安全》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译者简介
顾海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和翻译著作20多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委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荣誉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张新,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当代经济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过渡经济:历史,理论与现实》。
常庆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激进政治经济学。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著作《激进政治经济学的新趋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