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雨来生活在晋察冀边区的芦花村。他热爱祖国、足智多谋,小小年纪就加入了抗日斗争:为掩护革命同志,雨来落入敌人之手又巧妙逃脱;他不惧危险,设计把敌人引入地雷阵;危急关头,他通风报信,救下了游击队队长……小英雄雨来还有很多战斗的故事。“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小英雄雨来》中的这句话,激励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
适读人群 :中小学生
“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专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核心选目,名家、名作、名译,引领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高附加值,实用,有趣,长知识。《小英雄雨来》是永不褪色的红色经典,影响几代少年儿童成长的英雄故事。“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小英雄雨来》中的这句话,激励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本版图书收录管桦《小英雄雨来的命运》、作家童年成长故事等背景资料,多幅精致彩插,与文字交相辉映,同时收录作家其他代表性小说、童话、歌曲创作,全新校订,版本精良,紧贴教材,更规范,更易读。
《小英雄雨来》的命运——代后记
近几年常接到文艺刊物、语文老师以及爱好文学的青年朋友们的来信,要我谈谈《小英雄雨来》的创作经验。
我认为任何作家,不论大小,谈他的创作经验都是片面的。传说英国的一个名画家,被国王召去画肖像,几分钟就画成了。国王很不高兴地说:“我花了这么多钱请你来,几分钟就完成了?” 画家不慌不忙地回答说:“陛下,您知道我花了多少万个几分钟,才能够在这几分钟里画出陛下的肖像啊!”这就是说,几分钟完成的作品,是来自画家一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以及多方面的熏陶和修养。画家和国王的故事是可以为我这篇难以完成的文章开脱了。以作品谈作品的创作经验是困难的,至少在我来说是难以办到的。任何作家的创作经验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创作只能来自生活和为表现生活而必需的技巧磨炼。”这交不上卷,只好写一点同“雨来”有关又似乎无关的杂谈了。
那么我就从童年说起。
童年是一个人的心性吸收养分的第一个春天,对一个文学工作者来说,也是吸收文学养分的最初阶段。就像麦粒在地下的幼芽时期便已决定它明年麦穗的长势一样,童年对一个人终生所从事的事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个人都有他的童年,不管他经历了什么样的风霜雨雪,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迁,每当回忆那人生最初阶段的生活时,都是带着梦幻般的诗意。于是,我说:
荒村野风中摇曳着发绿的柳枝,那便是我的童年。
豆棚瓜架浓荫里,贴着红色剪纸的小窗,那母亲居住的茅屋,便是我的祖国。那池塘岸边,土坎上最早开放的一棵金黄色迎春花,从长满枯草的墙头上露出来的几枝粉色杏花和红色桃花,池塘映着蓝天白云的水里,冒出的一片尖尖苇笋,可以清楚地看见白翅膀的鸭子在清澈的水中滑动着鲜红的扁脚掌,便是春天给我的烟景。到夏日,另一个池塘里,一片绿波似的密叶中间,开放着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风把它的清香吹送到邻近人家。那绿色岛屿似的芦苇丛里,小苇楂鸟的叫声,沙丘上杨树林浓荫里黄莺、布谷鸟的鸣啭,我和男女小伙伴挎着笼筐,拿着圆形小铁铲,在池塘岸边挖野菜时的说笑声,便是醉人的乡音。还乡河的支流不宽也不深,穿过丛林田野,可以遥望村北褐色的远山,这便是我心目中的祖国山河了。
女过庄,我来到人世上的第一个旅店,这个河北省丰润县的普通村庄是美丽的。我爱那白杨树下发散着稻草清香气息的茅屋和在阳光下闪亮的灰色屋顶。窗上贴着红色剪纸,窗下的腌菜缸前遮掩着一片繁花的金银藤。有的人家长春藤柔枝编的篱笆,是天然的院墙。每当黎明霞光飞满天的时候,井台上便响起水桶的叮当声。牛和毛驴发出喧闹的叫声到河边饮水,河水像胭脂般红。
夏日,戴着斗笠的渔翁在小河里撒开圆圆的网,沙沙响着落进水里,捕上小鱼小虾。田野里劳动的人们,在晚霞的余晖里,向村里走去的时候,用皮影戏的调子唱着别人悲惨的故事来忘掉自己的哀伤,唱着别人的欢乐来使自己欢乐。装载着稻谷或是干草的牛车从木板桥上隆隆驶过。人们高卷着裤腿儿,走下河岸,用手捧起或是俯下身去喝着清凉的河水。从手指缝间滴落下去的水珠,在云霞的映照下,闪耀着红宝石一般的亮光。秋天,半阴半晴的 天气,烟云飞舞,旷野上草木着霜,一片黄绿间杂着紫红,直似春花。大气中充满了泥土草木的气息和蟋蟀单调的叫声。光裸的大地和黄叶飘落的林间,使人感到空漠和悲凉。我们拾柴的孩子追赶野兔的哈呼声和羊群咩咩的叫声,给旷野增添了生气。那河边水塘里芦苇开放的芦花,像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满空飞舞。村东北的河湾里,准备过冬的野鸭呼唤它们的伙伴,发出嘹亮的叫声。
故乡,她像一个农村妇女一样美丽而又不幸。她的命运是悲惨的。那因为忍受不了命运的折磨而投井自杀的童养媳,因为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而上吊的老贫农,因为鸡爪子刨了菜籽儿而互相叫骂、最后扭打起来的邻居……在会首带着保卫团套大车起粮款的锣声和狗叫声中,讨饭的乞丐用他们嘶哑的喉咙,叫出那种连老虎听了也要心软的哀告声,把我们一般大的孩子搅得心神不安地在村里跑来跑去,瞪大眼睛,互相传告这些听起来一件比一件可怕的新闻:一会儿听说会首把什么人吊在大庙里,正用鞭子抽打;一会儿听说乡长霸占了一个妇女,被人用斧子砍死了;一会儿听说巡警把一个卖盐的小贩绑走了,说他贩来的是没上过税的私盐。在那寒风呼啸、大雪飞扬的腊月天,常常有因为冻饿而死在村头的行路人。那正是军阀混战的时候,三天两头过逃兵,进村便疯狂抢掠。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穿一件破衣裳,头上梳着那种少见的圆形发髻,光着脚,完全像个男孩,有补丁的肩上搭着个讨饭的口袋,用打狗的棍子牵引着她双目失明的父亲,挨门乞讨。可是他们父女并不哀告,走进排子门里,父亲拉起胡琴,那孩子便用她的童音唱着“张五可坐绣楼”和“袁世凯起洪宪,坐了朝廷”,唱完以后,默默地等着主人拿出半块或是一块玉米饼子,她张着小手儿接过去,同样默默地装进布口袋,并不道谢,便由我们这些小听众簇拥着,到另一家去唱同样的歌。
这就是我赖以生存的世界,我认为世界就是如此的。
直到抗日战争,我们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就是要改变这个世界的不幸的命运。我把故乡作为祖国的缩影,《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自然就以故乡为背景了。为唤起读者对祖国深沉的感情,我着力地描述了还乡河的风景,我认为这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祖国山河。也许因为这个缘故,许多语文老师都特别喜爱给学生讲这篇课文。
我被抗日战争的洪流,从女过庄小小的港湾,卷到奔腾呼啸的大海。生命扬帆前进,头上滚卷着炮火的烟雾中,亮着吓人的闪电,响着惊心动魄的雷声。这个哺育着我、又浮载着我并推拥着我前进的波浪,击打着苍穹。“大风高歌壮士曲,浪花飞写英雄篇”,于是我感到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每一个青年、老人、妇女和儿童的身上充分地表现出来。这种力量,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中,我做过一个时期的记者,除了到主力部队或游击队时过那种用不着自己操心的集体生活,在地方上是单独活动。战争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走路生活。给我带路的,有老人、青年,也有少年儿童。黑沉沉的夜晚,远处响着闷雷般的大炮声和突突的机关枪声,风在旷野上呼啸,而那给我带路的孩子——手拿着红缨枪,挺直着小胸脯—那黑暗里闪闪发光的眼睛,也能使人感觉到兴奋而又严肃——仿佛为显示自己的神通广大,他总是如飞地走在我前头。
但我的儿童时代并不是这样。那时的我,夜晚不敢出房门。记得晚上到街上去买油灯,黑暗里总是觉得有鬼怪跟在身后,越想越害怕,不由得奔跑起来,或是大声歌唱给自己壮胆子。抗日战争时的少年儿童,站岗放哨、送信、带路,冷不丁地天不怕地不怕了。这是因为他们受八路军、村干部、家里父母兄长,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
儿童团有夜校,每当反扫荡结束以后,或是敌情缓和的时候,走进村里便听见男女民兵奔向会场时的说笑声和歌声。朦胧着星光的夜雾里,花木的繁枝密叶中,房屋的窗子亮着鲜红的灯火,从那里传出孩子们齐声念书的声音:“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但是抗日战争中,也并不是人人都在保卫自己的祖国。就在这平静的夜晚,说不定就有汉奸特务偷偷摸进村庄,探听一切。如果村里住着八路军工作人员,他们便回据点报告鬼子,来包围村庄。在敌人大“扫荡”围庄的时候,化装成老百姓的八路军以及本村抗日干部,可以瞒过日本鬼子的眼睛,却很难瞒过汉奸特务。这些出卖祖国的叛徒凶狠毒辣,人人痛恨。因此,我认为一个国家必须对全体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情操的教育。文学艺术不能使一个汉奸或特务变成爱国者,就像人不能把一棵扭曲的已经长粗的树变直一样。但对少年儿童就不同了。少年儿童阅读有益的文学作品,对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是能发生作用的。孩子们总是把首先抓住他们的情绪、想象和智慧的东西当作他们为人应有的标准。1948年我因病离开军队,到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研究室工作的时候,写了《小英雄雨来》的第一章。这篇小说受到周立波同志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发表以后,很快就编入了语文课本。到1955年,我才把它写成一个中篇。三联书店、河北人民出版社都出版过单行本。曾有一些读者来信问“雨来”是不是真人,现在哪里。还听说有人在天津给学生们做报告,说他就是“雨来”,因为这篇课文里描述的雨来的生活,同他儿童时代的生活经历一模一样。我没有声明这是一篇小说,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儿童,但我不是具体地写一个真人真事。中国人乳名相同的太多了。同时,我想抗日战争时,那人很可能就是儿童团员,夏日下河洗澡、摸鱼,冬天在冰上打擦滑、站岗、放哨、送信、上夜校,这几乎是当时所有孩子经历的生活。因此,他说他就是已经长大成为解放军的雨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有的同志还沿着还乡河边寻找那片芦苇。总之,我认为爱国主义仍然是现在的文学创作可选择的重大主题之一。
通过《小英雄雨来》和我同作曲家瞿希贤同志合作的、控诉旧社会的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创作,我认为,文学艺术应该使人纯洁、善良、勇敢、正直、高尚起来,并给人以美的感染,为儿童写的作品更应如此,因为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文学作品应该创造出一种真、善、美的灵魂世界,使读者 自愿来漫游,得到对于现实世界生活意义的理解,并激发起创造真、善、美的世界的热情。揭露或是歌颂,只是手段不同而已。如果揭露丑的事物而不能达到美的目的,揭露凶残而不能达到使人善良的目的,那么不管它是揭露还是歌颂,都会被人民抛弃。
这是我的一点体会,我仍然是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摸索前进。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省丰润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先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后做随军记者;1943年调到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从事文学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从事歌词创作;1963年调北京市作家协会任驻会作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长篇小说《将军河的传说》、童话故事《狐狸》《燕子》等。还有同作曲家合作的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等传唱至今。
小英雄雨来
雨来这孩子
夜校
雨来被抓住了
扁鼻子军官
河沿上响了几枪
军事演习
我们就是到这儿埋地雷的
危险的侦察
特务
“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愤怒的土地
他们这是到哪儿去呢?
杨大娃
像八路军那样爱自己的同志
渡河
我不累呢,我是撒尿来着
跳进人来啦!
来了个骑自行车的人
杜绍英
妈妈决心拖住特务
“一定救回自己的同志!”
打呀!开枪!
芦花村好不热闹
腮帮上有“酒窝”的战士
再有二百个柜子还不够呢
东屋住满了鬼子兵
快走吧!
放羊的
越胆小越害怕,越胆大越不怕
谁?站住!
“快让我进去吧!”
“敌人来了!”
一场大战
钻进网里的小鹰
“我要有枪早把你们打死了!”
“这个小八路”
怎么逃跑呢?
就是李大叔
牛车上坐着个小媳妇
战斗开始了
小英雄的故事多着呢
《小英雄雨来》的命运——代后记
其他作品
上学
还乡河的传说
纺织娘
燕子
狐狸
百灵鸟、乌鸦和风姑娘
童年的故事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快乐的节日
我们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