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我早年写旅游文章乃以欧游为主,大多是对都市空间与建筑的省思与感怀。在西方文化发源、成长的欧洲,我的心情是严肃的,抱着学习与广大见闻的态度,印证自书上所学的知识。至于在亚洲的旅行,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在亚洲旅行,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是东北亚,也就是韩国与日本。在早年,政治环境所限,要想赴大陆旅游以验证所学的古建筑是不可能的。想看中国体系的古代建筑只有到当年受中国影响的韩国、日本去,尤其是日本奈良的古迹,有很多是研究中国建筑史不能少的材料。除此之外,则属于边缘性的知识。在大中国观念的偏见下,韩国与日本的建筑虽然也很精彩,却不在建筑学的课程之内。所以二十几年前,我去日、韩,大多是为公务,不是开会就是考察,观光则是公务之暇随便逛逛,虽然这两国对古建筑的保存令人感动,但我对古文物的兴趣,有时还超过建筑呢!
第二是东南亚。坦白地说,在二十年前,台湾处境虽甚困难,但对菲律宾、中南半岛,甚至印度等地实在是看不起的。这是文化歧视。我去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回国来就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因为总觉得乏善可陈,找不出一个文章题目来。今天想想是非常懊悔的。
印度有所不同,由于它是四大古文明之一,我很想往访,很长一段时间未能遂愿,直到一九八六年才如愿以偿。东南亚另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就是吴哥窟,由于一直在动乱中,我望眼欲穿却无法成行,直到几年前安定了才与一群朋友一起去瞻仰胜迹。我是怀着敬畏、感动的心情去参观这些石造纪念物的。在人类文化的类型中,这里是我们的近邻,在精神上却是最遥远、最神秘的。
第三部分是两岸关系逐渐开放后,到大陆旅行所写的游记。这一部分写得比较晚,数量比较多,因为九十年代之后,大陆成为我们主要的旅游目标了。
到大陆,一方面是寻幽探胜,一方面是寻找失落的文化源头。写旅游文章,不会想介绍名胜古迹,因为这些旅游景点、建筑史迹,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了。所能写的是因景生情的感怀。所以去了北京,不写宫殿苑囿,却写圆明园的几块残石;去了江南,不写苏州园林之盛,却写少人知道的无锡寄畅园。
本书的出版,仍由健敏主编,文章与照片也是他选的,有些日、韩之旅的文章曾由九歌出版社收在《风情与文物》中,所以这本书就由九歌出版。与《欧洲建筑散步》比较起来,本书的图版所占分量不算多,比较接近九歌的风格,多谢蔡文甫兄能接受这样一本以图片为主的为年轻朋友改编的书。
汉宝德
二〇〇六 于世界宗教博物馆
汉宝德,知名建筑师和建筑学者。1934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学硕士。重要建筑作品包括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台南艺术大学、联合报系南园度假休闲中心等。著有《如何欣赏建筑:汉宝德看建筑》《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亚洲建筑散步》《收藏的雅趣》《真与美的游戏》等。
黄健敏,台湾中原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专业硕士。著有《贝聿铭的艺术世界》《生活中的公共艺术》《台湾建筑的先行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