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探讨了我国媒体靠前新闻报道所呈现的世界图像以及对我国民众优选观的影响。本书梳理了70年来中国媒体靠前新闻报道的三种范式,即革命型报道范式(1949-1976年)、发展型报道范式(1977-2013年)、文明型报道范式(2014-2020年)。本书还用内容分析法讨论了《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的靠前新闻,归纳了中闻媒体靠前新闻选择和处理的特征以及如何塑造中国民众的优选观。另外,本书以中美贸易争端为案例讨论了我国靠前新闻报道的新趋势和特点。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容包括:国际新闻报道在中国,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三种范式,把关人理论视野下中国媒体的国际新闻选择,框架理论下中国媒体国际报道的新闻处理,中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影响要素研究,中国主流媒体对民众全球观的塑造,案例分析:中国媒体对中美贸易战报道的呈现方式及特点,以问卷调查/文本分析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阐释中国媒体中的世界图像,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本书适合国际新闻专业师生以及从业者参考阅读。
郭可,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和上外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2018—2022年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对外传播学术委员会委员,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世界新闻教育大会亚太协调人。从事国际传播学、对外传播学、国际新闻和国际舆情研究。出版了《国际传播学导论》和《当代对外传播》两部专著,发表7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1O篇英语论文),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语种涉华国际舆情案例数据库建设研究》首席专家。
第一章 导论:国际新闻报道和全球观
第一节 国际新闻报道在中国
第二节 国际新闻报道与世界图像
第三节 关于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第四节 我国受众的全球观与国际新闻
总结
第二章 70年来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三种范式及特征
第一节 国际新闻报道在中国
第二节 革命型报道范式及\"种牛痘\"效应
第三节 发展型报道范式与功能专业化
第四节 文明型范式与中国话语
总结
第三章 “把关人”理论视野下中国媒体的国际新闻选择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样本处理综述
第二节 我国报纸中的世界图像
第三节 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价值观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原创性分析
总结
第四章 框架理论下中国媒体国际报道的新闻处理
第一节 关于框架理论
第二节 我国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风格框架
第三节 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专业化框架
第四节 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态度框架
总结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影响要素研究
第一节 探索国家新闻报道影响要素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新闻流动理论
第三节 影响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的要素探究
总结与评估
第六章 中国主流媒体对民众全球观的塑造
第一节 中国民众全球观与中国主流媒体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报道对民众全球观的塑造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中国媒体对中美贸易争端报道呈现方式及特点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背景、发展及意义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国家整体话语的睛雨表
第三节 中国自媒体平台关于中美贸易争端事件内容的特点——以新浪微博为例
总结
第八章 结语:关于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的思考
附录一 国际新闻报道新闻文本编码表
附录二 中国主流媒体对民众全球观塑造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美贸易争端时间线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