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行者》的字里行间,显示出作者对工作的执着,对生活的达观。一山一水,一景一人,作者的生花妙笔,不仅可以让你如身临其境般地领略梦寐以求的湖光山色、人文景观,而且还可以震撼心灵,陶冶情操,给人意想不到的启迪。《悟道行者》的作者是一位富有真知灼见的悟道行者。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中,在身心俱疲的职场之上,能勤奋地笔耕不止,借景抒怀,写出超然的感悟,实属可贵。
《悟道行者》不是一本寄情山水的游记,而是心路历程的记载;这不是一般的旅行散文,而是行进中悟道的结晶;这不是文人骚客的舞文弄墨,而是念故人、忧苍天、思黎民的感怀。
我是一个喜欢在行进中思考的人。
工作之中,闲暇之余,总喜欢作点记述,发点感慨。这里将我近些年的部分游历感悟之作整理付印,不图名利,只为共鸣。这不是一本寄情山水的游记,而是本人行政工作心路历程的记载;这不是一般的旅行散文,而是行进中悟道的结晶;这不是文人骚客的舞文弄墨,而是念故人、忧苍天、思黎民的感怀。
或许出于职业习惯,我喜欢在行走中思考,在思考中悟道,在悟道中升华。每当我面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异域的风土人情,面对历史文化、沧桑变迁、古道西风、小桥流水时,心中都有一种冲动。触景生情,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我会挤出时间,秉烛笔耕,将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喜、所悲,所感、所叹,融入脑中,记于纸上,记人电脑之中。煮海为盐,披沙拣金。这些文字不仅仅是经历的记述,更默默地承载着我心灵的感悟和精神的存储。一段文字若能为社会、为后人留下点有益的印迹,传承一些思想,那将是人生一大幸事。每到一地一处,当我徜徉在锦山秀水之中时,眼前的山水就不仅仅是自然山水,而是心底的山水、人文的山水;每睹一景一物,当我寻着古人留下的印迹去探寻,就会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景非此景,物非所物。“景”中潜藏的是沧海桑田,“物”中包含的是世间百态。就是寻常巷陌、浅楼窄门,都能让我从中悟出些道理。因此,有时我会迎风沐雨,放纵情思;有时我会灵魂泛爱,文思泉涌;有时我会触景生情,忧国忧民;有时我会秉笔直言,慷慨陈词;有时看云卷云舒,我还会幻想游离在尘世之外,做闲云野鹤,淡淡享受世外桃源的生活。写景也好,品人也好,拟物也好,凭我所掌握的有限知识,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既不矫揉造作,也不平铺直叙,总想用温煦醇厚而悠然的笔墨,给大家留下一点难忘的记忆和一些有益的启迪。
由于自己孤陋寡闻,虽斟字酌句,但毕竟是一家之言,必有诸多瑕疵,恭请专家、学者、朋友和广大读者指正。
郑家荣,男,1958年生。务过农,当过民办教师,恢复高考第一年跳出“农门”。后任过职工中专学校教师、副校长。再后来进入党政部门工作,任过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任过乡镇镇长、镇党委书记:任过市政府秘书长、市长助理、副市长,现在转至市人大副主任的岗位。业余爱好舞文弄墨,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莱茵通讯》(德国)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百万字,著有《商业管理会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商业责任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欧洲印象》(中国地图出版社)、《憨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等专著。
自序
北京
卢沟桥头不灭的记忆
激情鸟巢
雍和官里的祈祷
上海
上海遗梦
“红屋”、“红船”及“圣火”
河北
感知北戴河
海上观日出
说不尽的“浪淘沙”
悲情孟姜女
山西
感知五台山
我看乔家大院
内蒙古
感受希拉穆仁大草原
祭敖包
凭吊王昭君
东北三省
悲哀伪满洲国“皇宫”
探秘东宁要塞
张氏帅府品少帅
东北人的“大”文化
陕西
延安感悟
梦回大唐
黄帝陵寻根问祖
壶口瀑布遐思
由秦俑想到了秦王朝的灭亡
甘肃
莫高窟里想“飞天”
月牙泉的悲怆
青海
忧心青海湖
新疆
丰盛的蒙古族晚宴
品尝手抓饭
我上火焰山
悲壮的交河故城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江苏
走进张家港
……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海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四川
西藏
罗马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