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辨证温病求索/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是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田淑霄教授运用其“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学术思想对“温病学”进行的独立解析。
《平脉辨证温病求索/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作者提出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温病学术思想。
温病的本质属郁热。但郁热包括范围很广,既包括温病,也包括部分伤寒、内伤杂病及内外儿妇各科疾病,凡具火热郁伏于内这一共同病机的病证,皆属郁热。温病的治疗原则就是清热透邪。
温病的本质统属里热郁伏,其传变也只有在气在血的区别。至于卫气营血、三焦、九传、六经、正局与变局等传变,均可归属气血传变之中,不必各执一说。
温病的分类没有必要繁琐地分为新感、伏气、瘟疫等,只分温热与湿温两类即可,其他分类可一概蠲除。叶氏奠定了温热类温病的卫气营血辨治体系,而薛氏奠定了湿热类温病正局与变局的辨治体系。
《平脉辨证温病求索/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适合中医临床医生、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中医学子阅读。
我们从医50余年来,曾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写了十几本专著,皆有感而发。今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邀,经修改、增删、重新编排,纂为《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抚思所著,始终有一主线贯穿其间,即“溯本求源,平脉辨证”。
当前,由于国家的重视、支持,中医呈现空前大好机遇,然亦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此非耸人听闻,而是现实的危险,其原因固多,而中医队伍学术思想混乱乃一死穴。学术思想的混乱集中表现于辨证论治这一核心特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人迷茫。难怪一些中医老前辈振臂高呼“中医要姓中”,几千年的中医学如今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岂不哀哉!
怎么办?我们在半个多世纪领悟经典、临床磨砺、苦苦求索的基础上,提出“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特色,我们更提出“平脉辨证”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灵魂。贯穿全部拙著的主线为“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指导我们临床诊治的亦此主线;自古以来,中医著作汗牛充栋,衡量其是非优劣的标准亦此主线;判断当今诸多学说、著作、论文、科研成果是非高下的标准仍为此主线。只有高举“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这面大旗,才能使中医的传承发扬走上康庄大道。吾等已垂垂老矣,尚奋力鼓呼,缘于对中医学的难解情缘。
全集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溯本求源,包括《平脉辨证仲景脉学》(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理论部分及新撰写的《仲景脉学求索》)、《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主要谈仲景是如何创立并应用辨证论治体系的。
第二部分为脉学研究,主要为《平脉辨证脉学心得》(含以前已经发表过的《脉学心悟》《濒湖脉学解索》及《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脉案部分)。主要谈我们在脉学方面的一些见解。
第三部分为平脉辨证这一体系的实例印证,包括《平脉辨证治专病》(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中医临证一得集》的专病部分)、《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
李士懋,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品审评专家,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获河北“大名医”称号。
田淑霄,女,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获河北“大名医”称号。
温病求索概论
前言
概述
第一节 火郁证概述
第二节 温病的本质
第三节 温病的分类
第四节 温病的传变
第五节 温病的治则
第六节 温病的治疗
附医案十则
叶天士温热论求索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九条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
薛生白湿热论求索
概述
各论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九条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五条
《湿热论》条文排列规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