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说中医药》以中医药历史为主线,分神话传说和文字历史两部分,从中医药的基石、文化、人物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中医药五千年的发展历史画卷。
《源说中医药》从文化视角立意,以哲学、医药、经络、养生为重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药文化,融科学性、历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读者对中医药文化有一个比较系统而概括的了解,熟悉中医药学这个伟大的文化体系,从中汲取营养,接受熏陶,进而热爱和保护中医药这块文化瑰宝。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医药属于科学技术;中医、中药属于古代科学技术,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在保持其原有特色与精华的同时,还正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由于中医药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除了其科学技术的属性之外,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属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又以其独特的发展方式,逐渐形成了一个基础深厚、理论精微、内涵丰富、知识渊博、学科多元、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系统而完整的文化体系。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包含了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
伟哉,中国医药文化!上溯五千年(包括神话传说与文字记载)之历史,下可见医药文化之丰富内涵:神话传说,源头邈邈;著述万千,流长绵绵;阴阳五行,哲理为基;动、植药物,疗效奇特;针灸经络,充满奥秘;中华养生,独树一帜;儒释道义,阐微析奥;天人合一,返璞归真!它融汇了古代哲学、医药理论、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神话传说、儒释道学、诸子思想、各家学说、医德伦理……从而凝聚成为中医药文化之精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说到中医,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大发明”不止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四项,还有中医学。它是比四大发明更杰出的发明和创造,可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在几千年前的世界,曾诞生过古罗马医学、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医学和古中国医学,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前三种古医学都消亡了,唯有中医独存于世,而且在西医没有传入中国前的数千年中,一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治病保健和养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其益者,以数亿计!
何少初,男,中医药文化工作者。1941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邵阳市人,1965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医古文教研室主任、教授。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医古文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理事、专家委员会成员、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主要业绩:
《中医教育》《高等教育学报》的创刊人之一。近20年,先后发表有关中国高等教育、中医高等教育、中医药文化和中医与哲学的论文100余篇。个人专著《古代名医解周易》(作为优秀图书进入港台、日韩书肆,多次出版)、《神奇三学易道医》和《中医药的<易>文化》,系统地论述了古代哲学对中医药的深广影响;《神秘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通览》和《溯源寻流中医药》,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悠久历史的长卷;《抱朴子妙言论养生》,全面介绍了道家养生学说;《新版医古文导读》和《骨伤针灸医古文》,为广大中医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古典医籍的方法与途径:《太玄经校注》和《焦氏易林校注》,是对古代易学整理与研究的成果。《毛泽东的饮食文化》(主编),对毛泽东的饮食理念、情愫、智慧、爱好及生活习惯,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雅庐诗集》,展示了作者大半生足迹和追求,也融汇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歌颂。在古医籍研究中所创立的“古医籍研究中的系统比较训诂法”,被作为科研成果收入国家中医文库,曾荣获“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先后成为《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和《世界名人录》等数十部名录的入典者。
张婉容,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届针灸推拿运动康复7年制本硕连读的硕士研究生,现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针灸主治医师,分别担任广东省针灸学会疼痛及抑郁相关病症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减肥及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了本书神奇针灸,金元四大家,孙一奎、张景岳,温病三杰和徐灵胎、王清任的撰写。
神秘之渊
人类诞生
生命繁衍
圣母受孕
医药三皇
一、伏羲勾勒了中医药文化的雏形
二、神农描摹了中医药文化的蓝图
三、黄帝构筑了中医药文化的殿堂
医源于巫
甲骨医药
上古神医
传说医阵
名医群体
医易同源
旷世奇书
《易》中医药
中医哲学
析说阴阳
一、太极图——中医文化的标志
二、人是阴阳两位合一的统一体
三、人体是阳刚与阴柔的协调体
四、人体反馈调节与阴阳消长
五行学说
一、五行——中华文化的独特产物
二、五行包容了自然万物的属性
三、人体稳态与五行的生克制化
四、疾病状态与五行的乘侮胜复
医药文化
医儒释道
一、医儒文化
二、医释文化
三、医道文化
人文基石
一、性仁
二、品卓
三、知博
四、术精
医乃人学
中医艺术
一、中医是诊视艺术
二、中医是诊疗艺术
……
名医雄阵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