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精神孤岛——我们和我们的精神世界
定 价:58 元
日常花费时间联系着更多的人,而这样看似紧密的联系却从未摆脱孤独这种城市症候群的暴发。智能时代能让人与人彼此靠近,却将心墙高筑于手机屏背后,演绎着“最熟悉的陌生人”……
刘晗 作家,书评家,译人。书评、艺术评论百余篇散见于京沪深各大媒体,曾获北京大学生影评奖、香港青年文学奖。著有《理想读者——阅读中的七重人生》,译有《不工作——我们为何停下来》《历史学是什么?——艺术与科学之争》《亚洲古代史》《诗人的思考:蒲柏、惠特曼、狄金森、叶芝》《后人类主义:一种批判性分析》(合译)等。
算不上病的城市病
拖延症: 死线之前的逍遥法则
社恐人: 害羞背面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孤独症: 都市逆行人投射的温柔报复
假公知: 造假的知识分子为何背叛公众
穷忙族: 社会底层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
利己者: 营造一种精致生活
瘾君子: 烟草的诱惑与管制
餐桌上的迷惑与尴尬
吃的真相: 人与食物交往启示录
面食人生: 一面一人生
咖啡续命: 口中之味,遮不住生活的苦涩
奶茶浪潮: 日常加糖,烦事扫光
饭局演变: 食之味,局中迷
火锅溯源: 除了热辣还有什么
饮食男女: 菜场里的男人,厨房里的女人
欲速不达的过去,风驰电掣的潮流
数字黄金: 当科幻成为现实
匠人时代: 手艺在机械化时代的复归
语言垃圾: 发泄出来的文化史
少即是多: 留白设计,简约生活
单车回归: 从实用到摩登
猫居的疑虑与隐忧
房子自白: 家的建构与演化
垃圾分类: 垃圾的衍生及其引发的焦虑
精致独处: 另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执笔撸猫: 为什么作家都有猫
蜗居宅家: 与其堕落,不如创作
邻里街坊: 最熟悉的陌生人
机器之城: 后现代城市的兴起
纸中城邦的灯塔和迷局
文学偶像: 作家的化身,时代的命运
作家密码: 如何走出作家的私人迷宫
书写困境: 文本缔造者的精神困境
有色眼镜: 文本内外无所不在的歧视
苦中有乐: 成为作家的捷径与陷阱
伪爱好: 公共场所里的读书人
非常态: 从审美震惊到怪味少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