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白寿彝、易中天、黎东方等前辈专家、学者对讲述和研究三国赤壁之战都有很多贡献,但也有一些明显的纰漏。《三国赤壁之战新解》指出了一些我们认为他们说得不太到位或有明显错误的地方并做了辨析。或许是我们错误地理解了他们的表述,或者是我们本身也说得不对,或者是各人有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两相比较,相信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三国赤壁之战这段历史,也会有对这段历史的自己的独特看法。
你了解赤壁之战吗?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赤壁之战的1800 年纪念。1800年来,无数人对赤壁之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关于赤壁的说法却越来越多,使人们至今也搞不清楚赤壁之战的真实情况。《三国赤壁之战新解》作者根据典籍提出了赤壁之战的100个新观点。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赤壁之战的1800年纪念。赤壁之战之所以著名,其实更多的是要感谢《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他在历史的基础上,对一场并不著名的赤壁之战,艺术加工成了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著名、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
1800年来,无数人对赤壁之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关于赤壁的说法却越来越多,使人们至今也搞不清楚赤壁之战的真实情况。有人可能要说,赤壁之战在大量的历史教科书以及学术著作中,不是已经有充分的解读和定论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呢?
书中根据历史记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和讨论,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迪。欢迎各位购买,并研究讨论。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共同学习、讨论,把三国的历史更真实、更精彩。
赤壁之战之所以著名,其实更多的是要感谢《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他在历史的基础上,对一场并不著名的赤壁之战,艺术加工成了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著名、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1800年来,无数人对赤壁之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关于赤壁的说法却越来越多,使人们至今也搞不清楚赤壁之战的真实情况。有人可能要说,赤壁之战在大量的历史教科书以及学术著作中,不是已经有充分的解读和定论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呢?……《三国赤壁之战新解》带给你全新的赤壁之战分析。
易中天、黎东方、翦伯赞,白寿彝等前辈专家、学者对讲述和研究三国赤壁之战都有很多贡献,但也有一些明显的纰漏。本书指出了一些我们认为他们说得不太到位或有明显错误的地方并做了辨析。或许是我们错误地理解了他们的表述,或者是我们本身也说得不对,或者是各人有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两相比较,相信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三国赤壁之战这段历史,也会有对这段历史的自己的独特看法。
在《易中天著品三国(上)》219页,易中天教授认为:“然而不知为什么,曹操竞放过刘备,掉转头来直扑江陵。其实江陵那些军需物资完全可以留给后续部队去解决。”
辨析:曹操出奇兵“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追杀刘备,主要目的就是害怕刘备抢先占据江陵,《三国志先主传》说得很明白:“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江陵为兵家必争之地,谁抢先拿下江陵谁就掌握了主动。曹操抢先夺占江陵是曹操整个荆州战役中最关键也最得意的一步棋。周瑜乘赤壁大胜之势,打江陵也耗费一年之久,可见江陵易守难攻,是个难啃的骨头。如果曹操不抢先占领江陵,就有被迫打旷日持久又拼消耗的攻城战的危险,那是曹操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在白寿彝先生所著《中国通史》中写到:“接着,曹操从江陵顺江东下,图谋一举消灭孙权,席卷江东。”军事方面比较权威的《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也说:“从他(曹操)的企图和行动可以看出他的战略方针是利用一举破荆州的声势,乘胜再下夏口、兼并江东。”
辨析:《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公自江陵征(刘)备”,而孙权原来只打算在柴桑“观望成败”,史书并没有说曹操东进是要打孙权,难道这是史家对曹操的有意回护?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只是要消灭刘备从而结束占据荆州全境的企图还是要一举消灭孙权、统一全国?相信看完本书读者会有自己的明确判断。
翦伯赞前辈也是令人尊敬的历史学家,在其名著《中国史纲要》中说到赤壁之战参战双方的兵力时写到:“在这一战役中,曹军将近三十万人,号称八十万;而孙刘联军只有五万左右,处于绝对的劣势。”
辨析:我们认为谈赤壁之战的兵力问题,一定要区分是具体地点上的赤壁交战还是广义的整体荆州范围的大“赤壁之战”。很多观点把曹操在荆州的所有兵力甚至当时曹操拥有的全国总兵力都加在了具体地点上的狭义的赤壁之战身上,这是导致说法众说纷纭的原因。
黎东方先生比易中天教授早了很多时间就用演讲的方式讲述三国的历史,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他的著作《细说三国》中说:“曹操的水军,在船上由水路走,他的陆军却分成两路,分别沿着长江两岸,在陆上行。”
辨析: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东汉末年当地长江两岸的地理特征,我们认为那时的长江两岸多是沼泽和湖河,不适合陆军做大规模的行军、作战。所谓的曹操的“水陆俱进”的含义另有所指,陆路指的是自章陵南下进攻夏口的曹操北路军团,并非是说沿长江两岸前进。
更有意思,也更让人费解的是,有关赤壁之战中黄盖火攻烧船是夜战还是日战的争论一直没有结论。“黄盖预先将几十艘小船内塞满薪柴,灌上鱼膏,外面用帷幕、旌旗遮掩好。然后,他选择了一个东南风猛烈的夜晚,率领着船队向江北冲去。”以上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的看法与《三国演义》的说法相同,也认为是夜战,可是一直以来认为“火烧赤壁(乌林)”是白天发生的历史依据也并不充分,那么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释呢?
当然,需要讨论和争论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更多的问题会在本书中体现。以下说到的赤壁之战的八大未解难题也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还没有争辩出所以然来的关键问题,而且争辩的各方都有史书依据,都有合理推断,有的有专家做后盾,有的有出土实物作证明,直到目前为止还在争论不休,还没有谁就能说自己的说法是绝对权威的、是无懈可击的。
第一个难题:赤壁之战中黄盖火烧战船是在夜晚还是白天?
第二个难题:曹军从荆州东进到达赤壁是走长江还是汉水?
第三个难题:曹军发动赤壁之战是水陆并进还是只走水路?
第四个难题:赤壁之战时曹操进攻的目的是打刘备还是打孙权?
第五个难题:曹操率兵进行赤壁之战到底动用了多少兵力?
第六个难题: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遭受的到底是什么疾疫?
第七个难题:如何确定赤壁之战的时间?
第八个难题:赤壁之战如何定性?
下面把这八个问题简单叙述一下,也把争论的焦点做一个简要介绍。
第一个问题看上去最简单,但最重要,也最难回答,因为这样简单而重要的问题,史书上却没有一处提到。如果拍摄赤壁之战有关的影视作品,是白天或是黑夜那拍出来的效果和感觉会是完全不同;如果作历史研究或军事探讨,要是连这场大战的发生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都没有搞明白,那可真有点瞎子摸象的感觉了。主张黄盖火攻是夜战的一派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尽管很多人经常性地否定《三国演义》的历史性,但要否定黄盖火攻是夜战这一点很多人却感到力不从心。
第二个难题对于一般人好像无关紧要,知道曹操被打败了就可以了。不必理会他是在哪里被打败的。古时有的时候长江和汉水的名字并不区分,都称呼为“江水”,但是在现今社会,不仅名字要区分,经济利益也要区分。如果闹了半天赤壁不在自己这里,跑到别人那里去了,那对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的旅游收入的影响可就大了。
第三个难题是:曹军进攻是水陆并进还是只走水路?这个问题是三国迷最想弄清楚的。大家从小看三国故事,谈起各位武将的武艺都非常有兴致,可赤壁之战偏偏是水军决定了胜败,那些大战三百回合的场面没怎么出现曹操就被打败了,真让人郁闷。肯定会有人要“侃三国故事,替古人分忧”,如果曹操不走水路,发挥自己的陆军优势尤其是骑兵优势走陆路进攻,那结局是否就大不一样了呢?我们给出的答案比实际的结果还要让人郁闷,曹操大军根本没有可能从江陵走陆路到赤壁,因为那时江水两岸都是湖泊和沼泽,不适合步兵和骑兵行军作战。
说到第四个难题,可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伪问题。曹操不进攻孙权那孙权为什么要打曹操呢?再说,刘备派诸葛亮同江东建立了“孙、刘联盟”,那打刘备和打孙权不是一回事吗?根本不成立的问题就是伪问题。
第一部分 历史进程篇
01. 赤壁之战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定义范围
02. 局部的赤壁首战并非整体的“赤壁之战”
03. 不可小看刘表的军事实力
04. 刘表被历史记载和历史评论都完全低估了
05. 荆州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06. 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夺襄阳是否可行?
07. 当阳之战张飞只带领二十多骑喝退曹兵并非不可能
08. 曹操大军从江陵进军夏口是不可能沿江水陆并进的
09. 鲁肃去荆州并不是要和刘备平等结盟
10. 鲁肃实际上是拉刘备来投奔了孙权
11. 诸葛亮出使东吴担负着艰难的使命
12. 曹操是走小路南下荆州才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
13. 赤壁之战并非曹操发动的统一全国的战争
14. 曹操东进夏口的目的只是要消灭刘备
15. 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之间有秘密协议存在
16. 曹操给孙权写恐吓信的目的是警告孙权不要帮助刘备
17. 周瑜实际参战兵力虽然少但水军优势明显
18. 曹操是两路夹击江夏而不是只有江陵一路
19. 赤壁首战是不期而至的水军遭遇战
20. 周瑜. 黄盖策划乌林火攻的目的是要赶走曹操
21. 赤壁遭遇战后曹操决策失误
22. 黄盖火攻是夜战的说法缺乏依据且不符合军事常识
23. 曹操撤退时烧船是在乌林还是在巴丘?
24. 曹操选择走华容道撤退是迫不得已
25. 曹操在赤壁和乌林的损失并非伤筋动骨
26. 疾疫爆发是曹操赤壁失败的主要客观原因
27. 曹操赤壁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战略错误和骄傲轻敌
28. 全据长江一线是东吴持之以恒的战略规划
29. 赤壁之战参战双方优势和劣势的分析
30. 夺取江陵才是东吴参加赤壁之战的重头戏
31. 鲁肃对于赤壁之战的特殊贡献
32. 赤壁之战的规模和意义被夸大了
33. 孙权攻打合肥的目的是为了策应周瑜救援刘备
34. 周瑜等人建议软禁刘备是否是上策?
35. 赤壁之战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各有得失
36. 刘备收复南方四郡后并不能实际拥有之
37. 诸葛亮督三郡调赋税不代表刘备拥有三郡控制权
第二部分 历史难题篇
38. 刘备的军事实力一般但号召力很大
39. 赤壁之战前曹操为何要杀孔融?
40. 三国并无“隆中对”
41. 联合东吴是诸葛亮投靠刘备早期的最大贡献
42. 赤壁之战前刘备在实质上投靠了孙权
43. 张昭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投降派
44. 赤壁之战前刘备放弃夏口逃到了东吴的地盘:樊口
45. 曹操亲自带兵去当阳追击刘备了吗?
46. 如何理解周瑜迎战曹操的必胜条件
47. 当前对赤壁之战参战兵力的看法非常混乱
48. 对赤壁之战曹军参战兵力的流行看法经不起推敲
49. 曹军开始发生疾疫的地点和时间很明确
50. 赤壁的真实位置:不在乌林对岸而距乌林里
51. 刘备亲身参加了赤壁之战,但其部队并未实际参战
52. 曹军发生的疾疫很有可能是斑疹伤寒
53. 乌林火攻的关键是诈降成功和有利风向
54. 黄盖的火攻对曹军并不能造成重大损害
55. 周瑜在乌林火攻后是否马上登陆进攻曹操?
56. 火烧战船时间顺序的另一种意见
57. 曹操感叹郭嘉不死可使其避免赤壁之败是有道理的
58. 曹操选择盛寒时节东进正是为了避免疾疫的发生
59. 黄盖火攻并不是必须要有东南风
60. 导致赤壁之战失利的曹操的自身原因
61. 赤壁之战并不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62. 孙权攻打合肥是与赤壁之战同时进行的
63. 周瑜分南郡南岸地给刘备证明刘备当时没有其他地盘落脚
64. 说周瑜是赤壁之战战胜曹操的最大功臣并不为过
65. 鲁肃极力支持让刘备都督荆州是否有私心?
66. 赤壁之战并没有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
67. 刘备借荆州确有其事,并非东吴方面的自美之词
68. 周瑜攻蜀面对很多困难
第三部分 历史考证篇
69. 解读《序征赋》中关于赤壁之战的描写
70. 曹操自建安二年就控制了南阳郡治——宛
71. 赤壁之战前曹操一直在蚕食荆州
72.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当时局势下很好的战略设想
73. 刘备在当阳被曹军追上的主要原因是判断失误
74. 东吴对荆州的侵蚀战争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75. 刘备在当阳惨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有效地组织抵抗
76. 跟随刘备的十多万大众多数应该是随军家属
77. 为什么说鲁肃是促使孙、刘并力抗曹的最关键人物?
78. 史书记载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很明确
79. 孙权当时的实力并不比曹操相差很多
80. 以为曹操东进的目的是要消灭孙权缺乏根据
81. 曹操进攻荆州完全不需要动用数十万人马
82. 曹操参加赤壁之战的实际兵力并不多
83. 乌林火攻实际上是一次远程奔袭作战
84. 王粲《英雄记》记述的并不是真正的赤壁之战
85. 水运能力对大军长距离水上进攻作战有很大限制
86. 历代所谓的七个赤壁地点只有一个比较符合历史
87. 周瑜大军在曹军对岸的说法不能成立
88. 《易中天著品三国》中对赤壁之战的错误理解
89. 《易中天著品三国》描述赤壁之战的几处错误
90. 孙权攻打合肥的兵力不少但不是主力
91. 《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是历史学家
92. 《三国演义》不仅对文学而且对历史都有贡献
93.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相关故事的史书依据
94. 《三国演义》描写赤壁之战主要故事的出处
95. 赤壁战后孙权实际掌控着武陵、桂阳、长沙等郡
96. 刘备曾经投靠孙权之事史书记载得很明确
97. 赤壁战后头两年刘备的生存环境依然非常困难
98. 《三国志》蜀书部分对刘备借荆州有所回护
99. 孙权实际上前后有两个攻蜀计划
100. 关羽丢失荆州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的鼎立局面
附录: 赤壁之战地图
1. 赤壁之战前荆州形势图
2. 赤壁之战前刘备军行动路线图
3. 赤壁之战双方进军路线图(1)
4. 赤壁之战双方进军路线图(2)
5. 不同赤壁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