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性、金融结构和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揭示金融运行中金融结构本来就应该的基本面貌,资产证券化在金融结构取向那种基本面貌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资产证券化本身所带有的那种基本面貌,在金融结构的那种基本面貌中信用创造、货币供求和资金循环的局面,具有那种基本面貌的金融结构对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影响。“本来就应该是”这一用语意味着,金融运行尽管是有人参与的,但它也具有不依人的意识和行为而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认识金融运行的这种本质属性,有助于推知和把握金融运行规律和金融发展规律,更好地审视、布局、完善金融运行,能动地推进金融发展,以金融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本书的目的是揭示金融运行中金融结构本来就应该的基本面貌,资产证券化在金融结构取向那种基本面貌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资产证券化本身所带有的那种基本面貌,在金融结构的那种基本面貌中信用创造、货币供求和资金循环的局面,具有那种基本面貌的金融结构对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影响。“本来就应该是”这一用语意味着,金融运行尽管是有人参与的,但它也具有不依人的意识和行为而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认识金融运行的这种本质属性,有助于推知和把握金融运行规律和金融发展规律,更好地审视、布局、完善金融运行,能动地推进金融发展,以金融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以下是几点提示。
一、什么是资产证券化:贷款和以贷款为支持的证券之间的对称变换
使存量贷款流转起来,这是金融机构一直具有的愿望,但由于贷款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这在实际操作上并非易事。直接流转贷款,虽然并非完全不可为,但实践证明其效果是有限的。以另外的机构首先募集资金再去承接贷款,虽然可以解决贷款发起人的贷款流转问题,但由于资本配置和资产组合合意性等方面的情况,承接人的承接能力并不是能够任意扩张的,其可持续性反过来还是要受制于所承接的贷款资产的再流转出路。以众所周知的著名机构为例,它们从贷款发起人那里承接贷款,这使贷款发起人发起的贷款获得了流转,但对它们而言,同样面临着要使所承接的贷款加上自己发起的贷款流转起来的问题,为此须要设计一个出口。周而复始地再设立新的承接主体,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实际当中存在着的一种使贷款流转起来的具体运作形式是用基金去承接贷款,基金管理人先募集资金然后再以募集的资金购买贷款。这一运作形式在使贷款转移出表上固然是可行的,但基金管理人这方面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达不到众所周知的著名机构那样的程度。①在此一个容易弄混的概念是将基金以募集资金承接贷款视为资产证券化。如果说基金基于募集资金承接贷款的运作算是地道的贷款证券化,那么众所周知的著名机构以募集资金从银行购入贷款的运作岂不也是?况且后者为募集资金而发行的证券不论是在信用条件上还是在流动性上,都比前者好得多。由此可见,以募集资金承接贷款不是解决贷款流转问题的有效办法。在金融创新发展历程中,使贷款最终获得有效流转的方法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种基于资产转换型载体以出售证券的形式来出售贷款、以交易这种证券来代表交易贷款的交易结构。正是由于资产证券化技术突破了以募集资金购买贷款并持有之的固有思维束缚,金融机构一直具有的使存量贷款流转起来的愿望才算最终得到合理、便捷和有效的实现。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精神在于,从贷款资产中划分出一个证券化贷款集合,以一个资产转换型载体承载该集合并发行以该集合为支持的序列证券,最终通过出售和交易这种证券来实现对证券化贷款集合的出售和交易。这种资产转换型载体承载在本质上如同一个财产权状态转换装置,将置于载体资产端的贷款在载体负债端上转换为与贷款同真同假的序列证券存在,从而使贷款获得双重的存在。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这种财产权状态转换是容易的,十分便捷,彰显证券化本色。这一表述等于从财产权状态转换上定义了什么是资产证券化。仍以前面所提到的众所周知的著名机构为例,它们通过自己作为委托人和受托人,对购入或自己发起的贷款进行集合,在一个信托交易结构账户下将贷款转换为以贷款为支持的多层次证券发行,最终为购入的或自己发起的贷款建立起一个合理、便捷和有效的出口。将贷款转换为证券,这是对资产证券化的一种通识描述,其中暗含了贷款和证券两者同真同假的财产权状态转换概念。不过,实践也给理论留下了须要完成的后续任务,即如何在学术上审视这一财产权状态转换装置。本书选择由此开篇。
张超英,男,1960年6月生,山东济南市人,经济学博士。曾在工业自动化、技术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方面有过专门学习,长期从事过金融工作。
第一篇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第一章 货币和证券——基于经济性质状态的表述
第一节 初级证券和间接证券
一、初级证券和间接证券
二、金融中介机构和间接证券
三、中央银行和现金
第二节 债务性和权益性
一、债务性和权益性
二、银行以自己的信用替代买方的信用
第三节 流动性和非流动性
一、流动性和非流动性
二、流通手段、融资手段和贷款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空间变换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空间变换
一、关系、映射和空间
二、映射关系的表示
三、经济性质状态空间的构造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空间变换的群
一、表述对称的群
二、群在集合上作用
第三节 经济性质状态空间的格
一、经济性质状态空间中的格
二、Hasse图
第四节 信托交易结构和特定目的公司交易结构的经济性质状态空间表示
一、信托交易结构的空间状态表示
二、特定目的公司交易结构的空间状态表示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的时间变换(I)
第一节 一个经典式解说
一、借贷货币资本运动原理
二、双重的支出和双重的回流
第二节 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双重的支出和三重的回流
一、基本原理
二、货币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证券化——以住宅抵押贷款为例
第三节 时间变换中的对称性
一、时间平移对称性
二、匹配平移对称性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的时间变换(Ⅱ)
……
第二篇 为什么会有资产证券化
第三篇 金融结构与金融产品创造
第四篇 经济与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