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目前很早就有重视风俗文化的采集和应用的传统,由此产生了许多古籍著述。到了近代,风俗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真正的学问被提出来。今天,为了增强对中国风俗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进行乡土教育和文化积累,很有必要加强组织对该类选题的编纂、出版和宣传。 本丛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了出来,书图文并茂,在详实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生动地叙事,可读性强。 特别地,作者们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讲述故事,而是透视着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风俗文化研究的与时俱进,即不断对传统风俗文化进行理性反思和选择吸收,构建新的研究体系,将内容拓展到各类群体的各个方面,体现出风俗文化研究要寻求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的努力。 本册书约20万字,主要介绍从古至今“师道”的沿革。
李桂奎,男,1967年生,山东省沂南县人。幼年喜欢听祖父讲鬼神、历史故事,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末,两度就读于孔子故里的曲阜师范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期间,多次参观孔庙、孔府、孔林以及孟庙、泰山等历史文化古迹,耳濡目染了孔孟遗风及儒释道等传统文化遗迹。在沂蒙山区教书十余年期间,更多地接受了乡土、草根文化的沐浴。2002-2005负笈求学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齐鲁之邦,到江南水乡,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哲》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著述多种,其中《人神之间》探讨了“人”、“神”互相镜照之关系,《中国小说写人学》抢先发售提出“中国写人学”构想。在求学、从教过程中,信守“尊师之道”、“为师之道”,承担《中国经典导读》、《明清经典小说研究》、《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教学相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曾被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绪言
一孔子及其师道风范
(一)\"敏而好学\"与\"学高为师\"
(二)史上第一塾师的教学之道
(三)至圣先师的为师风范
(四)万世师表的师道传承
二历代\"师道\"源流与传扬
(一)先秦\"师道\"之兴与两汉承续
(二)唐代韩柳\"师说\"与师道振兴
(三)明清\"师道\"复兴及名流\"说师\"
三堪为人师与为师资质
(一)\"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二)\"耆艾而信\"与\"无长无少\"
(三)\"敢为人师\"与\"不苟为师\"
(四)\"一字师\"现象趣谈巧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