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质量工程》以质量工程技术方法为重点,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质量工程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全书共11章,分别为质量概论、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审核与认证、质量信息工程、质量功能展开(QFD)、并行工程、健壮性设计、质量控制与统计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技术。
《现代质量工程》适用于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系统工程和管理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学,亦可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或科研部门的研究人员自学之用。
武器装备产品和服务质量体现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反映了国民素质的高低,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综合体现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实力。树立现代质量观,应用现代质量工程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军工战线的广大职工来说,“军工产品,质量第一”早已深入人心。质量不仅仅是质量及可靠性工作人员的事情,也是所有人员共同的事业,因此掌握现代质量工程知识和方法不仅是质量与可靠性工作人员的需要,也是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本书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编写的。
本书的编著体现了质量管理和质量技术并重的思想,在内容上基本涵盖了质量管理工程、质量设计和控制工程以及质量检验工程等基础技术和方法。全书以质量管理和工程方法为主线,在结构上力求体现现代质量工程的系统性、先进性、完整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组织上希望能够全面反映现代质量管理和工程技术方法的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
全书共11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质量相关基本概念、术语、质量特性、质量形成过程及影响质量的因素等;第2章介绍了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详细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原则和程序方法;第3章介绍了质量管理国际标准的概念和国军标的主要内容;第4章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方法;第5章论述了质量认证与质量审核的基本概念、程序及方法;第6章介绍了质量信息工程;第7章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QFD)的基本概念、理论、程序和方法;第8章介绍了并行工程的概念及运作方式;第9章介绍了健壮性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第10章介绍了质量控制及统计过程控制技术;第11章介绍了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书参考了已出版的国内外相关优秀教材及著作,吸纳了其中的精华,参考了有关标准、论文及研究报告等,并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工程实践经验,认真编著而成。该书适用于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也可供相关学科、专业教学使用,亦可供相关工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可靠性工作人员和科研部门的研究人员等自学之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单位领导王自力教授、康锐教授、赵宇教授、姜同敏教授、曾声奎教授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对他们及参考文献中的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代质量工程(modern quality engineering)涉及知识面广泛,又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交叉性的边缘科学,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1章 质量概论
1.1 质量概述
1.1.1 质量的重要性
1.1.2 质量的定义
1.1.3 质量概念图
1.2 产品与产品质量
1.2.1 产品的概念
1.2.2 产品质量的概念
1.3 质量特性
1.3.1 硬件类产品的质量特性
1.3.2 服务类产品的质量特性
1.3.3 软件类产品的质量特性
1.3.4 军工产品的质量特性
1.4 质量形成
1.4.1 质量形成的四个阶段
1.4.2 朱兰质量螺旋
1.4.3 质量环
1.4.4 朱兰三步曲
1.5 影响质量的因素
1.5.1 影响产品质量的9M因素
1.5.2 影响工序质量的4M1E因素
1.6 质量术语
1.6.1 质量
1.6.2 质量管理
1.6.3 质量方针
1.6.4 质量目标
1.6.5 质量策划
1.6.6 质量控制
1.6.7 质量保证
1.6.8 持续改进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全面质量管理
2.1 质量管理发展简史
2.1.1 质量检验阶段
2.1.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2.1.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2 中国质量管理的发展
2.3 国防科技工业质量管理工作回顾
2.3.1 从检验把关起步
2.3.2 质量工作的起伏
2.3.3 走向法治
2.3.4 与国际接轨
2.3.5 质量管理新开端
2.4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2.4.1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2.4.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2.4.3 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观点
2.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5.1 标准化工作
2.5.2 计量工作
2.5.3 质量信息工作
2.5.4 质量教育工作
2.5.5 质量责任制
2.5.6 质量管理小组
2.6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2.6.1 质量第一的原则
2.6.2 用户至上的原则
2.6.3 以人为本的原则
2.6.4 预防为主的原则
2.6.5 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2.6.6 持续改进的原则
2.6.7 协作的原则
2.6.8 质量经济性原则
2.6.9 系统方法的原则
2.6.10 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
2.7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2.7.1 系统工程的方法
2.7.2 统计分析的方法
2.7.3 闭环反馈的方法
2.8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
2.8.1 PDCA管理循环
2.8.2 PDCA循环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质量管理标准
3.1 质量管理国际标准IS0 9000族标准
3.1.1 IS09000标准的产生及制定
3.1.2 1994版IS0 9000族标准的产生
3.1.3 2000版IS0 9000族标准的产生
3.1.4 2000版IS0 9000标准的组成
3.1.5 2000版IS0 9000族标准的特点
3.1.6 2000版IS0 9000族标准的八项管理原则
3.2 IS0 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采用
3.2.1 标准的采用原则
3.2.2 国家标准(GB/T)的制定与发展
3.2.3 GJB/Z900096系列标准的制定
3.3 GJB/Z 9000A系列标准
3.3.1 GJB/Z 9000A系列标准产生及发展
3.3.2 GJB/Z9000A系列标准编制的原则
3.3.3 GJB/Z 9000A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
3.4 GJB/Z 9000A十项质量管理原则
3.4.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3.4.2 领导作用
3.4.3 全员参与一
3.4.4 过程方法
3.4.5 管理的系统方法
3.4.6 持续改进
3.4.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3.4.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3.4.9 预防为主
3.4.10 一次成功
3.5 TQM与IS() 9000族标准的关系
3.5.1 TQM与IS0 9000族标准的不同点
3.5.2 TQM与IS0 9000族标准的一致性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质量管理体系
4.1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4.1.1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4.1.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4.1.3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4.1.4 过程方法
4.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4.2.1 基本概念
4.2.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2.3 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情况
4.2.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推动方式
4.2.5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
4.2.6 管理评审
4.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3.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作用和结构
4.3.2 质量手册
4.3.3 程序文件
4.3.4 质量计划
4.3.5 质量记录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质量审核与认证
5.1 质量审核概述
5.1.1 质量审核的基本概念
5.1.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概念
5.1.3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
5.1.4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作用
5.2 产品审核和过程审核
5.2.1 产品质量审核
5.2.2 过程质量审核
5.3 质量审核的时机
5.3.1 产品确定审核时机的一般原则
5.3.2 大型工程和复杂产品的审核时机
5.3.3 过程审核的时机
5.3.4 三种典型审核的关系
5.4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
5.4.1 审核的准备
5.4.2 现场审核
5.4.3 审核过程的控制
5.4.4 不合格项的确定和不合格报告的编写
5.4.5 纠正措施的跟踪与认证后的监督
5.5 纠正措施
5.5.1 基本概念
5.5.2 在何种情况下应采取纠正措施
5.5.3 关于预防措施
5.6 质量认证的产生与发展
5.7 质量认证
5.7.1 质量认证
5.7.2 认证的目的
5.7.3 质量认证的作用
5.7.4 质量认证的特点
5.7.5 认证的对象
5.7.6 认证的依据
5.7.7 认证的主体
5.7.8 认证的性质
5.7.9 认证的证明方式
5.8 质量认证制度与类型
5.8.1 质量认证制度
5.8.2 质量认证类型
5.9 质量认证程序
5.9.1 质量认证过程
5.9.2 合格评定
5.10 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系
5.10.1 产品认证与体系认证的关系
5.10.2 证明的方式和证明使用的区别
5.10.3 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
5.11 质量认证的选择
5.11.1 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选择
5.11.2 认证机构的选择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质量信息工程
第7章 质量功能展开
第8章 并行工程
第9章 健壮性设计
第10章 质量控制与统计过程控制
第11章 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