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的歌 温暖你我——为赶路的人干杯
(代序)
一
夜深的城市,华灯璀璨,车龙依旧。夹杂于行色匆匆的夜归人中,我忽然停住了脚步。
街的转角处,一位卖唱者,弹着吉他,正深情款款吟唱着赵雷的《成都》。远远近近站着十来个人,悠闲地注目观看,不似我们夜归人般脚步匆忙。严格说,他并不像一个卖唱者。他双眼微闭,15度角仰望着星空,似乎并不关心多少人在听,更没打量不远处散落着零币的吉他箱。
感性十足的男声拉住了我的脚步。他正唱到高潮部分,“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有零散的掌声,孤独地响起。晚风拂来,我的耳根一下子软了,疲倦的心慢慢融化、熨平,整整一天上班、加班的疲倦困怠,似乎瞬间蒸发。
这时,人行道两旁的绿灯亮起,“嘟、嘟、嘟”,提醒着行人尽快通过。
我竟然迈不开脚步。想着,再听一会吧。
我是个夜归人,也是个过客。城市的深处,还有一盏灯火在等我。
但是,为了你,我愿意再等多一个红绿灯。
二
言为心志,歌由心生。
我有一位同事,大概08、09年的时候,去云南丽江自驾游,听到街头拖着高功放音响卖唱片的流动商贩在播放侃侃的《滴答》,当机立断买下一张,回来还拷贝我一份。4年以后,这首歌风靡全国,成为《北京爱情故事》主题曲,并登录13年春晚。
17年2月,有一位女孩,在东京的街头,听一位男子抱着吉他用日语唱着Beyond的《海阔天空》。女孩想起了遥远的家和祖国,情不自禁轻声用粤语和唱。不曾想,这位男子随即也转用粤语同唱,女孩顷刻泪飞如雨。
应该也是年初,有一段小视频忽然就风靡于天南海北各大微信群、朋友圈。
两位清纯质朴的女孩,略带羞涩地,唱着高安的《我是否也在你心中》。着浅绿色羽绒服的姑娘,熟练地弾着吉他低吟伴唱,另一位系着暗红围巾的姑娘担任主唱。表情格外真实,歌声清越深情,一下子就撩拨了内心深处的琴弦。这是源自生活中最真实的声音,也是最平凡、最底层的声音。有时候,却比《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超级男声》、《超级女声》,更能俘获人心。
据说,两位女孩是安徽望江人士,但未经证实。她们只是唱着,“无论风雨中/无论世界多冰冷/我的心里早已把你深种”。
16年6月,还有一段朋友圈自发流传的视频,是蒙古族歌手苏勒亚其其格唱的《歌在飞》。
十分奇怪,这首歌之前早已发行,一直不愠不火,正如这位歌手的声名。然而,当她在一个蒙古包的宴席上,即兴演唱后,一夜间便红遍大江南北。
缘何?这才是最接地气、最有烟火色的歌声,也最能打动你我。
她也只是唱着,“如痴如醉真情似流水/一封家书落下相思泪”。
三
不知道,您有没有读过词作者苏拉的散文——《岁月成歌》?
有一个晚上,我准备睡觉了,在网上无意中翻到这篇文章。我觉得,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散文之一。篇幅并不短,读完已然凌晨1点。窗外一片漆黑,回首前尘,无法不潸然泪下。
在她人的故事里,我咀嚼自己的悲欢。
苏拉,一位平凡且并不愿出名的中学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词作者。
七零后、八零后应该记忆犹新,由她填词的著名歌曲有:《晚秋》、《晚霞中的红蜻蜓》、《你看蓝蓝的天》、《星星是我看你的眼睛》、《伤心雨》、《其实我已不在意》等。这些歌,也是街头的歌,90年代,哪一首都能在街头巷尾的录音机、黑白电视机里听到。今时今日,仍为经典。
《岁月成歌》,讲的是苏拉的成长心路。她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回忆了自己大学毕业被分配当了教师,又如何因为一种冥冥的奇缘,成了著名词作者。里面,有她和著名音乐人朱德荣(《九月九的酒》的原唱)、许建强、麦子杰等人的聚散故事,有悲欢离合、成功失败、人生沉浮、人际冷暖,都是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酸酸甜甜、坎坎坷坷的人生。
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细节是,苏拉1989年被分配到广雅中学任教时,她父亲送她到广州落脚。因为要赶第二天的火车,两人决定在广州火车站将就一夜。车站管理员用绳子在广场围了一个大圈,以两块钱一位的价格出租草席。但两人没能舍得这几块钱,更别提去旅社。
于是,两人一整晚被管理者从一个角落赶到另一个角落。苏拉惊魂未定,在一块窄窄的石阶上迷糊了一阵,翻身却摔到地上,而她年近六十的父亲就在一旁坐到天亮。
多年以后,苏拉喜欢坐着广州火车站对面的流花宾馆,透过玻璃窗看对面广场密密麻麻的人群。
隔着落地窗,看见众生,看见前尘,看见苏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无疑,苏拉是一个特别安静、却又特别温暖的女子。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她已逐渐淡出人世繁华,极少作词,却愿意为了昔日旧友,重出江湖,写出《我在春天等你》的绝美歌词。
1993年,《晚秋》里唱着,“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蓦然又回首/是牵强的笑容/那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
2012年,《我在春天等你》里唱着,“淡淡思念/淡淡紫丁的芬芳/静静远去/静静时光的流淌/往事经过的地方/美丽的惆怅/就像那年那夜满天的星光”。
所有的岁月,都将吟唱成一曲经典。
四
天地渺渺,你我沙鸥。同在天涯,寄身海角。
在这拥挤的城市中、汹涌的人潮里,你和我,皆是凡人,淹没在芸芸众生。我们赶公交、挤地铁、避堵车,上班快迟到了跑得气喘吁吁,遇到夏季的突发暴雨,瞬间给淋成了落汤鸡。
在街角、在天桥、在人行道、在隧道、在咖啡馆旁,我们行色匆匆。相遇,随即又擦肩而过。
我们都在赶路,我们也是歌者。赶人生的路,唱自己的歌。
然后,我们也终将归于寂静无声,化作尘埃。
《三体》中说,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庄子》也说,“无穷之外复无穷也”。
在这浩瀚的星辰里,在这无涯的岁月里,你我虽为凡人,却固执地在这世界一角,默默做着一些事情,只为证明自己的存在,来过、活过、爱过,拼搏过、付出过、流泪过、呐喊过、温暖过、收获过。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歌,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歌。
50年代的《东方红》,60年代的《南泥湾》,70年代的《小李飞刀》,80年代的《上海滩》,90年代的《伤心太平洋》等。
一代人、一代歌、一代记忆,代代传承无穷已。
这也正如,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长征路。
既是歌者,也是行者。一路风雨一路歌,且歌且行且珍惜。
想起了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行者、歌者。孔丘周游列国印证所学,传唱的是《论语》;玄奘不远万里求经西竺,传唱的《佛经》;徐霞客登峰涉险游历山川,传唱的是《徐霞客游记》;红军长征二万五,传唱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直觉得,风雨兼程的行者之旅、歌者之旅,是这世间最美妙的境界。因为时时、人人都在赶路,生命的吸引力永远在于未知。“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这是踌躇满志;“壮年听雨客舟上,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这是成熟练达;“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是苍凉中透着淡然。
五
我是一个简单的人,经常将一首歌设置成循环播放,昏天暗地的听。
有次,看网络小说《懈寄生》,凄惨悱恻的一个故事。那个晚上,我看着书,听了一整晚的邓丽君的《小城故事》。
后来,在无意之中,再次打开那本小说,耳边竟不由自主地响起《小城故事》中,那淡淡浅浅忧伤的旋律。似乎我的脑干细胞已被这两者磁化链接。这是一种毫无根由的缘分。
2017年4月,尝试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微信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一个平凡的人,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渴望被倾听、关注、点赞。而不管,这观点是时代强音,还是一家细语。
虽然平凡,不甘平淡;虽然弱小,不甘卑微;虽然底层,不甘堕落。近乎固执地,倔强于世,不屈于俗,不囿于命。
身为泯然大众的一员,我有一份困身忙碌的工作,时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但这并不影响我写字的热情,自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所幸,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关注和支持,这让我热泪盈眶。每周坚持利用休息时间,熬出一篇小文,被关注者传读,我总能感觉到一种浓烈的属于个体生命的自由感、存在感。
正因此,在公众号的冬天里出生的“你的景和我的桥”,也创造了一些奇迹。
2017年7月1日,彼时景桥公号关注者尚不到300人。一篇写香港特首的温暖文章喜提“双十万+”,不算转载,仅景桥公号阅读量便达到600万。
到了这一年10月,《他三十年不回家被骂“不孝”,我们都欠他一份敬意》,仅景桥公号阅读量便达270万,留言2624条。该文被人民日报公号等相继转载,是微信公众号首篇写黄旭华老先生事迹阅读破千万的文章,后引发众多公众号共同写黄旭华老先生、一起传递温暖的现象。
2018年清明节,原创《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一文,引发全国及华人圈现象级热读,获得广大读者温暖深切共鸣。作为一个仅数万关注者的小号,景桥公号阅读量逾300万,留言数千条;人民日报公号转载后,24小时内阅读量即达900万,点赞9万+;迄今,累计有上千家公众号转载此文,各大门户网站、电视台、纸媒纷纷传播,全网阅读量数以亿计。2019年清明节,人民日报当日再次转载此文,并于当晚在“夜读”栏目转载景桥另一篇清明专题文章《没有爷爷奶奶的清明节》,创造人民日报公号“一文两次转载”、“一日转载同一作者两文”的记录。
另有写父爱母爱文章(获新华社“静夜思”栏目转载)等诸多热文,乡愁系列暖文亦聚集起一大批深具家国情怀的读者朋友,引发广大共鸣。
盘点过去,景桥公号关注者不过数万,却也创造过2篇“双十万+”、4篇“百万+”、30多篇“十万+”,引发过一些现象级的阅读和写作,也算难得,精神之满足和愉悦,是很难用笔墨形容的。
对于每一个留言,我也格外珍惜,总小心翼翼又近乎较真地进行回复。
一位九江66岁的阿姨发来长文勉励我。
有诸多“果断关注”的朋友,还特意去浏览了我之前发的文章,关注、留言、点赞,予我意外的惊喜,以及不断前行的无穷勇气、信心和力量。
一位关注者留言说:文章不多,很接地气;迟来的关注,还好遇见。
回复:能够相遇,都是莫大的缘分。
因为深知,这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坎坎坷坷,行过无数的山,淌过不尽的水,阅过千般的景,都不如此刻的你。
六
万家灯火,一盏足暖人心。
既是陌生人,也是知音人。只要还要一个倾听者,我便足以唱下去。
素昧平生,从不曾相逢。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但是,请你相信,陌生的歌者、孤独的行者,为了你,我愿意再等多一个红绿灯。
此时此刻,心底涌起无穷的祝福。
因为街头的歌,温暖了你和我。不一定非得阳春白雪,不一定非得歌剧院、音乐会,街头的歌,是你我的歌,也是生命的歌。
正如苏拉的词,“我在春天等你,山川岁月的约定,如果你抬头看见那天上飘着云,那是我们今生最美的相遇”。
正如海子的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正如《为赶路的人干杯》中的祝酒词,“祝今天夜里赶路的人身体健康,但愿他的干粮足够维持到底,他的一群狗始终不垮,但愿他的火柴永远不会划不出火”。
来,让我们一起赶这趟人生路。
来,让我们一起举杯,为你、为我,为所有赶路的人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