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经济与管理系列
定 价:35 元
丛书名: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经济与管理系列
- 作者:韦曙林 著
- 出版时间:2009/4/1
- ISBN:9787300100678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
- 页码:32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尝试用经济学思维方式,解读人生面临的欲望无限与资源稀缺的矛盾;从分析经济学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谁做出、如何做出选择等人手,让读者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路:通过案例分析,体现经济学特有的人文关怀及实用价值。本书既适合作为大专院校教材,也适合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既适合作为大专院校教材,也适合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十阅读。
我们正处在教育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我们中华大地,以校园课堂面授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的近代学校教育体制,正在向基于校园课堂面授的学校教育与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发展。一次性学校教育的理念已经被持续性终身学习的理念所替代。在高等教育领域,从1088年欧洲创立波洛尼亚大学以来,21世纪以前的各国高等教育基本是沿着精英教育的路线发展的,这也包括自19世纪末创办京师大学堂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起,尤其在迈进21世纪时,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引发教育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学校教育体系正在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转变。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即要构建由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共同组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史上的这次革命性转型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诚然,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实现从校园课堂面授向开放远程学习、从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向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和学习型社会的转型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但是,教育形态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革的需求。恰在这次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基于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知识创新与传播及应用、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和基础。而这些是仅仅依靠传统学校校园面授教育体制所无法满足的。
韦曙林,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帅,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剑桥访问学者。广东省经济学会理事、广州市科技局专家库财经专家、中山大学MPA兼职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分析。1993年至今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主讲《西方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公共项目管理与评价》等课程。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和引用,荣获广东省委宣传部“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广东省金融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论文(Ⅰ类刊物)奖”等。主持广西重大招标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省科技厅课题等10多项,出版专著《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探源——王亚南经济思想的启示》,译著《公共部门预算理论》。
第一章 经济学的关怀
第一节 需求与稀缺——经济学是什么
一、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二、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三、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节 问题与选择——经济学要学什么
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二、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思想与工具——如何学习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三、经济学的局限性
第二章 生产什么
第一节 生产商品
一、消费者的偏好
二、商品的效用
三、商品的价值量
四、性能与价格之比
第二节 生产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二、搭便车与市场失灵
三、公共产品的生产
第三章 如何生产
第一节 生产理论分析
一、生产函数与生产可能性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三、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与组合
第二节 生产成本分析
一、机会成本
二、短期成本
三、长期成本
四、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四章 谁做出选择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及变动
二、供给量的影响因素及变动
第二节 市场均衡与均衡价格
一、均衡及均衡价格
二、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
三、商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
四、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
第三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和意义
二、需求弹性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三、供给弹性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第五章 交易规则与市场结构
第一节 交易规则
一、等价规则(一分钱一分货)
二、信用规则(顾客是上帝)
三、法制规则(保障所有者产权)
第二节 市场结构
一、四种市场结构
二、四种市场结构的价格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
第六章 为谁生产
第一节 劳动与工资
一、劳动的供给
二、工资的决定因素
三、工资的性质与形式
第二节 资本与利息
一、资本、利息及利息率
二、利息率的决定
三、利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土地与地租
一、土地的含义及特性
二、土地的供求与地租的决定
三、准地租与经济租金
第四节 企业家精神与利润
一、利润与超额利滑
二、企业家精神与创新风险
三、利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七章 国民所得与收入再分配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二、“漏出”、“注入”与经济总流程
三、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税收与宏观收入再分配
一、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二、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
三、征税原则与税种、税率
四、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 财政、货币政策与社会保障
一、财政与预算政策
二、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工具
三、社会保障
第八章 货币、消费、储蓄与投资
第一节 货币的供求与汇率
一、货币的定义与功能
二、货币的需求
三、货币的供给
四、汇率
第二节 消费与储蓄
一、消费与储蓄的动机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四、乘数原理
第三节 投资与证券
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
二、投资与利率
三、金融投资与证券
四、投资组合与资本积累
五、加速原理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失业、通货膨胀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环境
三、经济增长的模型
四、探索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第二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失业理论
二、通货膨胀的定义及测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及影响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五、菲利普斯曲线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