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可以无蝶”,这是林语堂先生60多年前,在他的英文版《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在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人具有东方情调的生活方式时,所引用的中国清代文人张潮的名著《幽梦影》中的一句话。
《幽梦影》就是缘于林语堂先生的这一介绍,而从几百年前走到了现在,从而被今天的读者所接受,所欣赏,所喜爱。
《幽梦影》的特点之一,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那样,在于反映了中国文人享受大自然的审美情趣。例如“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又如“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傍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再如“玩月之法,皎洁则宜仰观,朦胧则宜俯视”,等等。只有衣食无虞、能够充分享受生活自由的人,方可如此挥洒审美的个性,方能产生这样高雅的情趣。所以《幽梦影》中的内容,尤其可以引起现代人们的阅读兴趣。
《幽梦影》的另一个特点,在于书中有不少关于人生的警句。例如谈读书与人生阅历的关系有“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又如“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这些话是何等的精辟。
再如谈世事有“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还有“痛可忍,而痒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还有“美味以大嚼尽之,奇境以粗游了之,深情以浅语传之,良辰以酒食度之,富贵以骄奢处之,俱失造化本怀”,等等,又是何等的洞察世态人情。
《幽梦影》能够得到现代读者的欣赏,除了内容方面的原因外,还有阅读上的原因,也就是说,即使从阅读形式上看,《幽梦影/崇文国学普及文库》也确实有它能够吸引现代读者的地方。
《幽梦影》是一种“文艺的格言”(林语堂语),它的那种语录体的形式,灵光一现的断想式的内容,以及善用比喻的写作风格,都与现代读者追求轻松和直观形象的阅读习惯非常吻合,特别是在大多数格言的后面,又有数条其他文人添加的或赞同、或反对、或戏谑、或调侃、或生发的内容,竟和现在新潮的因特网上的留言帖子差不多了。这种活泼的整体风格既为读者在阅读中增添了若干兴味,又不乏哲思。
相信读者能从这样的阅读中感悟生活的艺术,领略读书的快乐!
现代意义的“国学”概念,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为了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提出来的。1935年,王缁尘在世界书局出版了《国学讲话》一书,第3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庚子义和团一役以后,西洋势力益膨胀于中国,士人之研究西学者日益众,翻译西书者亦日益多,而哲学、伦理、政治诸说,皆异于旧有之学术。于是概称此种书籍日‘新学’,而称固有之学术日‘旧学’矣。另一方面,不屑以旧学之名称我固有之学术,于是有发行杂志,名之日《国粹学报》,以与西来之学术相抗。‘国粹’之名随之而起。继则有识之士,以为中国固有之学术,未必尽为精粹也,于是将‘保存国粹’之称,改为‘整理国故’,研究此项学术者称为‘国故学’……”从“旧学”到“国故学”,再到“国学”,名称的改变意味着褒贬的不同,反映出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近代诸多有识之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失落的忧思和希望民族振兴的宏大志愿。
从学术的角度看,国学的文献载体是经、史、子、集。崇文书局的这一套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就是从传统的经、史、子、集中精选出来的。属于经部的,如《诗经》《论语》《孟子》《周易》《大学》《中庸》《左传》;属于史部的,如《战国策》《史记》《三国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属于子部的,如《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鬼谷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容斋随笔》《本草纲目》《阅微草堂笔记》;属于集部的,如《楚辞》《唐诗三百首》《豪放词》《婉约词》《宋词三百首》《干家诗》《元曲三百首》《随园诗话》。这套书内容丰富,而分量适中。一个希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读了这些书,一般说来,犯常识性错误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崇文书局之所以出版这套国学经典普及文库,不只是为了普及国学常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国学教育中,有一种倾向需要警惕,即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化”。“博物馆化”是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提出的一个术语。列文森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被博物馆化了。虽然中国传统的经典依然有人阅读,但这已不属于他们了。“不属于他们”的意思是说,这些东西没有生命力,在社会上没有起到提升我们生活品格的作用。很多人阅读古代经典,就像参观埃及文物一样。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和我们的生命没有多大的关系,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就叫作博物馆化。“博物馆化”的国学经典是没有现实生命力的。要让国学经典恢复生命力,有效的方法是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崇文书局之所以强调普及,深意在此,期待读者在阅读这些经典时,努力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内外生活,努力做一个有高尚的人格境界的人。
国学经典的普及,既是当下国民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需要。章太炎曾指出,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仆以为民族主义如稼穑然,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之类为之灌溉,则蔚然以兴矣。不然,徒知主义之可贵,而不知民族之可爱,吾恐其渐就萎黄也。”(《答铁铮》)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那些与维护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思想、感情,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经常表彰“中国的脊梁”,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近代以前,“中国的脊梁”都是在传统的国学经典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读崇文书局的这一套国学经典普及读本,虽然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必总是花大块的时间,更不必像备考那样一字一句锱铢必较,但保持一种敬重的心态是完全必要的。
期待读者诸君喜欢这套书,期待读者诸君与这套书成为形影相随的朋友。
幽梦影
余怀序
孙致弥序
石庞序
〇〇一 读经宜冬
〇〇二 独读与共读
〇〇三 无善无恶是圣人
〇〇四 一物知己可免恨
〇〇五 为月忧云
〇〇六 花不可以无蝶
〇〇七 春听鸟声
〇〇八 择友酌酒
〇〇九 物类神仙
〇一〇 入世与出世
〇一一 赏花宜对佳人
〇一二 读人如读书
〇一三 楷书须如文人
〇一四 入诗与入画
〇一五 识见与襟怀
〇一六 春与秋
〇一七 翰墨棋酒
〇一八 愿在木而为樗
〇一九 古今人必有偶双
〇二〇 我爱夏日长
〇二一 庄周梦蝶
〇二二 艺花可以邀蝶
〇二三 景·境·声
〇二四 富贵之源
〇二五 新月与缺月
〇二六 躬耕与灌园
〇二七 人生十恨
〇二八 月下看美人
〇二九 颠倒情思之景致
〇三〇 假使梦能自主
〇三一 不幸而非缺陷
〇三二 爱花与爱美人
〇三三 美人之胜于花者
〇三四 窗内窗外
〇三五 读书与阅历
〇三六 致雨师书
〇三七 贫富忧乐
〇三八 生前死后
〇三九 才子美人
幽梦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