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若有情月长圆 最痴不过张爱玲》评述了文学传奇人物张爱玲,广泛搜求了传主生平事迹中的突出事件,按照作者自己的独特构思,选取了最恰当、最足以表现人物灵魂与特质的素材作为题材,注意把传主置于她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客观、实事求是的评述。作品以诗人的笔调,运用最适于表现抒情性内容的娴熟且带有诗歌特点的语言,满腔热情,不遗余力地铺陈开去,文字风格汪洋恣肆,大气磅礴。
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她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是张爱玲。
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
她和她的寂寞在尘埃里开出花来——静默,绝世,孤傲。
她是一段梦的追溯,一段光影的胶合,一段斑驳琉璃璀璨与凋落的前前后后。
一生予以世人的真实和幻虚,令人唏嘘,惹人生疼。让人难免生了回过头去详细究其根源与内里的迫切情愫。
她是一代传奇女子,她和她的《传奇》故事,在历经了半个世纪之后,依旧没有因她的静静离去而湮灭,而是越发地被当下关注和提及,一直被传说。
世间所有的矛盾体都会构成一道独立而又绚烂的永恒风景,比如日月、阴晴、圆缺、聚散、爱恨。情势错综复杂,情节扑朔迷离,因果反反复复地轮回。问及结果,殊途同归。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这简单的称谓,却宛如一株摇曳绚烂的罂粟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阶层和另一个阶层,一个世纪到下一个世纪的探究,延续。
陈克华说:“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这定论难免会让人放大对其影响力的遐思,如果时光倒流,穿越,让历史长河一一溯回聚拢,张爱玲这一笔浓墨重彩到底占据着一个怎样的要塞,风口有多高,经幡有多震动?“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这是贾平凹以一位读者的角度诠释的张爱玲及张爱玲的作品。如此推崇,一声叹息。
这些也只不过是张爱玲的一个侧影描摹罢了。
张爱玲,给予世人的,或世人所执着的爱慕,用李昂的话说:“这个女人好像替我及我们许多女人都活过一遍似的。”何来不爱之?“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这是现代著名作家叶兆言对她最完美、最凄绝的写真。这是她骨子里散发的初始与永恒,许了人世间一个苍凉的趔趄。
她是张爱玲。
她是旧上海没落贵族的寂寂行者,她是封建因子里浸染长大的遗少,她也是西洋镜欲幻了的名门淑媛。其实,她只是旧式父亲与海派母亲两人糅合、打磨、着色后的泠泠青瓷,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一个年代,她只是张爱玲。仅此而已。
她是张爱玲,不会微笑的张爱玲。
她或大笑,或不羁言笑。
她曾为他倾城一笑。他们的爱情,至今世说纷纭。
第三者,谁可,谁能充分定论?“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她在他的阳光沐浴下冉冉而升。她在他的无情下枯萎凋谢。他曾经是她的丈夫,他叫胡兰成,他们签下过一纸婚约: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滚滚红尘,终究烟云作了散。一一了无痕。
她是张爱玲。一团寂寞的火焰,焚烧过去,点亮未来。
一杆旗帜,直插灵魂!江晓英2013年6月18日
江晓英,女,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四川内江人,笔名紫翘等。曾担任文学网站高管,安徽省诗歌学会会员,诗人采风杂志执行主编。出版人物传记《月若有情月长圆,最痴不过张爱玲》,在20多家平面纸媒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近百篇作品。有作品收录于《中国网络诗歌文学精品2011年选》、《诗心似锦》、《永恒的美丽》等书籍中。
第一篇 但觉初心,一掬明月似浮萍
八世
早慧
初心
必然
天才
掩卷秋痕
第二篇 莫道前路,百转千回人事空
开片
变故
难言
原来
决裂
掩卷童话
第三篇 试问拈花,明镜非台亦是台
新生
承受
华章
如是
原点
掩卷从来
第四篇 还似卷帘,海棠依旧烟雨中
随时
随性
随遇
随缘
随喜
掩卷问道
第五篇 若是无情,却道落霞孤雁恨
执手
作为
如果
楚歌
放生
掩卷匠人
第六篇 说与开去,一抔黄土掩桑榆
起点
万象
光景
魂归
宿命
掩卷星星
第七篇 何故欷歔,且看连环任嗟叹
亲缘
情缘
友缘
道缘
梦缘
掩卷剪爱
附录
张爱玲生平年录
张爱玲经典语录
张爱玲作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