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意志》是当代著名存在心理学大师、美国心理分析家罗洛·梅的一部精彩佳作,一问世就风靡世界。《爱与意志》以高屋建瓴之气度,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人类本能之一的爱与意志的科学规律,从心理学、社会学、未来学的深度与广度。剖析了各种病态的爱欲。书中还列举了自古希腊神话传说时期至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尤其当代社会的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科技、宗教等各个领域里大量丰富的实例,旁征引、深入浅出地论证观点,揭示主题。
《罗洛·梅文集》之《爱与意志》以高屋建瓴之气度,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人类本能之一的爱与意志的科学规律,从心理学、社会学、未来学的深度与广度,剖析了各种病态的爱欲。 本书收录了爱欲与性欲的冲突、与原始生命力对话等内容。
罗洛·梅(RolloMay,1909-1994)被称做“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20世纪中叶,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美国的存在分析学和存在心理治疗。他著述颇丰,其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一、罗洛·梅的学术生平?
罗洛·梅于1909年4月21日出生在俄亥俄州的艾达镇。此后不久,他随全家迁至密歇根州的麦里恩市。罗洛.梅幼时的家庭生活很不幸,父母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关系不和,经常争吵,两人后来分居,最终离婚。他的母亲经常离家出走,不照顾孩子,根据罗洛·梅的回忆,母亲是“到处咬人的疯狗”。他的父亲同样忽视子女的成长,甚至将女儿患心理疾病的原因归于受教育太多。由于父亲是基督教青年会的秘书,因而全家总是搬来搬去,罗洛·梅称自己总是“圈子中的新成员”。作为家中的长子,罗洛·梅很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幼年时最美好的记忆是离家不远的圣克莱尔河,他称这条河是自己“纯洁的、深切的、超凡的和美丽的朋友”。在这里,他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或是坐在岸边,看顺流而下运矿石的大船。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舆柏林学院文学学土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杯特研究脘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必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我部著作。
第一章 导言:我们的分裂性世界
第一部分 爱
第二章 性与爱的悖论
第三章 爱欲与性欲的冲突
第四章 爱与死亡
第五章 爱与原始生命力
第六章 与原始生命力对话
第二部分 意志
第七章 意志的危机
第八章 愿望与意志
第九章 意向性
第十章 治疗中的意向性
第三部分 爱与意志
第十一章 爱与意志的关系
第十二章 关怀的意义
第十三章 意识的交流
索引
但在20世纪50年代,显而易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每个人都在谈论焦虑,每个人都有有关该问题的会议要参加,如今“正常”焦虑的概念在精神病学的文献中逐渐被接受。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似乎每个人都意识到了他们生活在“焦虑时代”。在30年代晚期和40年代,艺术家所呈现的和出现在病人身上的问题现在却成了普遍问题。
我的第四点会将我们带到当代的问题——身份问题上,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心理治疗师开始关注患者身上这个问题。对于该问题的描述基于艾里克森(Erikson)1950年所著的《童年与社会》、我1953年写的《人的自我寻求》、1958年艾伦.威利斯(Allen Wheelis)所著的《身份的探求》以及其他心理治疗与精神分析工作者的著作中的心理研究资料。我们发现身份问题成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挂在时髦人士口头的话题,在卡通片《纽约人》中,它回回露脸,大量涌现的有关该问题的书籍也成了最畅销的书,但人们借以获得其身份感的文化价值已不复存在。我们的病人在社会普遍意识到该问题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其存在,而他们却无法保护自己不被其困扰与伤害。
所有这些问题,其中固然有着世事的盛衰沉浮相关之要素,但是将心理问题与社会变革这样的动态历史之紧急时刻仅仅当作时尚而加以拒绝也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冯.登.勃格(VandenBetg)在其具有煽动性的书中辩驳道:“所有心理问题都是文化中社会历史的变化产生的。”他认为没有“人类本性”而只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人性,我们应当将我们病人的冲突称为“社会症”而不是“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