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6 元
丛书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
- 作者:赵秉志 ,张远煌 编
- 出版时间:2010/6/1
- ISBN:9787565300813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669.5
- 页码:49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新中国刑法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之后,虽然曾因政治运动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复苏,并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多年来,刑法学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成果迭出,成就斐然,从而成为公认的我国法学领域最为发达的主要学科之一。
新中国刑法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之后,虽然曾因政治运动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复苏,并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多年来,刑法学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成果迭出,成就斐然,从而成为公认的我国法学领域最为发达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新中国刑法学创建以来的近60年间,共出版著作近3000部,发表论文数万篇。面对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其成就,反思其得失,从而为刑法学的进一步开拓发展提供导向,显得异常迫切。这就需要加强对数十年来刑法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将体现刑法学发展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从发表在数以百计的报刊和文集上的浩如烟海的论文中精选出来按照专题汇集成册,从而为今入的研究、学习提供便利,也为后人保留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
以高铭暄、赵秉志教授为首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的刑法学研究团队,在潜心刑法理论研究的同时,历来都非常重视刑法学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汇集,多年来在此方面曾推出了数部非常有影响的学术资料荟萃书籍。
张远煌,1961年生,重庆市巫溪县人,先后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访问学者、巴黎第二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中南政法学院教授、法律系副主任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公安学院党委书记兼犯罪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任犯罪学与刑事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刑法协会中国分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学、刑事政策和刑法学。主要学术成果:独著和主编《现代犯罪学的基本问题》(1998年)、《犯罪学原理》(2001年)、《非暴力犯罪死刑限制与废除研究》(2006年)及《犯罪学》(2007年)等十余部著作,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上编 研究述评
第一部分 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概述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二部分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论
第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特征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性别与年龄特征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五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与方式特征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六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身份与被害人特征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七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三部分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论
第八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环境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九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学校教育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十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社区环境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十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交往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十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资讯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十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理原因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四部分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论
第十五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预防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十六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境预防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第十七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再犯预防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综述
三、简要评论
下编 代表性论文精选
建立科学的体系独立地研究未成年人犯罪
越轨与失控:中国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状况研究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未成年人的重新犯罪问题分析
家庭教育功能的不良和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生物学及其他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
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研究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模式研究
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看现行刑罚制度的缺陷
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与犯罪预防
附录 论著索引
一、论著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0世纪90年代
这一阶段青少年犯罪研究在经历初期的繁荣之后逐渐归于冷寂,由兴盛走入低谷,青少年犯罪回归到犯罪学一个研究领域的地位。不过,这一时期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逐渐从青少年犯罪中摆脱出来,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
这一时期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由于逐步失去了“计划经济式”的扶持与庇护,不得不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科存在和发展的竞争。青少年犯罪研究兴起时期所依赖的条件开始显现负面性。审视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成果,尽管从数量上看,较80年代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在研究视域、研究深度、基本观点等方面,却并没有明显的发展。此外,政法院校14门核心课程的确立,将青少年犯罪学强有力地予以了边缘化,进一步将青少年犯罪学和青少年犯罪研究者排挤于政法院校的边缘。建构青少年犯罪问题所采用的“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的模糊性弊端也在90年代逐步暴露出来。90年代虽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青少年”这一概念并没有实现从社会学术语向法律术语的转变。对于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而言,这种模糊性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并不会构成对这些学科研究青少年问题的重大障碍。但从法学(尤其是刑事法学)的视角看,由于这一术语包含着一种“自身难以消化的对象群”,即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类在法律上存在本质不同的群体混为一体,这是无法容忍的缺陷,甚至是明显的法律错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研究对象定位的模糊性,被青少年犯罪研究兴起初期的热情所掩盖;到了90年代,这一术语所包含的模糊性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具法学背景的学者视为一种不应容忍的弊端,因此对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