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正是进行绘本阅读的理想时期,一则衔接亲子共读,二则图画文字合奏的形式适合小学生兼顾图画和文字的阅读,帮助他们理解文字,而且绘本“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绘本阅读教学“慢”课堂》系列的作者李一慢老师,自2010年开始进入小学推广绘本教学。经过近十年的深入实践,已经基本证明了绘本是学生喜欢的阅读文本,在此基础上通过特定的绘本课程进行阅读兴趣的巩固、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语文能力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经过数百节绘本阅读课的时间,关于绘本阅读教学的一整套课程化设计方案——“绘本阅读教学 ‘慢’课堂”也就应运而生。本书是全系列课程中适用于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学生使用的课程教学用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开设绘本阅读课的多种策略与技巧。
适读人群 :教师,家长,一般读者
一、解决小学绘本阅读课程设计中的5大重点、5大难点
二、内容贴近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2线融合
三、绘本阅读+语文学习+文学鉴赏,阅读教学3位一体
四、按“五三二”原则选课程用书。经典绘本(50%),出版了三五年的绘本(30%),近一两年出版的绘本(20%)。
为什么是“慢”课堂?
“慢”课堂与我这个讲故事、上阅读课的“慢师傅”有关,更与阅读和阅读课的一个基本理念有关:阅读是习惯和兴趣的滋养,阅读课是教师施展慢教育的大舞台。如果只把绘本当成“高级一点儿”的课文,或者当成好看一点儿的教辅,教学目标一直盯着语文的字词句,或者主题一直想着思想品德,这样的绘本阅读课多上无益。
经过精心选择的绘本包含着“儿童本位”(儿童视角)的阅读价值观,从而避免了“强行拔高”或者“强行矮化”以“适应”学生阅读的教学弊端。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深挖”少数“经典绘本”的教育价值,而是顺应学生“生活—生长—生命”的发展规律,让绘本的内在价值与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建立丰富多样的联结;在阅读材料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从有趣到有用,再到有益的阶梯安排。
从课程角度来看,经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绘本阅读教学“慢”课堂》与其他绘本课程的显著区别——以绘本为桥梁,着力于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感知绘本的“图画”和“文本”两大要素,提高口语表达、文字表达与艺术表达能力。在绘本阅读促进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逐步引入桥梁书、文字书的阅读,最终构建全方位的“阅读课”。
至于绘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知识积累、艺术鉴赏等“有用”之处,都是阅读的“额外奖赏”。虽然我在多所学校鼓励和帮助教师建立“学科绘本阅读课”,但我更建议将绘本整合到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让绘本发挥“超级教辅”的职能,而不是将各学科的学习任务“强加”到绘本阅读课上,增加阅读的压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小学一、二年级。
关于学科绘本阅读我还要多说几句,比如音乐教师可以用绘本《大家来听音乐会》来协助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之所以说是协助,是因为在音乐课堂上,实际听到的音乐要比阅读文字和图画更为重要。反过来说,如果绘本阅读课上选用了这本书,则一定要从阅读的教学原点上发掘这部绘本的教学价值,并非因为它含有音乐元素。不仅如此,阅读课上也没有必要请音乐教师来协助,而应该由阅读教师结合自己的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来讲读——这是阅读的丰富性。
鉴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实际应用,本系列书参照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单元设计,但又不仅仅是向原有主题式、单元式课程设计的简单“靠拢”,而是遵循绘本、阅读本身的客观规律进行安排。这一点大家可以从每节课的“教学原点”和“表达创作”中发现。
在“表达创作”中,基于口语表达、文字表达和艺术表达的三构成三台阶理念,我所设计的阅读能力课尝试着在教会学生欣赏的前提下,进行审美能力和实操能力的综合学习,而这些综合学习,又为不同年级的口语交际、写作和创作、戏剧表演奠定基础。
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后,到了小学中高年级,阅读绘本的比重会逐渐降低,但仍然可以进行主题式的阅读教学——此时的教学应指向不同的主题。比如选择《我的祖国》《石头汤》等进行“公民教育”,选择《春神跳舞的森林》《我们的树》等组成“环境意识教育”,选择《国王、火龙与男孩》《大郭小郭行军锅》《安娜的新大衣》进行“战争与儿童”主题教学等。
阅读促进思维的发展是贯穿整个课程的核心思想,但是我并没有将“绘本思维课程”单独列出来,而是将这个理念融合进每一节绘本阅读课之中。当然在小学高年级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以“逻辑思维”为主题的,所谓“儿童哲学”的短课程。
可以这么说,本课程是在理解小学阅读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向语文课靠拢、向语文教师靠拢,紧紧抓住阅读能力中的“阅读策略”这一主线,辅以倾听、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发展为一体的综合阅读课程。
本课程还有一个特点是非常注重与父母的合作。在小学低段的绘本阅读课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或者班级与家委会的密切合作,引入“父母绘本课”板块(就如我在多所小学都提倡的“构建阅读生态”),这样的安排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在有些地区、有些学校、有些班级,是依靠热爱亲子共读绘本的父母推动着班级阅读课的出现和发展。于是,阅读课不是师生在课堂中完成教学过程后就结束的,而是要将阅读课堂延伸到家庭,鼓励有亲子共读经验的家庭继续共读(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也“约束”和帮助亲子共读经验较少的家庭开始共读。这个过程也是影响父母阅读习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与编辑的讨论中,我还是坚持了基于我多年阅读教学实践经验的思考,尽力为教师提供体系化的绘本阅读课程书目,提供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文图分析,提供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而不是只给教师一个似乎拿了就能用的教案或是教学实录。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是在帮助教师打通绘本阅读教学课程的经脉,给大家一个课程策划而非精确的设计。这样一来,教师完全可以在我策划的方向上,调动各自的经验,发挥各自的能力,设计出有自己教学风格、适合自己班级的绘本阅读教学课程。
希望本课程能够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而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李一慢
——慢课堂创办人、新教育实验学术委员、教育自媒体“一慢二看”主编
——独立阅读教师,自2010年起持续在北京多所知名小学担任阅读教师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首届金牌阅读推广人,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过的阅读推广人
——“百度宝宝知道”阅读专家,“度妈学堂”金牌导师
——新浪育儿和新浪读书特约阅读专家,微博母婴“图画书”超话特约主持
——著有童话集4册、图画书《换新床》《宋定伯卖鬼》等6册、热销育儿书《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好绘本读出好性格》等6册
——翻译童书百余本,撰写导读百余篇
前言
为什么是“慢”课堂?
课程关注什么重点?
课程解决什么难点?
课程说明
“影策略”的学习
第一单元 阅读
第一课 没有字的绘本
第二课 发现身边的故事—《拉尔夫会讲故事啦》
第三课 把树变成书—《阅读树》
第四课 从“影像”到图画—《一幅不可思议的画》
第二单元 家乡
第一课 介绍我的家乡—《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二课 描写别人的家乡—《小海螺的世界来信》
第三课 关于“老家”的记忆—《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四课 丝绸之路的生命力—《丝路寻蝶》
第三单元 角度
第一课 人人皆可做英雄—《杯杯英雄》
第二课 语言的思维游戏—《熊吃了你的三明治》
第三课 寻找生活的力量—《田鼠阿佛》
第四课 如何做选择—《你选上面的还是下面的》
第四单元 勇气
第一课 勇气不分大小—《大郭小郭行军锅》
第二课 勇气无惧生死—《牧童》
第三课 战争中的勇气—《国王、火龙与男孩》
第四课 勇气从哪儿来—《火焰》《狐狸阿昆》
第五单元 狐狸
第一课 狐狸和兔子的游戏—《假如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第二课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狐狸夜游记》
第三课 狐狸接尾巴—《晴朗的一天》
第四课 狐狸爸爸鸭儿子—《红狐狸和小鸭子》
第六单元 想象
第一课 哪来这么个大怪物—《咕噜牛》
第二课 趣分蛋糕—《狮王的蛋糕》
第三课 我只是在帮忙—《亨利爱帮忙》
第四课 扫帚上可否坐得下—《女巫扫帚排排坐》
案例示范
教学示范一 《一幅不可思议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示范二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教学示范三 《假如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绘本剧演出
教学示范四 《咕噜牛》教学设计
后记
参考文献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