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渔业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响应及资源效应》分为七章,包括首章文献综述、第二章渤海环境变化、第三章渤海岸线变化、第四章环境变化下的渔业资源动态、第五章环境变化下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第六章环境变化下污染物生态动力学、第七章资源养护的生态效应,主要介绍近海环境变化对渔业种群补充过程的影响及其资源效应。
海洋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三大问题的关键基础保障。特别是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各沿海国家均把可持续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定为基本国策。其中,近海及其邻近区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供给、支持、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文化功能。例如,这些区域接纳了全球75%~90%的入海悬浮物质及化学污染物,支撑了全世界60%人口的生存和2/3的大中城市的发展,成为各国实施海洋战略的主要区域。近海渔业更是对于保障各国食品安全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海洋渔业成为各国缓解粮食危机的战略措施之一。从全球来看,近海及其周边区域用18%的地球表面,提供了25%的初级生产力和90%的渔获量。目前,约30亿人口的动物蛋白摄入量中有近20%来自水产品,其中近海捕捞产量占60%以上。就我国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渔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释放和显著提高,近海渔业得以快速发展,在保障我国水产品供给、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渔业资源呈普遍性衰退,2013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今后渔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科学认识环境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变动的影响及渔业种群对环境变化的反馈机理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前提,也是促进我国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三、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
四、我国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的突出问题和研究关注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渤海环境变化
第一节 物理环境变化
一、近海环流特征
二、水温分布
三、盐度分布
第二节 地质环境
一、渤海海岸与海底的地形地貌
二、莱州湾、黄河口的底质分布与特征
三、人类活动对于渤海岸线和海底地貌的改变
第三节 化学环境
一、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
二、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
三、渤海营养盐分布特征
第四节 基础生产力
一、浮游植物和叶绿素a
二、浮游动物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渤海岸线变化
第一节 渤海海岸线和围填海活动的时空变化规律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二、海岸线时空变化
三、围填海时空变化
四、海湾形态变化
五、海湾几何中心变化
六、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围填海活动对渤海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破碎化的影响
一、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二、围填海斑块的时空变化
三、渤海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破碎化的变化
四、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破碎化的趋势
五、栖息地破碎化与渔业资源早期补充
六、围填海工程对滨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围填海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
八、景观格局破碎化和渔业资源早期补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渤海渔业资源动态
第一节 渔业资源早期补充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二、渤海鱼卵、仔稚鱼种类数和生态密度
三、渤海鱼卵、仔稚鱼优势和重要种类
四、渤海鱼卵、仔稚鱼物种多样性水平和种类更替
五、渤海产卵亲体栖所类型和适温类型种类数
六、综合分析
第二节 饵料生物变化对渔业资源动态的影响
第三节 渔业资源种类、优势种
一、种类组成
二、优势种
第四节 渔业资源密度与种群分布
一、渔业资源密度分布
二、主要种群密度分布
第五节 渔业资源结构
一、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二、甲壳类群落结构的年间变化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渤海食物网营养动力学
第一节 食物关系及营养级
一、样品的分析与处理
二、鱼类的食物组成
三、鱼类的营养级和饵料生境宽度
第二节 渤海鱼类食物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莱州湾鱼类群落关键种的组成及其长期变化
一、关键种筛选
二、食物网拓扑结构构建及关键种的筛选
三、食物网拓扑结构及关键种的长期变化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对渔业种群诱导的毒理效应
第一节 微塑料对许氏平鲉的行为、能量储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二、聚苯乙烯微塑料的表征
三、聚苯乙烯微塑料在许氏平鲉幼鱼体内的累积及组织分布
四、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后许氏平鲐幼鱼的行为变化
五、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后许氏平鲉幼鱼的组织学变化
六、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后对许氏平鲉幼鱼的生长、能量储备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七、环境意义
第二节 重金属对渔业资源种群诱导的毒理效应
一、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蓄积
二、渤海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机制
第三节 重金属对渔业资源关键补充过程的影响
一、重金属对渔业种群亲体性腺发育和精卵质量的影响
二、重金属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三、重金属对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四节 典型产卵场水域重金属污染特征、环境行为及潜在风险评估——以莱州湾生态系统为例
一、海洋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二、重要渔业生物重金属富集特征与潜在食用健康风险
三、海洋食物链(网)上重金属传递累积与生物放大作用
第五节 持久性污染物对渔业种群诱导的毒理效应
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二、POP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三、POPs对饵料生物的毒性效应
第六节 新型污染物对渔业种群诱导的毒理效应
一、增塑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二、不同烷基链长度的PAEs对短凯伦藻生长抑制作用
三、渤海表层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增殖放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以中国对虾为例
第一节 增殖放流对中国对虾资源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
一、增殖放流对中国对虾资源数量及资源结构的影响
二、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群体洄游迁徙习性的变迁
三、增殖放流对中国对虾种群生态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对虾幼虾应对关键环境因子变动的行为响应
一、水体溶解氧与幼虾运动能力关系
二、饥饿与对虾运动关系
三、温度对幼虾运动能力的影响
四、渗透调控与幼虾运动能力关系
五、环境敏感性
第三节 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和监测
一、标志放流点
二、亲虾与苗种繁育
三、增殖放流
四、跟踪调查
五、回捕调查
第四节 基于分子标记的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一、中国对虾分子标记
二、中国对虾增殖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