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个美国老师》出版后,读者对美国的学校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应读者要求,17岁的矿矿又精彩地讲述了自己在美国高中经历的故事。
每一年的春天,高中都要改选学生会主席。于是。为争夺这个职位,暗潮汹涌,群雄纷争,出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局面。
矿矿自称“杨过”,想竞选主席,就联合“张无忌”和“韦小宝”,搞一出“校”园三结义。他们策划了惊心动魄的选战计划和谋略:宣传群众,影响舆论,扰乱阵线,打人敌方,策反对手,阵前倒戈。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拍MTV,打造知名度……
围绕着选战发生的一出出故事,作者生动地描绘和刻画了他身边的一个个同学,真切地展现了美国校园的一幅幅画面。这种龙争虎斗,折射了美国的生存教育、玩的教育、天赋教育、素质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唯独没有应试教育。
“校园大侠”们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他们在麻烦与快乐中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一起书写了一曲校园里的人生欢歌。
中国生,美国长,穿越东西文化,亲历美国校园生活。我不喜欢垂头丧气,我相信笑声具有的力量。我试图带着笑声到任何一个地方,让愉快和笑声一路相伴。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中国的发展,取决于教育这块“短板”!北京101中校长郭涵;北大附中原校长赵钰琳;广西南宁二中校长何伟萍;广东深圳中学校长王占宝;广州市执信中学副校长张水平;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钟明华;北大附中副校长全国模范数师张思明;啥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沙洪浮;辽亍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晓辉;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李宝贵;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刚平联合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一出出“校园大侠”的好戏,对美国校园作出了最真切的描述。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鲜明地揭示了东西方校园文化的异同。透过这些,读者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籍的不同青春少年,他们风华正茂,他们在麻烦与快乐中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美国校园舞台虽小,可其中预演的,其实正是精彩的大人生。阅读本书,看看孩子在美国的校园里是怎样成长的。黄全愈教育语录: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就要注意赏识孩子,以鼓励为主,使孩子想到自己时,首先想到的是优点而不是缺点。自卑的孩子,能生活得不沉重吗?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说“再见”,直到最近我意识到我不得不对那么多事、那么多人,说那么多次“再见”。对自己深爱的东西说“再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我在童年时想也没想过的。然而,作为一个男子汉必须如此。
17岁那年,我刚写完我的第二本书(《中国小鬼美国论剑》,本次出版改名为《我和我的美国同学》),正好碰上爸爸的《生存教育在美国》要出版。他让我帮他写序言,我糊里糊涂地答应了,谈的是“生存”的含义。那个时候的我赞赏“要忙碌着活不要忙碌着死”的说法。九年过去了,所幸的是,我仍持此观点;但我又意识到了这种生存观的另外一层含义。忙碌着活,就必须对你的一些过去说“再见”。进取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也伴随着流逝带来的挣扎。既“物是人非”又“人是物非”。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家。生于柳州,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赴美国讲学,1989年获美国维拉诺瓦(Villanova(3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Miami)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迈阿密大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在中、美、英等国以及港台地区出版了20多部中英文论著、译著和词典,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
在迈阿密大学荣获“重大影响奖”,并被提名为杰出教授。
黄全愈先生长期奔波于中、美两国教育界,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中美教育比较系列图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中《素质教育在美国》曾被评为非文艺类第一畅销书。《黄全愈教育文集》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并且深刻地剖析发达国家的教育,其素质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次文集出版,系作者所有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首次集中推出.新著《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对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代前言:登山者的思考
引子
戏说默乐“江湖”
“Hard Guy”崇拜
“Make:Fun”——戏弄事件
《学生手册》第五页
帝王时代
初识“韦小宝”
咖啡馆“三结义”
第一次出击
厄兰德探险
寻找安杰娜
开拍前夜
兰迪失踪
默乐先生
向“教主”致敬
相遇华盛顿
国会山下的决斗
你将为这个世界贡献什么?
神龙行动
青少年自己的市政府
三战“乔峰”
网球小同盟
酒与“令狐大侠”
智取“令狐冲”
冬季激励会
背后“君子剑”
决战在即
快满十七岁
代后记:反思“事后诸葛亮”
我转头一看,尼尔森先生眼睁睁地盯着我们俩。他的眼光告诉我,麻烦来了。
看看周围,我这才发现周围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在我们两人的电脑屏幕上。上帝啊,原来关心撒拉逊人同凯尔特人大战的不仅仅是我和兰迪。DOH!
其实,除了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在电脑上藏电子游戏、音乐等见不得人的“赃物”以外,老师也学会了怎样在课堂上抓玩游戏的学生的“赃”。对于老师来说,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不需要什么高科技,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技术”,就是观察整个教室。如果教室里有一半人的目光都盯着某人的电脑屏幕,那么这个人肯定是在玩电子游戏。
就这样,尼尔森先生不费吹灰之力就盯上了我们。因为,那些愚蠢的同学早就“出卖”了我们的“天机”。
其实,这也就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你无所事事地坐在那里,当然会对别人玩的游戏感兴趣啦。因此,老师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免费找到许多“出卖”他人秘密的“线人”或“卧底”。即使站在教室的另一端,也能轻而易举地逮着胆敢在老师眼皮底下玩“高科技游戏”的人。
尼尔森先生站在教室的另一边,我瞄了瞄全景,我敢肯定,至少有十五张脸对着我和兰迪的电脑屏幕。
麻烦了,这下麻烦大了。
但是,这还仅仅是开始。
尼尔森先生的视线没有离开我们,他开始向我们俩走来。
我听见兰迪在我背后猛烈地敲打着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