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方法的立体化教程(含纸质图书、教学课件等)。全书共分6章和8个附录: 第1章主要介绍信号的类型及运算、典型信号及其性质,以及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第2章重点介绍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重点介绍卷积的概念、计算及其应用; 第3章是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级数及其性质、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采样定理、无失真传输等; 第4章介绍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即拉普拉斯变换及其逆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系统函数的概念和应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模拟方法等; 第5章简要介绍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方法,包括z变换及其逆变换和性质、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等; 第6章重点介绍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系统状态变量方程的建立和时域及变换域求解。由于学时限制,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经典方法和基于因果微分定理及因果移序定理的系统时域分析理论分别放在附录A和附录B中呈现,特别是附录B的系统分析理论是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该套理论与经典的时域分析和变换域分析方法是统一的。
为便于读者高效学习,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笔者精心制作了完整的教学课件(6章PPT)与丰富的配套视频教程(涵盖核心知识点)服务等内容。
本书既可以作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为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 可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下载。
本书特色
本书严格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本书在总结教学团队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重点阐述了确定性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方法分析具体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的特色如下:
易教易学 介绍课程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对信号运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等知识点,结合其物理意义和实例进行阐述。
重点突出 考虑到学时的限制和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为突出教学重点,对本书内容进行了适量删减与调整,例如精简了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内容,仅保留了基础部分,系统时域分析部分仅介绍卷积(或卷积和)方法,同时将系统的时域分析经典方法作为独立的部分编入附录,可供读者选读。
层次分明 与其他教材不同的是,本书总体上采用了先连续后离散、先时域后变换域的模式,但在信号与系统概论(第1章)及系统的时域分析(第2章)中采用了连续与离散并行的模式。同时,为了保证统一性,本书教学团队提出完整的系统分析新方法并编入附录,供读者选读。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本教材介绍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和离散时间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方法,涉及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方法,以及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z域分析方法,同时,本教材简要介绍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方法。“信号与系统”课程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新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其应用涉及通信、航空、电路设计、声学、地震学、生物工程、语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
笔者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与整合。其次,笔者所在团队在原教材和相关教学改革论文中提出的系统分析新方法,将在本书中作为独立的一章呈现,该章内容以因果微分定理、因果移序定理为核心,分别介绍在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将整个理论体系统一于完整框架下。此外,笔者对原教材部分习题进行修订,特别地,加入了基于MATLAB的部分习题。
除上述外,考虑目前本校“信号与系统”课程为48学时,同时为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进行衔接,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做了以下处理: 将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部分进行简化及删减; 第1章和第2章采用连续与离散信号和系统并行的模式,后续章节采用先连续后离散的模式进行讲解; 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中兼顾双边变换和单边变换。
本教材各章节内容和建议学时如下:
第1章是信号与系统概论。主要讨论信号的概念、分类与基本运算、典型信号及其性质; 系统的概念、分类与连接; 奇异信号的概念与性质、系统的线性性、时不变性、因果性、稳定性和可逆性的定义与判断,这是本章的难点。本章建议学时为4学时。
第2章介绍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连续与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方法以及基于卷积(卷积和)的求解方法。本章还介绍系统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脉冲响应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卷积(卷积和)的定义与计算是本章的核心,在本章末尾简要介绍了解卷积的概念。本章建议学时为4学时。
第3章是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重点讨论连续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连续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采样定理、系统频域分析方法、无失真传输等。本章内容是整个课程的核心之一,以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级数为基础的变换域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其物理意义明确,在工程实例中有众多应用。本章建议学时为14学时。
第4章介绍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本章重点讨论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逆变换、连续时间系统复频域分析方法、系统函数的概念、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对系统响应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系统模拟方法以及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关系。本章建议学时为12学时。
第5章简要讨论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本章重点介绍z变换及其逆变换和常用性质、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离散系统模拟、系统稳定性分析等。本章建议学时为10学时。
第6章简要讨论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方法。本章重点介绍系统状态变量分析方法,包括连续与离散时间系统状态变量描述方法以及时域、频域求解。本章建议学时为4学时。
此外,由于学时有限,笔者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经典分析方法放在附录A中,供读者自学。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应用经典的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和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来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一般理论。
附录B介绍杨忠根老师等提出的系统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微分定理和因果移序定理,本附录重点介绍以二者为基础的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分析新方法,该类方法可将系统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和状态变量分析方法统一于一个理论框架下。本附录是笔者团队教学改革成果的总结与汇总,可帮助读者深刻理解系统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的本质以及二者的联系。
为帮助读者快速浏览常用表格,本教材在附录中增加了常用信号卷积表、常用信号傅里叶变换表、常用信号傅里叶级数表、常用信号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表、常用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表以及常用MATLAB指令表。
由于作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20年于上海
任蕾 执教于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长期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开设“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系统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 “传感器技术”等本科生课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级、省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共计17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8项,参编教材1部,主编教辅书1部。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项、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1项、上海海事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
第1章信号与系统概论
1.1引言
1.2信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3信号的运算
1.3.1信号的平移、翻转和尺度变换
1.3.2信号值的运算
1.3.3信号运算的实际应用
1.4典型信号及其性质
1.4.1典型连续时间信号及其性质
1.4.2典型离散时间信号及其性质
1.5信号的分解
1.5.1奇偶分解
1.5.2交直流分解
1.5.3正交分解
1.5.4实虚部分解
1.6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6.1系统的基本概念
1.6.2系统分类
1.6.3系统互联
1.7系统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
2.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
2.1.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方法
2.1.2LTI系统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建立
2.2系统响应的概念与分类
2.2.1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2.2.2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自由响应和受迫响应
2.2.3广义线性系统(增量线性系统)
2.2.4单位冲激响应(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序列响应)
2.3卷积与卷积和、解卷积
2.3.1卷积与卷积和的定义
2.3.2卷积与卷积和的计算
2.3.3卷积与卷积和的性质
2.3.4LTI系统的性质
2.3.5解卷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3.1引言
3.2傅里叶级数
3.2.1连续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2.2傅里叶级数的对称性
3.2.3傅里叶级数的收敛性
3.2.4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3.3傅里叶变换
3.3.1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3.2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3.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3.4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级数的关系
3.4采样定理
3.4.1信号的时域采样
3.4.2信号的频域采样
3.5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
3.5.1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3.5.2LTI系统频域分析举例
3.5.3电路系统的频域特性分析
3.6无失真传输及滤波器分析
3.6.1无失真传输
3.6.2理想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3.7系统因果性与希尔伯特性的对应关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4.1拉普拉斯变换
4.1.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4.1.2典型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4.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4.3拉普拉斯逆变换
4.3.1单极点情况
4.3.2重极点情况
4.3.3分母有负指数项情况
4.3.4时移信号的逆变换
4.4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4.4.1连续LTI系统的s域分析
4.4.2线性电路的s域分析
4.4.3卷积计算的LT法
4.5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
4.5.1系统因果性
4.5.2系统稳定性
4.5.3系统极点和激励极点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4.6系统频率响应的几何求值
4.7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4.7.1系统互联方式
4.7.2系统实现
4.8全通系统和最小相位系统
4.8.1全通网络
4.8.2最小相位系统
4.9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4.9.1双边与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4.9.2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对应关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5.1z变换
5.1.1z变换定义
5.1.2z变换的收敛域
5.1.3典型序列的z变换
5.2z变换的性质
5.3z逆变换
5.4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z域分析
5.4.1离散LTI系统的各类响应与系统函数
5.4.2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
5.4.3离散LTI系统的方框图表示(系统模拟)
5.5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5.5.1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5.5.2典型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5.5.3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5.4离散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5.6离散全通滤波器和最小相位滤波器
5.6.1离散全通滤波器
5.6.2最小相位数字滤波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6.1引言
6.1.1经典系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6.1.2状态变量分析理论的重要意义
6.1.3基本概念
6.1.4状态变量分析方法的优点
6.2连续时间系统状态变量方程的建立
6.2.1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
6.2.2由电路图直接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6.2.3由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6.3连续时间系统状态变量方程的求解
6.3.1状态转移矩阵及其性质
6.3.2状态方程求解的时域方法
6.3.3状态方程求解的变换域方法
6.4离散时间系统状态变量方程的建立
6.4.1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
6.4.2由系统输入输出方程、系统函数或实现框图(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6.5离散时间系统状态变量方程的求解
6.5.1状态转移矩阵及其性质
6.5.2状态方程求解的时域方法
6.5.3状态方程求解的变换域方法
6.6状态变量的线性变换和系统稳定性分析
6.6.1状态变量的线性变换
6.6.2由A矩阵的特征值判断系统稳定性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A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域经典分析方法
A.1LTI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经典分析方法
A.1.1LTI连续时间系统时域经典分析方法
A.1.2冲激匹配法
A.1.3LTI连续时间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时域经典分析方法
A.1.4规范化冲激响应的求解方法
A.1.5举例
A.2LTI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经典分析方法
A.2.1LTI离散时间系统时域经典分析方法
A.2.2LTI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A.2.3LTI离散时间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规范化分析方法
A.2.4应用实例
附录B基于因果微分定理和因果移序定理的系统分析新方法
B.1因果微分定理及系统分析的时域卷积法
B.1.1因果微分定理
B.1.2因果输入激励时的连续LTI系统时域分析
B.1.3非因果输入激励时的连续LTI系统时域分析
B.1.4连续LTI系统时域分析的等效激励法
B.1.5系统响应与冲激响应的关系
B.1.6用等效激励匹配原理由0-时刻的初始条件计算0+时刻初始条件
B.2连续LTI系统频域分析新方法
B.2.1傅里叶变换的因果时域微分性质
B.2.2系统频域分析的传递函数法
B.2.3系统频域分析的等效激励法
B.3离散系统时域分析新方法
B.3.1因果移序定理
B.3.2因果移序定理在离散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B.4因果微分及移序定理在系统状态变量分析中的应用
B.4.1因果微分定理在状态变量分析中的推广
B.4.2因果移序定理在状态变量分析中的推广
附录C常用信号卷积表
附录D常用信号傅里叶变换表
附录E常用信号傅里叶级数表
附录F常用信号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表
附录G常用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表
附录H常用MATLAB指令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