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上海和新加坡的实践与探索》是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与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首次合作的成果。2019 年4 月,为加深两地之间的合作交流,上海- 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会成立,双方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并承诺通过联合研究,共同创造、分享与传播城市治理的知识与经验。
随着两地政府、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间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双方总结出上海和新加坡在住房发展和保障领域最突出和蕞具有借鉴意义的五个领域,并以此作为本书的基础。这五个领域分别为:住房发展历程、住房保障体系与住房保障制度、住宅建
设与产业发展、住房修缮与房屋安全以及物业管理与小区治理。
打破传统知识壁垒、进行跨城市合作与知识分享的意愿,是打造成功的住房体系之关键。虽然随着社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新的挑战会不断出现,但这种合作精神必能帮助上海和新加坡在未来继续为民众提供优质宜居的家园。
住房问题是城市发展不变的主题,也是永恒的难题。同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和新加坡星然在人口规模、城市面积、发展基础、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都立足于各自实际,在住房发展和保障领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可喜成就。
为加强沪新两地交流与合作,落实沪新全面合作理事会确定的重点合作任务,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上海市住建委”)与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一致同意联合编写沪新住房发展比较出版物,回顾双方在住房发展和保障领域的发展历程,总结双方为实现“住有所居”目标所做的一切努力及由此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发展提高。
上海的住房发展历程可谓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1949年前,一般市民的居住较为困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市的房屋管理部门开拓创新,积机当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其中就包括学习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和体系。经过几十年不懈奋斗,上海的住房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形成了“一个定位、两大体系、三个为主、四位一体”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基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兼顾住房供应的效率与住房分配的公平,构建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 两大体系\",深化“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征收安置住房“四位一
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同时,通过租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建立并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据统计,至2019年末,上海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37平方米,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随着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和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居民的居住品质日益提升,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上海的住房发展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挑战,如土地和空间资源约束不断趋紧,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国际化,需求越加多元化、高流动性,市民对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的需求日益增长等。
新加坡在应对上述挑战方面有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值得上海认真学习。比如,新加坡一直采取动态和综合的方法规划和发展保障房社区,促进居住与交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种公共配套设施的协调,为社区建设和职住融合创造条件,较好保持了保障性住房体系与居民高品质生活要求之间的平衡发展。又比如,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将组屋翻新计划作为重要战略之一,持续推进组屋区的翻新和重建,并以组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为指导,推出“邻区更新计划”等策略,在显著改善老旧组屋社区面貌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活力。此外,新加坡的住房体系在社区参与和社会融合、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成就与经验,都有很多上海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地方。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既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又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沪新双方都高度重视。希望本书的正式出版,能够为沪新解决各自居民的居住问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为双方加强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打开扇新的窗口,也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住有所居”的共同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上海市住建委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负责组织拟订上海市城乡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发展战略、重大政策和各类法规、规划、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统筹城市维护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协调、审核等。
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由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和环境及水源部共同建立。其使命是提炼、创造和分享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知识;其核心工作是研究(记录和提炼新加坡发展经验,以及探讨城市未来挑战和解决方案)、培训和顾问、及建立知识平台。
2 寄语 龚正
4 寄语 黄循财
6 序言 黄永平
8 序言 邱鼎财
12 引言
1 第一章 住房发展历程
22 第二章 住房保障体系与住房保证制度
56 第三章 住宅建设与产业发展
92 第四章 住房修缮与房屋安全
136 第五章 物业管理与小区治理
170 第六章 结语:住房的未来——上海和新加坡的经验教训
194 结论:作为城市体系的住房供给
196 后记
198 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