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书是余蔚、平田茂树、温海清主编《十至十三世纪东亚史的新可能性——首届中日青年学者辽宋西夏金元史研讨会论文集》的续集。在2018年出版的第一集的序文中,交待了论文集出版的来龙去脉,因此,本文也将简要地说明这个第二集出版的过程与目的。
2015年,笔者受聘为复旦大学客座教授之时,曾与余蔚教授就召开日本、中国“辽宋西夏金元史”青年学者的交流会交换了意见,第二年,即2016年9月,我们在复旦大学实现了第一轮交流会的召集。当时我们并没有特别明确地规定交流的共同课题,仅大致标注了以“新可能性”作为研讨的目标。然而,在交流会最后的总结讨论时,总评人姚大力、虞云国、包伟民诸位都指出了由于共同课题不明确导致的议论散漫的问题。有鉴于此,从第二轮开始我们改为设定“共同课题”进行报告和讨论的形式。
这一次出版的论文集,是第二、三轮交流会集结的成果。以下,笔者将简单地介绍这两次会议的概要和论点。
2017年9月2日、3日,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我们召开了“史料的新可能性:第二届宋辽西夏金元史日中青年学者交流会”。这次交流会,我们设立了“史料的新可能性”这一共同课题。具体而言,即将“新史料”的开拓、史料分析与解读的新方法的探讨,作为共同课题展开研究。参加交流会的,中国方面有9名报告者(郭畑、李春圆、苗润博、王龙、邱靖嘉、邱轶皓、于磊、温海清、刘江)、1名总评人(余蔚);日本方面有11名报告者(山口智哉、藤本猛、盐卓悟、毛利英介马、伊藤一马、吉野正史、梅村尚树、渡边健哉、山根直生、小林晃、小林隆道)、3名总评人(平田茂树、远藤隆俊、久保田和男),总计24人。
笔者将会议报告根据论点整理为以下4组:
一、史料学的新方向。苗润博、邱靖嘉、渡边健哉等三位研究者的报告是基于追踪原始史料的“史源学”立场进行的研究;伊藤一马、刘江、小林隆道等三人的报告则是由“史料”的制作、流程、保管的动态视角出发进行的分析;梅村尚树的报告是文集的统计分析,从文集数量的变化捕捉地域社会的动向:
二、投向新史料的视野。于磊的报告利用徽州文书重新审视了“儒户”的问题;盐卓悟的报告运用日本入宋僧人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分析了成寻所受到的接待;邱轶皓的报告则将一直以来使用的西方史料结合汉文文献,尝试重新探讨蒙古、金、元诸朝之间的关系;毛利英介的报告通过分析《绍兴讲和录》,对宋、金关系的确立进行了崭新的解读。
三、其他研究领域方法论的借用。山根直生的报告尝试运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国家地域统合的原理;温海清的报告则尝试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在内亚地域中绵延不绝、之后又为蒙古所继承发展的、崇拜数字“7”的传统文化。
四、通行学说的重新审视。李春圆报告的关于“大元”的国号、郭畑报告的关于“扬雄”评价所反映的忠节概念的变化、小林晃报告的“史弥远专权体制”、藤本猛报告的“徽宗的道教崇拜”、吉野正史报告的“金朝之下辽的耶律、萧二族的改姓问题”、山口智哉报告的“坊巷”问题,等等,都对以往的通行说法提出了新的思考或见解。
历史学是以“史料”为基础进行研究的,直至现在,中国史学界仍然在不断地围绕新史料的开拓以及史料解析的新方法二者展开讨论。学习历史学的研究,在最初的阶段,作为入门课程的“史学概论”中,一定需要学习“史料批判”的方法。史料批判具体可以分为内外两种,外部批判是指考证史料是否原始史料、是真作还是赝品,以及考证史料的来源;内部批判则是考证史料的内容是否有据可依,是否具有可信性。上文第一点中提到的“史源学”是中国学界的惯用称呼。史源学可以直接追溯到以赵翼《廿二史札记》、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为代表的清朝考据学,其流传至陈垣,开始使用了“史源学”的名称,直到现在,该领域依然有不少研究者在不断地产出成果。它与笔者所学的史料批判在方向上如出一辙。而辽宋西夏金元史学界也有不少成果运用了史源学的方法,对《宋史》《辽史》《金史》《元史》等四部正史进行原始史料的追溯,从而逐渐修正一些通行说法的错误。它们与第二点的新史料开拓以及第三点史料解读新方法的开辟密切相关,而随之作为结果诞生的就是第四点的成果。
2018年9月22日、23日,“秩序、运动、场域与景观——历史的空间维度”,即第三届中日青年学者辽宋西夏金元史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第三轮的交流会,日本方面有6名报告者(平田茂树、久保田和男、渡边健哉、梅村尚树、山口智哉、森本创,其中,平田和久保田担任总评人),中国台湾方面有5名报告者(洪丽珠、李宗翰、吴雅婷、吴修安、童永昌)、中国大陆方面有8名报告者(马晓林、殷守甫、陈晓伟、姜鹏、王龙、周曲洋、张晨光、邱轶皓)以及3名总评人(余蔚、戴建国、顾宏义),总计22名研究者参与了讨论。
会议先由平田茂树和久保田和男分别作了名为《南宋社会士大夫的多重网络空间——以书信材料为线索》、《金朝自上京会宁至中都大兴府的迁都及其都城空间的变化》的两篇主题报告,再划分了“仪礼空间与文化传统”、“地域空间与历史书写”、“景观与空间”、“政治空间与制度运作”、“其他主题”等五个小组分别开展研讨。
笔者将第三次交流会的报告根据论点整理如下:
一、投向多样化空间的研究视野。五组分论坛的题目包含了“礼仪空间”、“地域空间”、“景观”、“政治空间”等,展现了相当宽广的“空间”研究视角。例如,渡边健哉的报告研究了元代皇帝的两都巡行,梅村尚树的报告留意的是以学校为中心进行的先贤祭祀,马晓林的报告则着眼于元代郊祀制度中各种的“礼仪空间”。周曲洋从海防的角度观察明州的地方社会,李宗翰通过《澉水志》的材料关注了澉浦镇这一市镇的“地域空间”,吴雅婷讨论了宋代人的空间认识,山口智哉的报告聚焦于天台县城空间的复原及其“景观”。森本创的报告通过四川茶马司考察了四川统治的实态,邱轶皓的报告尝试通过“疆域”和“边界”思考察合台汗国的“政治空间”的问题。
二、注目于史料研究。通过深入考察“文本”,解读其内在的政治、地域、集团,是既传统又具有创新方法论的史料研究。例如,殷守甫的报告以“异梦书写”为线索探讨了十世纪缘边社会士人的认识,陈晓伟研究了山西的洪洞大槐树传说,姜鹏则通过《资治通鉴》分析了司马光对礼之秩序的认识。
三、投向“信息沟通”、“网络”的视野。童永昌根据南宋晚期的三种笔记,呈现出以不同地域为据点的士人的情报网络的多种形态。此外,平田茂树的主题报告,尝试以书信为线索剖析士大夫多重网络的构造,展现了在空间研究中,进一步将目光投向把空间连接起来的“信息沟通”、“网络”等主体的研究取向。
四、投向空间与秩序的视野。洪丽珠的报告以婚俗、婚姻法为例,讨论了法制空间改变礼仪空间的问题。久保田的主题报告以金朝都城空间的变迁为例,探讨了其国家体制的变化,表明了空间从来都与国家、社会的秩序密切相关。
尽管未能涵盖全部的报告,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在本次交流会中,“空间”作为一个切入口,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象,而关于空间的研究又与“史料”的问题挂钩。笔者认为“空间”的概念应该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地理的空间、物理的空间,以都城、都市的构造和配置等作为研究对象,这是所谓的可见的空间(space)。而另一方面是“space”内在的秩序、文化、网络等目不可视的、具有象征性意义或功能的、具有某种意涵的空间(place)。这个space/place论在地理学中比较流行。第三次交流会的内容,或许可以概括为:围绕space/place两种“空间”的特征和方法论展开的讨论。
本书集结了上述连续两轮的交流会的成果。通过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我们不但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展示了新史料开拓的实际推进。
此前在2019年,我们在中国台湾的台北大学召开了第四次的交流会。第四次交流会冠以“东亚”之名,代表着我们走出了日本、中国的范围,寻求着更加广阔的学术交流。本交流会的计划预定在以后仍然继续实施,希望通过东亚的辽宋西夏金元史的国际交流,推动超越“时代”、“领域”的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
平田茂树
2020年6月30日
序
在史料与研究视角之间——宋代社会网络研究现状的回顾 平田茂树 胡劲茵 译
金朝自上京会宁府至中都大兴府的迁都及其都城空间的变化 久保田和男 郭万平 译
从误解到常识:史源学视野下的唐代大贺氏契丹问题 苗润博
唐宋两朝的地理样态与边界——从州的层级分析谈起 山根直生 山口智哉 曾美芳 译
北宋时期的鄂尔多斯地区及其军事意义 伊藤一马
从《参天台五台山记》看宋代的公务接待 盐卓悟
徽宗朝的神霄玉清万寿宫 藤本猛 邹 笛 译
“备录行遣”:公文副本与宋代地方政务信息传递 刘 江
从宋人关于扬雄仕莽的争论看忠节观念的强化 郭 畑
“耶律、萧”与“移剌、石抹”之间——《金史》本纪中契丹与奚人汉姓表记之问题 吉野正史
南宋四明史氏的没落——南宋后期政治史的一个侧面 小林晃
南宋后期加封文书的颁发流程——以《道藏》所收《三茅真君加封事典》为分析对象 小林隆道
从文集史料分布看宋元时代的地方史与断代史 梅村尚树 王雯璐 译
察合台汗国的疆域与边界观念——基于乌马里《公文术语指南》记述的一则考察 邱轶皓
《经世大典》逸文再讨 渡边健哉 陈 颖 译
元代各从本俗下的风俗议论与法律走向——以汉族婚姻法与婚俗为例 洪丽珠
新见元代徽州儒户帖文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于 磊
“国史兴丧是吾职”:元好问修史研究三题 邱靖嘉
论“大元”国号的内涵及其普适性 李春圆
蒙汉文化交会之下的元朝郊祀 马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