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回响》研究的目的在于:把资本逻辑批判从理论研究的背景、平台变成理论研究的主题本身,阐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产生的实践境遇和理论境遇,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入手,勾勒出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生成路径;系统阐释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资本逻辑的本质、运行机制、历史作用及其扬弃及理论特征;分析帝国主义阶段和晚期资本主义对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回应及其所实现的多重转向;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反思资本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必要性及多重社会后果;明确资本逻辑在中国的未来走向是利用与规制并行。
第1章 导论
1.1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研究之兴起
1.1.1 资本逻辑批判与整体性马克思之开启
1.1.2 资本逻辑批判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新生长点
1.1.3 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1.2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国内研究的现状
1.2.2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国外研究的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第2章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产生的背景
2.1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产生的实践境遇
2.1.1 资本逻辑成为现代社会主导逻辑的历史进程
2.1.2 资本逻辑导致的现代社会危机
2.2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境遇
2.2.1 前资本主义的“资本”概念
2.2.2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资本理论
第3章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历史演进
3.1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之初步定向
3.1.1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初步定向之文本依据
3.1.2 资本概念与资本逻辑批判的初步阐发
3.1.3 《手稿》资本逻辑批判之基本评价
3.2 资本逻辑批判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确立
3.2.1 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确立
3.2.2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实质
3.3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之纲领性表达
3.3.1 《哲学的贫困》:唯物史观催生的政治经济学之果
3.3.2 《雇佣劳动与资本》:资本逻辑增殖秘密的初步揭示
3.3.3 《共产党宣言》: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纲领式表达
3.4 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成熟与系统表述
3.4.1 《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创作历程
3.4.2 《资本论》对资本逻辑的科学揭示
3.5 马克思晚年对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3.5.1 超越资本逻辑革命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与设想
3.5.2 东方社会跨越资本逻辑的可能性设想
第4章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
4.1 资本与资本逻辑之本质规定
4.1.1 资本及其本质
4.1.2 资本逻辑之本质规定
4.1.3 资本与资本逻辑之内在关联
4.2 资本逻辑的运行机制
4.2.1 商品: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
4.2.2 货币资本化:资本逻辑的存在论基础
4.2.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逻辑的现实运行
4.2.4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逻辑剥削本质的揭示
4.3 资本逻辑的历史作用
4.3.1 资本逻辑的历史进步作用
4.3.2 资本逻辑的消极作用
4.4 资本逻辑的扬弃
4.4.1 历史极限:资本逻辑扬弃的内在根据
4.4.2 共产主义:扬弃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
4.4.3 社会革命:扬弃资本逻辑的现实途径
4.4.4 无产阶级:扬弃资本逻辑的主体力量
4.5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
4.5.1 前提性批判
4.5.2 辩证性批判
4.5.3 科学性批判
4.5.4 价值性批判
第5章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历史回晌
5.1 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
5.1.1 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
5.1.2 列宁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与实践
5.2 晚期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批判转向
5.2.1 哈贝马斯的资本逻辑批判之文化转向
5.2.2 鲍德里亚的资本逻辑批判之符号转向
5.2.3 生态社会主叉的资本逻辑批判之生态转向
5.2.4 新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批判之空间转向
5.3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历史回响之批判
5.3.1 历史回响之时代合理性
5.3.2 历史回响之理论合理性
5.3.3 历史回响:发展抑或曲解
第6章 资本逻辑与中国道路
6.1 资本逻辑与社会主义制度关系的再认识
6.1.1 资本逻辑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新出场
6.1.2 资本逻辑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可能性
6.1.3 资本逻辑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现实合理性
6.2 中国道路中的资本逻辑
6.2.1 社会主义本质与资本逻辑
6.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资本逻辑
6.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
6.2.4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与资本逻辑
6.3 资本逻辑在中国的未来走向
6.3.1 资本逻辑: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6.3.2 资本逻辑: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
6.3.3 利用与规制资本逻辑并行:中国道路的长远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