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真题题库和预测题库两部分内容。真题题库部分,精选近七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并附以参考答案及解析;预测题库部分,精编十套申论模拟试卷供考生练习,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个方面。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1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全真题库:申论30套(全新升级)》就能满足您的备考需要。本书有如下特点:
1.历年真题解析详细。我们组织拥有多年申论研究经验的老师对申论历年真题进行了详细剖析,帮助考生从真题中熟悉申论思维,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模拟试卷考点广泛。模拟试卷严格依据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编写,高度契合真题考试,广泛覆盖常考知识点,满足考生复习备战。
3.视频讲解重难点。书中加入了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真题旁边的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作答技巧和相关知识。
【真题题库】
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1)
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5)
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10)
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4)
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19)
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25)
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29)
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参考答案及解析(36)
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40)
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46)
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50)
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参考答案及解析(56)
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59)
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参考答案及解析(65)
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68)
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73)
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77)
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参考答案及解析(83)
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86)
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参考答案及解析(92)
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96)
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02)
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105)
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11)
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114)
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19)
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122)
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28)
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132)
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38)
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142)
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48)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152)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58)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162)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68)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172)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类)参考答案及解析(178)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182)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参考答案(187)
【模拟题库】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189)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93)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195)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99)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201)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06)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四)(209)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14)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五)(217)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22)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六)(225)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30)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七)(232)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38)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八)(241)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46)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九)(249)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54)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十)(257)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62)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模拟试卷(一)
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3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妙招”,也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ZX生态城是T市打造的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本,近日,这座智慧之城又迎来了“新宠”——智能公交车。
三辆智能公交车长着一张“熊猫”脸,一上路就引来了围观,别看它们的样子有些呆萌,肚子里可是装着近20项“黑科技”,还拥有一个智慧的大脑。有了它,驾驶员不需要脚踩油门,也不需要手握方向盘,只要坐在那里当“监工”,公交车就能安全平稳地行驶了。
与传统车辆驾驶需要人的参与有所不同,ZX生态城智能公交车,通过车内的车载传感系统,能够对道路上的车辆、红绿灯等环境信息进行感知识别,还具备自动加减速和转向、自动紧急制动、自主变道、出入站台等功能。
然而,要想让这些高科技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道路基础设施与之相匹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生态城道路设置充分考虑了公交专用道和配套设施,公交运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5千米到30千米,公交入场率达100%。非机动车道绕行公交站台和人行步道之间,避免了公交车出入站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与此同时,ZX生态城编制完成了公共交通示意图和《生态城公共交通出行指南》,开通了68个智能电子站牌,并推广线上公交手机App“生态城交通”,迈出了公交智能化服务的步伐。
在交通管理方面,ZX生态城将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推动交通管理与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交通管理新格局。
ZX生态城提供了数字化和网联化的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在十字路口等处,当智能公交车感知受到物理或者地理空间遮挡时,城市大脑可以提供超距离的目标信号。生态城还建立了交通信号灯自动配时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人口及车流分布的特点作出判断,对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提高道路通行率。
在对交通异常事件处理和交通行为研判方面,生态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车辆与行人信息,判断交通违规行为,记录车辆与人员行动轨迹,与交管部门联动,实现交通异常事件的即时响应。
目前,生态城正在建立智慧交通三维可视化平台,通过基础地图数据生成基础三维地图,将生态城全城的交通实时运行数据与分析结果呈现在平台上,实时掌握路网的运行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交通管理决策和交通规划设计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此外,生态城还将设立智慧交通实验室,围绕信号灯管理、自动驾驶试测、公共交通调度等领域编制智慧交通相关标准,设计交通系统管理综合预案。
ZX生态城的智能交通建设只是“冰山一角”,T市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目前已可运行40余个管理系统,对生态城开发建设、经济发展、民计民生、生态环境、智能交通、城市管理6个维度进行全城、全域、全时的运行数据接入、监测和展示。2020年,T市将建成更加智能、更加惠民的智慧城市。“发展智能科技为了人也依靠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个魂,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T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说。
2.回望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从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到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举世瞩目的成就,映照着一段段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科技发展历程;从钱学森、黄旭华到屠呦呦、南仁东,灿若星辰的名字,昭示着科技工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毅和坚韧。给地球“做CT”的“矿工院士”何继善,曾发现国内外教科书上关于传统电磁勘探理论的公式存在错误。当时不少人认为教科书不可能错,但何继善与团队不盲从盲信,大胆突破国外理论,建构出全新的电磁勘探理论和公式。
自主创新天地阔,万类霜天竞自由。科技创新,就要保持强烈的信心和决心,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断抵达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此作出巨大贡献。
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像种庄稼,有投入就有产出。抛开基础研究巨大的不确定性不谈,即使是在他国已经走通的工程技术领域,很多关键点也是不容易攻克的。有科技人员提到,核电站中有一种控制棒,采取无缝焊接制成,众多工程师多年攻关,始终没能掌握其中的诀窍,后还是不得不高价进口。此外,像航空发动机、控制芯片,甚至是普通的滚珠轴承,要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都非常艰难。在专利制度日臻严密的今天,有时候即便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也无法绕过先行者设置的“专利池”,被迫为自己的迟到支付高昂的“知识使用费”。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D曾讲到这样一段往事:国内石化大型乙烯装置系统的关键助剂,一度依赖进口,国外垄断企业常常漫天要价;当中国研发出优质关键助剂时,国外公司扭转态度,反过来寻求与中国合作。他感慨:“在世界舞台上与同行高手竞技,我们必须自创一派‘中国功夫’。”
事实上,我国虽然科技整体水平大幅上升,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难免被人“牵着鼻子走”;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很多时候就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行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科技创新的赛场上,不跑是落后,跑得慢了也是落后,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我们形成更强大的科技影响力的必然选择。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W提出,必须以更大力度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将市场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速形成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以更大力度融合创新与发展,加强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加大民生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动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社会创新与民生科技深度融合;以更大力度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着眼未来人才需求,改善培养方式,保障创新人才供给和储备,广聚全球科技英才;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五大文明发展水平,持续夯实经济、科技、国防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3.改革开放的前些年,由于发展起点较低,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快速形成了中国的产业体系。这不仅使我们以短的时间告别短缺经济,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常年领先世界。可以说,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发展中国家从“追赶”到“并跑”的重要路径。
但是,走别人的路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还有误入歧途或被人封路的风险。实践反复告诉我们,一般技术可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却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不可能买来一个现代化,只有坚持科技自立,把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迈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但科技自立之路,往往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艰辛,可以说,咬定原始创新不放松和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少不了朴素的情怀、厚重的精神。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过一番话:怀揣北斗报国情,一代又一代北斗人接续拼搏二十载,练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开拓奋进的人才队伍,传承经验和文化,铸就了“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携手塑造了“中国北斗”这个响当当的品牌。
某研究员M认为,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应用大国,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还有相当多的不足,未来我们要掌握更多“硬科技”,并将其真正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是“燃眉之急”。在中科院白院长看来,信息通信、高端装备、工业基础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产业的一些短板,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从2018年开始新启动了计算系统、网络安全等先导科技专项,要求项目责任人立“军令状”,明确了“不申报奖励、不调动工作、不从事其他项目工作”的“三不”原则,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集中攻关。
白院长说,补齐所有短板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核心技术能否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基础研究水平。
统计显示,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为5%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依旧存在明显差距,广大科技工作者还要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某大学校长Q说。
如今,我国的创新事业正逢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也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把握好历史大变局的趋势和机遇,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未来中国将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的体系能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突破,注重原创导向,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
“要清醒认识到,自主创新是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