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四字,正是百年名校东南大学的校训。在历史上,东南大学曾经赢得“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而今,她正秉承校训精神,不断追求,锐意进取,力图突破以往在理工科方面取得的卓越形象,朝着以工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方向奋力前行。1995年,东南大学恢复法学专业、成立法律系;2006年9月,东南大学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重建法学院。通过创办法学院并大力发展其他人文学科,东南大学正不断体现着集中华人文精神与希腊科学精神为一体的“止于至善”的校训之理念,不达“至善”境界,永不止步。
东南大学法学院虽然恢复重建时日尚短,然而,东大法学却已历经百年淳厚学术传统之浸润。东大法学肇始于民国时期1928年7月成立的中央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为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谢冠生教授。中大法学院人文荟萃,名流云集,为东南法学一时之冠。学界、政界著名人物韩忠谟、钱端升、杨兆龙、梅仲协、史尚宽、刘克镌、曾劭勋、黄正铭、金国鼎、范馨香、韩德培等,或曾任职于中央大学法学院,或就学于中央大学法学院,缔造了东南大学法学曾经的辉煌。
感念先贤中大法学精神,激励当下东大法学学人。当今中国,政治昌明,民生安定;经济腾飞,法治发达。东大法学如何在此盛世之下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添薪加火,对当下中国法治与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法律课题作出创造性回应,是今日东大法学学人所面临的历史使命。“东南大学法学学术文库”作为肩负这一历史使命而推出的一套法律丛书,以为社会贡献一批有分量的法学作品为己任,以促进法学的繁荣发展为目的,勉力为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通过出版“东南大学法学学术文库”,亦使社会各界加深对东大法学的了解。当今中国法学出版物急剧增多,各法学院专业院校纷纷推出了体现自身学术风格的法学丛书。然而,这只表明今日社会文明之昌明和法律文化发展之鼎盛,而不代表法学理论著作的社会需求已经饱和。事实上,与飞速发展的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相比,我国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数量都有待提升。金陵古城位于当今中国经济*为发达、市场*为广阔、活力*为强盛的长江三角洲中心之腹地,也要求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大法学在法治经济强劲发展的当下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东大法学文库”可谓应时而生!众多法学著述的存在不但使“东大法学文库”的出版平添了百舸争流的竞争意味,也象征着中国法学事业的锦绣篇章又添繁花。通过出版法学文库,使东大法学的学术风貌能够以一种整体的、持续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使社会各界加深对东南大学法学的了解,使以科学名世的东南大学在法科领域再现奇葩!通过出版文库的方式,也答谢所有曾经关心和支持过东大法学发展的前辈和朋友!毕竟,无论是东大法学学人还是东大法学院本身,都需要社会和学界各方面的关爱和帮助!
本套丛书的选题涉及法哲学与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民法与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法学各个领域。选题范围面向东南大学法学院全体教师征集稿源,重点出版优秀的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省部级以上的课题结项成果以及具有创见性的专题论著。本文库坚持以质取文,拒绝平庸之作,确保文库的高品位、高质量。凡纳入文库出版的著作必须由作者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由编委会就专著内容、学术规范等各方面意见综合确定。我们希望,本套丛书能够成为东大法学高层次理论成果得以稳定持续成长的一方园地,成为集中展现东大法学学术传统与今日法学原创力学术作品的窗口!
“百年难得百家评,郁郁文哉动石城。虎踞龙盘今胜昔,千秋学术在金陵。”期望“东大法学学术文库”的出版能够成为东大法学事业恢复重建的标志,并能延续东大法学的人文传统,超*过往,引领新时代的法治精神!
《东南大学法学学术文库》编委会
2007年6月26日
序
自2011年开始以“WTO争端解决中的中国现象与中国问题研究”为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到本书面世,历经十个年头。前三年申报均无功而返。2014年意外获中后,本应按常规在三年内完成任务,却因国际局势波谲云诡,WTO争端解决机制由盛转衰、变故连连;中国作为WTO“另类”成员的特色与问题也在多边贸易体制运行及其争端解决中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以致本课题研究重点不断调整,内容成稿后又数次推倒重来。如此,虽然课题组用尽项目许可的五年*长时限,撰文50余万字,但结题付梓仍不免惶恐:观察—思考—论证的研究速度总是难以企及百年变局下的时势变幻;结项—审批—出版的实然周期使得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动态无法实时呈现;而专业—学识—语词的固有局限之于“WTO与中国”这一宏大历史叙事,更是无疑蜉蝣寄于天地。
本书是凝聚集体智慧的劳动成果,感谢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他们是:南京大学法学院彭岳教授、博士生张内;东南大学法学院于文婕副教授、博士生杲沈洁;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陈瑶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闫端波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许多副教授;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周艳云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田海副教授。
感谢我的导师曾华群教授和厦门大学法学院徐崇利教授、蔡从燕教授对课题申报的指导和支持。
感谢法律出版社,特别是感谢兼具敬业和专业精神的黄琳佳编辑在书稿审校过程提供的诸多宝贵意见。
感谢东南法学学术文库的出版资助。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中国国际法学人,有幸在见证一系列重大国际法治历史时刻的同时,也书写着中国融入世界进程中的国际法历史。
是为序。
肖冰
2020年9月29日于南京
肖冰,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从事国际法、民商法等法学专业教学与科研30年;在 《中外法学》 《法学》 《法商研究》《法学家》 《国际经济法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研究》《国际经济法学》等法学著作。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目录
第一章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参与
第一节WTO法律体制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第二节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动态
第三节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的实践
第二章WTO争端解决中的中国现象:模式变化与特色塑造
第一节中国参与国际争端法律解决的模式变化
第二节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模式转变与形成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WTO争端解决中中国特色模式之规则聚焦
第四节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策略模式的理论诠释
第五节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的总体性评价
第三章WTO争端解决中中国的特殊主体地位:多重身份因素之竞合
第一节WTO成员地位的基本界分
第二节中国作为WTO加入成员:成员地位与加入地位的叠加限制
第三节中国特殊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是又不是”的二律背反
第四节中国的WTO市场经济地位之争:体制融合悖论
第五节WTO主体界分之理性评价与中国应对
第四章WTO争端解决中《中国加入议定书》的特殊适用问题:从权益到工具
第一节中国涉案与《中国加入议定书》
第二节《中国加入议定书》的性质——实体性权益之争
第三节中国“超WTO义务”的解释方法——分析工具之争
第五章WTO争端解决中中国涉案:典型类案与突出问题
第一节反倾销措施争端
第二节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争端
第三节保障措施争端
第四节知识产权类争端
第六章争端解决机制改革:WTO和中国的双重维度
第一节不断积淀的体制性问题
第二节多边法律体制的演进逻辑与WTO变革方向
第三节司法正当性与WTO裁判策略的理性选择
第四节中国的战略定位与务实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一本书所涉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本书所涉WTO争端解决案件名称(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