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和运作情况,从宏观层面的行业发展和微观层面的基金会运作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尝试总结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的内在逻辑和发展特点。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经验,详细介绍了中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政策、行业状况、治理结构、运作模式和功能价值等,并指出社区基金会对于推动中国的社区公益慈善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具有的重要意义。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实践驱动理论,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破解社区基金会的运作难题为目标,希望能为社区基金会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些理论和经验参考。
《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发展及运作研究》选择了城市社区基金会为研究对象,对行政驱动逻辑下社区基金会的成长环境、本土化特征、治理结构、功能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探讨了中国政治体制下的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和运行机制。本书为“城市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分册之一。“城市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致力于探索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城市社会治理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以期推进上海市和长三角区域乃至我国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丛书内容包括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城市社区基金会发展、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公共品供给、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共享经济的发展等。
本书是关于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本土化发展与运作的探索性研究。社区基金会在西方经过了百年发展历程,而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只有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因此,如何理解这一新生事物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社区基金会何以在中国快速发展,其深层的文化和社会基础是什么,如何理解社区基金会的内涵和功能,中西方社区基金会具有怎样的共性和差异,中国社区基金会是如何运作和治理的,其对社区治理创新和公益慈善发展具有怎样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本书尝试回答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对话、中国与西方对话、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模式比较以及宏观行业发展与微观组织运作相结合等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发展和运作。
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本书并不是一般性地简单引介西方理论和经验,而是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需求来进行理论阐述。诚然,社区基金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学术界专家的倡导不无关系,但社区基金会一旦发展起来后就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这可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但其实践更是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本书尝试对社区基金会的内涵、功能、定位、治理逻辑和发展模式进行全面介绍,以期为社区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作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中国与西方的对话。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社区公益慈善组织形态,其首先起源于美国,并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在全球扩散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社区基金会可以说是社区基金会全球化扩散的一部分。但中国的社区基金会又具有其自身的逻辑,它是与中国社会的文化特点、治理制度、社会结构相契合的,因此具有本土化特点。本书对社区基金会的全球化发展情况和本土化进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有助于丰富读者对社区基金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三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治理水平和文化特征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的社区基金会既有共性特点,又呈现不同的运作逻辑,形成了社区基金会的多元发展模式。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模式的社区基金会既相互借鉴和互动交流,又深嵌于各自的治理体系和经济社会结构之中,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生态。本书对上海、广东、成都等国内主要地区的社区基金会的培育模式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比较,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逻辑。
四是宏观行业发展与微观组织运作相结合。本书既介绍了社区基金会的整体行业发展态势、地域分布、结构特点,又介绍了若干个典型的社区基金会案例,特别是以笔者担任理事长的上海市凌云社区基金会为例,通过这个微观案例,详细记录了一家社区基金会的成立、发展和治理。通过宏观分析和微观深描相结合,我们既能看到宏观层面社区基金会行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又不回避微观层面上社区基金会运作的具体问题。
本书由唐有财和权淑娟共同执笔完成,其中,权淑娟主要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梳理,以及第2 章和第5 章部分内容的撰写。华盛顿大学的吴怡烨同学帮助收集了国外社区基金会发展的详细资料,并撰写了第4 章的部分内容。唐有财负责本书总体框架的构建与其余各章的撰写及统稿工作。
本书的完成离不开社区基金会同仁的支持,这个行业虽然规模很小,不少社区基金会的从业者甚至也缺乏职业认同,但仍然有一些积极倡导者做了大量的推动工作。本书收集的很多材料来自社区基金会行业的推动者和从业者于相关论坛上的分享,如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处马国平处长、赵卓群副处长介绍了上海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情况、成都市民政局江维处长介绍了成都市整体社区营造的相关情况、时任陆家嘴街道党工委书记倪倩介绍了陆家嘴社区基金会的培育思路、广州市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和深圳市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饶锦兴也在本人主持的论坛上分享了广东社区基金会的行业发展情况,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教授介绍了北京市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情况。此外,原洋泾社区基金会秘书长诸昳、现任秘书长任艳萍,原陆家嘴社区基金会秘书长焦兴旭、现任秘书长张佳华,金杨社区基金会秘书长杨彬,凌云社区基金会秘书长欧阳芳,南京市姚坊门基金会秘书长岳耀蒙,蛇口社区基金会的周为民先生,正荣基金会的项目官员吴军军,武侯社区基金会秘书长李济舟,成都市锦江区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项目主管潘语,凤凰社区基金会理事长曾木养等都在不同的场合对各自的社区基金会进行了介绍,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说,本书是对他们工作的记录和整理。
我们的研究工作先后得到了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招标课题“上海市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状况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重大课题“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2017-01- 07-00-02-E00008)以及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 等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还要感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周永斌先生、马夫娇女士为本套丛书的策划工作做的大量工作;感谢编辑孟媛利和韩婷的专业性建议,她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作为一个新生的行业,社区基金会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如同这个行业尚不成熟一样,由于笔者的能力和水平受限,书中难免存误,也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唐有财,1979年生于浙江省淳安县。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现担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层社会治理、流动人口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目前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市凌云社区基金会理事长等。
权淑娟,1988年生于甘肃省宁县。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现就职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社区社会工作、公益与慈善。
第1 章 背景、缘起和研究方法001
1 1 研究背景/ 001
1 2 缘起:实践驱动理论研究/ 002
1 3 研究方法/ 003
1 4 研究框架/ 007
第2 章 关于社区基金会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视角010
2 1 社区基金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010
2 2 理解社区基金会的理论视角/ 015
第3 章 社区基金会的属性、含义及特征023
3 1 作为社区社会组织的社区基金会/ 023
3 2 作为慈善组织的社区基金会/ 030
3 3 作为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社区基金会/ 043
第4 章 国外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状况046
4 1 从精英慈善到大众慈善:社区公益慈善的新形式/ 046
4 2 社区基金会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全球扩散/ 055
4 3 社区基金会的成长和发展路径/ 067
4 4 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驱动逻辑/ 070
第5 章 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发展075
5 1 社区基金会的本土文化、制度和社会基础/ 075
5 2 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 078
5 3 社区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081
5 4 中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085
5 5 各地社区基金会的培育模式和经验比较/ 088
5 6 社区基金会本土化的驱动因素/ 097
5 7 中国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特点/ 101
第6 章 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的治理结构103
6 1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社区基金会外部治理/ 104
6 2 社区基金会外部治理的多元形态/ 109
6 3 制度主义视角下的社区基金会内部治理/ 114
6 4 社区基金会内部治理的多元形态/ 118
6 5 社区基金会治理结构的困境及其破解/ 126
第7 章 参与社会治理:社区基金会的运作与功能135
7 1 社区基金会的战略定位/ 136
7 2 社区基金会对于社区发展的作用机制/ 139
7 3 筹资有道:社区基金会的多元筹款模式/ 141
7 4 培育社群:社区基金会的资助之道/ 148
7 5 设计项目:社区基金会的品牌塑造/ 149
7 6 资源输入:社区公益事业“输血者”/ 151
第8 章 社区基金会的成长和运作的微观实践154
8 1 凌云街道的社会治理现状及相关经验/ 154
8 2 社区基金会的成立和治理团队的组建/ 158
8 3 从行政化驱动到社会化运作1 0 / 159
8 4 社区营造:凌云社区基金会的探索和行动/ 161
8 5 培育社区公益文化,构建社区声望体系/ 166
8 6 筹集社会公益资源,探索社群经济模式/ 168
8 7 总结和思考/ 171
参考文献173
后记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