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软件化专利的进程》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法律教授菲利普·利思所著的一本关于欧洲的软件与专利之间关系的书籍,译者认为,这《欧洲的软件化专利的进程》特点是:它不是针对法理学实体法或比较法的问题进行讨论,而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家和法律学者的视角,从社会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阐述观点,这一点即使放在中国都是非常少有的。
《欧洲的软件化专利的进程》的作者着眼于计算机和法律之间概念上的差距,认为“几乎没有律师能真正理解软件技术,而很多的技术专家只是把律师看成问题的来源,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帮手”,此外,软件技术还有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一则专利体系是和工程学、电子学、化学等这些行业同步发展起来的,而软件技术则没有也无法与专利体系同步发展:二则,软件技术很多成分是人类自身设定的规则,而后再将该规则与自然界的技术问题进行有限或跨界的结合,这一点与其他技术学科直接或相对比较直接地解决自然界中的技术问题有着巨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导致以解决自然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目的的专利体系与软件技术有着很多不适配的地方。
译者作为一名在一线从事知识产权工作近20年的知识产权人,经历了中国知识产权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从专利、商标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急速增长,从各地审查协作中心的纷纷建立到知识产权法庭和维权中心的设立,从知识产权服务业在深度、广度的不断升级到各个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迭代前进。有时,对我国的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真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恍惚感,真是变化快得让人不由自主地被改革的洪流裹挟其中,让人不得不奋力追赶而不至于被行业淘汰!
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基本完善,体系中各部分的工作配合也越来越紧密和高效,但是在该体系与社会其他体系的合作和联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在创新和技术体系的契合上,还有很多未知的路要探索。其中非常值得探索的一条分支路径是:作为创新和技术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软件技术,其创造力的法律保护能力与专利这种保护工具的契合程度的研究。
原因很简单,众所周知,在这20年中,我国互联网行业以一种令整个社会都吃惊的速度飞速发展,很多行业和生活方式是互联网发展壮大之前难以想象的,毫不夸张地讲,互联网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在目前的疫情严控的关键时期,它所表现的便利性和优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然而,互联网,甚至它的升级版互联网+,以及更加强大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软件的开发和运用,软件是这些充满活力和冲劲行业的基石!所以,现在提出如何利用欧洲的相关经验来改善或增加我国软件技术和专利之间的融合能力正当时。
本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法律教授菲利普·利思所著的一本关于欧洲的软件与专利之间关系的书籍,译者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不是针对法理学实体法或比较法的问题进行讨论,而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家和法律学者的视角,从社会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阐述观点,这一点即使放在中国都是非常少有的。
本书的作者着眼于计算机和法律之间概念上的差距,认为“几乎没有律师能真正理解软件技术,而很多的技术专家只是把律师看成问题的来源,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帮手”,此外,软件技术还有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一则专利体系是和工程学、电子学、化学等这些行业同步发展起来的,而软件技术则没有也无法与专利体系同步发展;二则,软件技术很多成分是人类自身设定的规则,而后再将该规则与自然界的技术问题进行有限或跨界的结合,这一点与其他技术学科直接或相对比较直接地解决自然界中的技术问题有着巨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导致以解决自然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目的的专利体系与软件技术有着很多不适配的地方。
由于本书的专业性很强,译者资质有限,翻译工作颇费周折,期间,不断恳请法律、技术、社会学等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和专家就译稿提出过各种意见和建议。在译稿付梓之际,特别感谢郑鹏、张晶、温子云等朋友的帮助和建议,也特别感谢国防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耐心和等待。
最后,也要感谢我的父母、丈夫和儿女对我的支持,你们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
这本书也是我送给女儿十八岁的礼物。
引言
1 软件即机器
2 软件即软件
3 政策主张
4 软件专利审查
5 坚持住底线:算法、商业方法和其他计算怪物
6 第三种方式:介于专利与版权之间?
7 结论:应对并和谐化“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