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著名文学史家孔范今教授的讲学记录八篇,这些文章或纵谈文学、文化,或聚焦“五四”与传统,或观照文学史与现代性,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现代文学的起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再反思、通变与变通的理解、异质文化的意义等的阐述尤为深刻,精深洪远,笔无妄下,凝聚着一个致力于文学史研究的学者的深在思考。
该书收录著名文学史家孔范今教授的讲学记录八篇,这些文章或纵谈文学、文化,或聚焦“五四”与传统,或观照文学史与现代性,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现代文学的起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再反思、通变与变通的理解、异质文化的意义等的阐述尤为深刻,精深洪远,笔无妄下,凝聚着一个致力于文学史研究的学者的深在思考。
后 记
十三年前退休时,我并没有产生一些人所说的怅然和不适之感。相反,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反倒是觉得,在眼前出现了一个更加阔大高远的视野,思维也变得更加主动和鲜活。所以,在退休后的前几年,依然和本学科的同好们一起编写完成了一部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此书在2012年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可是不想到了次年,身体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因右眼突发眼疾而严重影响了视力,以致无法再执笔写作。可这时我依然满脑子想法迭出,奈何已无法与同行交流,心里自是滋生了一些苦闷。
所幸的是,是时恰好有几十年前的几位老学生,也是老朋友前来看我,并一起探讨些学术问题。正是他们的到来,帮我走出了困境。他们建议,让我就在家里给他们分章宣讲,由他们负责全程录音,并由他们事后转译为文字。正是他们的提议和实施,才有了现在这本口述体的《舍下论学》。这几位老友是蔡世连、郭德芳、刘亚伟、王良。我对他们由衷地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他们听讲时理解上的偏误和转录时文字上的诸多错讹之处,我不得不逐一进行从内容到文字上的大幅度修订。两年后,我的视力正有较大好转,所以才有可能完成了后面这一段的工作。在这里,我不得不感谢五十余年来与我风雨共济、困厄同当的妻子苑良珍,是她,一直抱病为我打印和校订此书的修改稿,并不时提出很好的建议。直到临终前,她还特意叮嘱我,一定要把这部书稿做完。每念及此,我都不禁老泪潸然,内心涌动着刻骨铭心的感念!
2020.10.2
孔范今(1942- ),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著有《悖论与选择》《走出历史的峡谷》《重构与对话》《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等,主编有《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读中国》《百年大潮汐——20世纪中国思想解放运动文录》《中国现代新人文文学书系》等,合作主编有《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第一讲
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001
第二讲
关于文化 019
第三讲
关于文学 040
第四讲
文学史建构的基本文化立场069
第五讲
异质文化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077
第六讲
“通变”与“变通”: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之关系093
第七讲
历史与文学的“现代性”问题110
第八讲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发展特征和史学评价 127
后 记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