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研究缘由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和综述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五、 研究逻辑和框架
第一章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渊源及初期建设情况
一、 人大制度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国家学说
(二)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三) 苏维埃制度及理论
二、 人大制度实践渊源
(一) 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1921—1927)
(二) 工农兵代表苏维埃(1927—1937)
(三) 参议会(1937—1945)
(四) 代表会议(1945—1953)
三、 改革开放以前的人大制度建设
(一) 人大制度全面确立
(二) 1954年宪法及其对人大制度的创制性规定
(三) 人大制度建设历经波折
第二章人大制度恢复重建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人大制度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一) 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 改革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三) 坚持党的领导、 实行人民民主、 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是一致的
二、 1982年宪法及其对于人大制度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一) 体现了党的正确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二) 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三) 宪法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和保证
三、 选举制度的重要改革
(一) 改革候选人提名方式
(二) 实行差额选举制度
(三) 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
四、 设立县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一) 提出和确定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二)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建立和发展
(三) 明确各级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人大制度活跃探索
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一) 立法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
(二)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三) 制定《立法法》推进依法立法
二、 人大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
(一) 人大监督既是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
(二) 积极探索各种监督形式
(三) 不断加快人大监督法制化进程
三、 更好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
(一) 人大代表工作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二) 提高代表素质、 优化代表结构
(三)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
四、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
(一) 不断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
(二) 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建设要适应人大常委会工作
(三) 人大工作进一步程序化、 制度化
第四章人大制度稳步发展
一、 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 确保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二、 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
(一) 要切实担负起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
(二)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人大监督工作
(三) 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
三、 完善选举制度,扩大人民民主
(一) 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二) 增强候选人“透明度”,保障选民知情权
(三) 依法保障选举权,加大对破坏选举行为查处力度
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坚持好、 完善好人大制度
(一) 坚持好、 完善好人大制度要坚持三条原则
(二) 支持、 规范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
(三) 更好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三个机关”作用
第五章人大制度创新推进
一、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条件下的宪法实施和立法工作
(一)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二) 健全立法体制机制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三)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
(一) 实现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有机结合
(二) 确保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三) 监察委员会由人大产生、 对人大负责
三、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
(一)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重要内容
(二) 确保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重要举措都于法有据
(三)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夯实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
四、 积极发挥人大在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中的作用
(一) 把准新时代人大作为“两个机关”的政治定位
(二) 发挥人大制度对完善“中国之制”的根本推力
(三) 释放人大制度对推进“中国之治”的制度功效
总结与展望
一、 影响人大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二、 推动人大制度发展的经验
三、 人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 完善人大制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