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电影史》保留了2005年版《中国戏曲电影史》的基本面貌,对于原书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与疏漏尽可能地做出了改正、补遗,续写了21世纪以来戏曲电影的新的成就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每个发展时期的作品风格样式,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变革,使得中国戏曲和电影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繁荣的时期,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进入与时代变迁相适应的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文化的时代性要求也对戏曲电影创作和审美的不断前进、繁荣、提高提出了新的目标,反映出这样的时代文化特征也自然成为这次续写部分的重要内容。而就全书来说,我们力求通过对各个时期戏曲电影发展情况的叙述,能对当下的创作提供参照和借鉴。当然,由于电影市场化和制作单位的分散等原因,也客观上为我们收集资料和写作带来相当的困难。是作品本身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力量,鼓舞着我们的热情和信心。也由于时间和能力的不足,这次修订依然存在一些遗憾,比如港台地区的戏曲电影创作仍然没有纳入《中国戏曲电影史》的整体框架中来;对作品的分析也有很多地方没有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进行;对于诸多作品的社会接受和影响也没有能够进行特别的描述……
2015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既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和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在中国电影110年的风雨历程中,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吸引公众的关注,而其周边学科的发展也成为电影发展的托举之力,让中国电影向前、向上发展。早在2005年,以中国电影百年为契机,中国电影史研究及写作一度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独特的景观。专家学者们针对中国电影史著作薄弱、电影史研究方法单一等现象,以及已有电影史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电影史料的准确性、电影史述的合理性以及电影史观的正确性都提出了质疑,探讨了写作新的电影史的可能性,并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像重写文学史那样,重新撰写中国电影的历史。在呼吁要重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众声中,“重写电影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口号,至今依然让人津津乐道。在此旗帜下,各种重修的或新编写的中国电影史一度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出版的电影史著作总数已经达到了几十部。其中也不乏有些成果令人惊喜,给人以不少新的启迪。2015年,中国电影110周年,电影史的研究和写作已然进入一个更为理性和深入的阶段。然而,面对日益蓬勃的电影产业、更加久远和错综复杂电影历史,我们该如何面对?之前提出的“重写”或“再写”是否依然是我们面对电影史研究和写作的思路?
一、重写抑或再写?
再写电影史,是余纪先生在笔者主持的《中国电影通史》项目启动会上提出来的。所谓重写,似乎意味着推翻、颠覆前人,意味着另起炉灶重新搞一套。而所谓再写,依照笔者的理解,就是从此时此地出发、根据此时此地所能够达到的水平,并且反映、满足此时此地的需求。也就是说,再写不是推翻、颠覆,而是“承前启后”——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所有成果,另一方面也为后人提供继续发展所需要的东西,是历史发展长河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历史是不断延续的,再写电影史也是不断延续的,这意味着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可以对过去时代撰写的电影历史进行再写,进行不断地完善和细化。可说,没有再写、没有不断地再写,历史将会是缺失的,而且是无法弥补的。在“重写电影史”的观念指导下,我们总是试图超越,总是试图拿出一个尽善尽美的东西。事实上,我们自己今天觉得尽善尽美,但后人肯定会发现有很多遗漏,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我们使用再写概念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放低身段”,意味着不再追求尽善尽美。重要的是,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无愧于我们在所处的时代所做的努力。事实上,相对于中国电影的历史事实,任何人的电影史研究永远只是逼近“真实的渐近线”。无论是“推翻”前人,抑或“超越”后人,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笔者看来,“重写电影史”所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出版于1963年的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第一、二卷)。有电影史学家普遍认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淀,“《中国电影发展史》越来越显现出它对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电影历史材料的丰富性、史学研究框架的完整性,以及基本历史观念的规范性,依然为今天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着丰富的养料和重要的借鉴”1。但是,同样有学者认为,“贯注其中的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阶级斗争色彩使它失去了继续发挥史学价值的依据”2。如《中国电影发展史》对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的评价,几乎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电影发展史》出版三十多年和重版十多年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编著者之一李少白先生发表了重论《小城之春》的长文,对费穆及其《小城之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高小健,电影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戏曲电影。出版专著:《戏曲电影艺术论》《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现实·文化》等。
杨秀峰,戏曲影视导演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讲师。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戏曲电影史。编著出版:《中国戏曲电影和获奖戏曲电视剧总目(1905-2009)》《中国戏曲大事辑要(1905-2009)》。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戏曲与中国电影
第二节 戏曲电影的阶段性发展
第三节 戏曲电影的形态特征
第二章 纪录戏曲的初期电影
——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戏曲电影
第一节 任庆泰的电影实验
第二节 梅兰芳的早期电影实践
第三节 早期戏曲电影的特征
第三章 民族电影的副产品时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戏曲电影
第一节 费穆的戏曲电影创作
第二节 其他戏曲电影的创作
第三节 戏曲电影的美学初现
第四章 百花怒放的新中国戏曲艺术片
——起步期和高潮期的新中国戏曲电影
第一节 戏曲电影的起步
第二节 “百花齐放”方针推动戏曲电影的繁荣
第三节 戏曲电影的美学讨论
第四节 流派纷呈的戏曲电影创作及其文化成因
第五章 艺术政治化的极致
——“样板戏”电影
第一节 “样板戏”前的现代戏预演
第二节 “样板戏”独领风骚
第三节 戏曲电影对“文化革命”的承载
第六章 戏曲电影的复兴
——戏曲电影的第二次高潮
第一节 传统戏曲重登银幕
第二节 新编、改编古装戏曲独领风骚
第三节 现代戏曲余韵犹香
第四节 新时期戏曲电影对戏曲电影传统的突破与丢失
第七章 21世纪戏曲电影的坚守与突破
——“黄金时代”的再次来临
第一节 21世纪戏曲电影的平稳回暖
第二节 迈进蓬勃发展的新纪元
第三节 美学观念的演进与新的审美意象的形成
第四节 找准市场定位,开拓戏曲电影的新出路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中国戏曲影片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