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素描之路》涉及素描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以及郭绍纲教授对素描的思考和理解,既有理论层面的论述,也有创作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为西方艺术理论的爱好者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方法;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素描的技法,对素描艺术的理性与感性,对结构、明暗、线条、构图、风格的认识等内容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书中也论述了素描课程实践的具体方法和素描教学方法,同时也从中西方艺术比较的角度,论述了素描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素描教学理论。
郭绍纲教授的素描之路,既是艺术创作之路,也是美术教育之路,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摸索、创新之路。《我的素描之路》一书是他对自己素描创作和教学实践的回顾,当中不乏关于艺术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知灼见,精彩、生动的论述必将给广大从艺者和美术教育者以深刻的启迪。
郭绍纲教授从艺70余
年,丰富的创作和教学经
验是中国美术史、美术教
育史上的宝贵资源。郭绍
纲教授的素描之路,既是
艺术创作之路,也是美术
教育之路,更是中国当代
艺术的摸索、创新之路。
《我的素描之路》一书是
他对自己素描创作和教学
实践的回顾,当中不乏关
于艺术理念和教学思想的
真知灼见,精彩、生动的
论述必将给广大从艺者和
美术教育者以深刻的启迪
。
郭绍纲教授学习素描
的经历,是当代中国人学
习造型艺术历程的一个缩
影,他对素描的认识,是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逐步形
成的。郭绍纲教授从小受
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
少年时因受王雪楼、胡定
九两位先生的鼓励而喜爱
上美术,决心投身于艺术
事业。青年时代在中央美
术学院学习,得到徐悲鸿
以及其他留学归国画家如
王式廓、吴作人等大师的
指导,奠定了扎实的学科
基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第一批留学苏联的学生
,郭绍纲教授在列宾美术
学院经过系统的学习,开
阔的艺术视野、丰富的中
西方文化交流经历,使他
进一步领会了西方艺术的
本质。
郭绍纲教授的“素描之
路”体现了现代中国艺术
变革和美术教育的发展过
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苏联的现实主义绘画
和造型教学方法成为国内
艺术院校教学的主流。在
建立中国绘画语言体系、
推动美术技能教学的改革
上,郭绍纲教授是主要的
引进者和推动者之一。他
积极把苏联的美术教学方
法介绍到国内,正如靳尚
谊先生所说:“郭绍纲是
留苏的,留苏的这一代,
对油画的发展起了很重要
的作用,把欧洲油画的传
统和要求全面地带过来,
开始了我们油画全面发展
的一个新时代。”后来,
郭绍纲教授执教于广州美
术学院,在如何运用西方
艺术语言表现中国社会生
活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
探索,对建立健全中国的
美术教育体系倾注了大量
的心血。郭绍纲教授认为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
的基础”,在认识和学习
西方艺术的造型规律和艺
术传统方面,应该将素描
放在核心的位置进行学习
和研究。他在留苏期间的
素描作品成为当时国内艺
术院校素描教学的典范。
《我的素描之路》涉
及素描的主要理论、代表
人物,以及郭绍纲教授对
素描的思考和理解,既有
理论层面的论述,也有创
作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
为西方艺术理论的爱好者
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方法
;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素描
的技法,对素描艺术的理
性与感性,对结构、明暗
、线条、构图、风格的认
识等内容都有许多独到的
见解。书中也论述了素描
课程实践的具体方法和素
描教学方法,同时也从中
西方艺术比较的角度,论
述了素描与中国传统绘画
的关系,提出具有中国特
色的素描教学理论。
《我的素描之路》为
我们展现了郭绍纲教授的
从艺之道、为教之道和做
人之道,鲜活地体现了老
一辈艺术家对“真、善、
美”的追求和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
谢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
究馆的领导和有关同志的
关心和帮助,感谢广州美
术学院的领导及我院参与
编辑、校对等工作的同事
们、研究生们。具体参编
工作人员有:吴慧平、许
以冠、王东娜、张莹莹、
李承宗、林琛、林茵、方
汀、麦静虹、黄新然、麦
绮琪、黄志娟、蔡谨蔚、
李琳、陈嘉熙、鲍走、王
为一、王珂、熊静宁、张
瑜、陈卓欣、范秀斐、麦
杰斌、黄虹瑜、周培培、
许田果、林伯韬、林晓彤
、朱泳琳、许哲、梁浩芊
,同时感谢郭晨老师的支
持。正是他们的付出使本
书能在郭绍纲先生从艺70
周年之际顺利面世,在此
一并感谢!
许以冠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
育学院副院长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
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
书长、副教授
美育始于家庭
入读昌平县立小学
从听相声到读小说
我的素描人像写生与默写
素描目测法与几何学
素描写生目测中的数学比例
天津解放,看报、考艺专
素描启蒙教师孙宗慰先生、李宗津先生
喜获《吴作人速写集》
毛主席函复中央美术学院校名的展示
速写遇到误会
名师之大课
蒋兆和先生的水墨作品
自画像
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示范
阅读苏联杂志素描插图和学俄文
业余教学活动
素描同学张平良
两幅素描像的纪念
黄渭渔助造梦
初到中南美术专科学校
预备留学与出国
在格鲁布柯沃农村实习
列宾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
回国实习的暑假
列宾美术学院校庆200周年
全身人物素描与局部试写
素描习作的准备
尤·米·涅普林茨夫工作室
同学的速写赠品
契斯恰科夫与其教学法
契斯恰科夫谈素描教学
实习于北方俄罗斯
实习基辅一行
素描教学中的群像作业
室内素描练习的姿态与空间选择
喜获《画论丛刊》
担任毕业班教学
带班到钢铁厂实习
与国画师生到东莞太平镇
对素描基础观的探讨
初作素描插图
体验海军生活与创作
“四清”试点中的素描
“文革”前的素描教学
素描教学絮言
笔墨山水写生重气韵
构图法与空间三远之探索
素描练功说
素描练功的沉静与文化修养
山水画与师法自然
素描写生的整体性
教学相长与教学法的研究
写景当知中国山水画之欣赏
景观之空间层次
素描景观写生
景观写生之戒避
步人生活实际的古代画家
线条表现风格的传统
油画创作的分工与合作
为“三同户”的二女画像
为许学文画像
艺术基本功的争论与思考
为油画创作而准备的素描像
学军步行拉练往返荔枝之乡——东莞
农村生活速写
荔枝乡的景观
人物头像写生面面观
造船厂的生活见闻
茂名石油城景观速写
茂名石油城工地速写
速写带手半身像
劳动中人物速写
石碌铜矿的素描速写
为女劳动者速写形象
素描写生与创作中的钢笔画
钢笔速写人物与景物
钢笔风景写生
高州深镇行遇记
首次西沙群岛一行
学军到汕尾深入生活
渔船速写系列
第二次西沙行
为南海军人写生
海军部队生活速写
参观画展宁、沪、杭行
油画《出诊》的创作前后
共赴江西老区
素描人物写生作品的出版
应约作文
承担研究生素描课教学任务
为新疆年轻教师画像
青春男女像写生
社会教育的素描辅导工作
为矿山女班长写像
人体写生的恢复
着衣全身人物写生示范
全身人物写生步骤示范
人的面形八格
为王郭二生作素描肖像
对素描头像写生分面与涂阴影的见解
素描人像中的皮肤与肤色
关于素描人像写生要领
速写生活中的人物
湖南长沙行
线描艺术的继承与发明奖获得者——肖惠祥
素描的章法与笔墨
素描的质感与结实
青春女像写生
向贤内助致意
素描郭晨像
素描郭悦像
素描郭梅像
速写蒲蛰龙教授
参与研究生的素描课程
素描冯钢百先生
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杭州)
为新生写形传神
成人美术培训工作
黄中羊的素描作品
赴英德师范学校讲学
粉画《总理与画家》的创作稿
对人物双手的写生与关注
支持《素描初步》的出版
随美术师范系同学下乡
略施粉笔的素描人像
在广州美术学院创办美术教育专业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大同读书会
《素描基础知识》的出版
我的素描选集出版
幸画豫剧演艺家崔兰田
荆浩的笔墨相辅相成
油画专著中的素描章节
我画廖先生
为余菊庵先生画像
主编《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素描集(广州美术学院分卷)》
为教育同行画像
粤北行的素描
根的生命力
素描的画与写
人像素描写生
谢赫的六法首要
素描练习中的“三宁”
为司徒奇先生作素描写真
水墨画
李铁夫的笔墨功力
文叙《新素描技法》一书
录像中的素描示范
素描林卓权先生像
香港歌德学院珂勒惠支作品展
为故人周朗山先生造像
艺术是心性的磨炼
素描者当知“六法”与“新七法”
素描是造就艺术风格的基础
素描写生观念的全面性
为校友王彦发编著的《素描基础教程》作序择录
从传神写照谈起
写真传神
素描明暗调子与墨色浓淡
黄金分割律
忙于“三支”笔
汕头个展
描写于瓷版
美术院校师生速写选
素描女青年参加学院素描大展
素描的构成因素与观念
老年人像写生
外孙吴昆的婴儿睡姿像
回看全身女坐像
又回到素描教学
素描邓白教授肖像
新纪元的自画像
我的笔墨抽象艺术
表情自然,神在双目
应邀自画
素描,树根
纪念王式廓先生
素描黑人女青年肖像
《素描基础教学》一书的出版
树景的素描随笔
校友司徒绵的早期素描
传统相学观察法
我画于右任先生
人物画,不该“低能化”
裸体艺术的知识与鉴赏
连环图书的作者与形式发展
从艺六十年回顾
表现生活中的人物
《教学素描典藏》的面世
写生作画的意、理、趣
读到《美院往事》中的素描感悟
穗京个展座谈会
《郭绍纲书法选》的出版
留苏作品汇展
书画展刊回忆录
称天才之误
温哥华艺术家齐襄善举
徐立斌的风景素描速写
《郭绍纲作品集》出版
获终身成就奖
“独好修以为常”
从国印镌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