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医理论传承中薄弱和难懂的环节,甚至长期被称为绝学。顾植山既是五运六气学说的忠实传承者,也是多学科交叉研究五运六气并应用于疫病预测的开拓者,更是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体系的创立者。《运气大医顾植山》力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五运六气原理讲明白、把五运六气文化背景讲清楚。
《运气大医顾植山》系统地阐述了顾植山对五运六气学说的深入探索和宝贵贡献,从顾植山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代中医人奋发有为的风采,也看到了中医药振兴辉煌灿烂的未来。
今天的中国,正满怀豪情和自信地走在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医的振兴。
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为了振兴中医而发奋图强,他们永无止境的探索和留下的宝贵财富,至今令我们这些后来者高山仰止。
中医的振兴,呼唤集大学者和大医家于一身的领军人物,而顾植山先生正是其中一位。
他学究天人,治学法度严谨,同时又闳中肆外。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素来被称为中医理论中的绝学。顾植山数十年致力于中医理论传承中这一最艰深、最薄弱部分的攻坚,做到了把五运六气原理阐明、把其产生的宏大文化背景讲清;更可贵的是,他的理论探索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临床一线,不仅开辟了五运六气用于临床的现实路径,而且创立了一套完备的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体系。
明代张景岳说过:“浑然太极之理,无乎不在,所以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为一天地;天地之气即万物,散之而为万天地。故不知一,不足以知万;不知万,不足以言医。理气阴阳之学,实医道开卷第一义,学人首当究心焉。”一代名医、中医肾病学奠基人邹云翔先生一直推崇五运六气学说,并倡导从多学科范围研究,强调这种研究需要通才。
顾植山正是这种守正创新的通才。他在返本归原中继承传统中医理论和文化,廓清7许多长期以来覆盖或附着于中医身上的误解和曲解;他在更高的多维度科学层面,融合天文学、气象学、考古学、物候学、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成果,交叉验证五运六气学说的科学性并把它付诸临床医学实践中。他不排斥任何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在内。
他既有勇于探索的品格,又有验证于实践、回报于大众的情怀和大爱。在全国抗击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顾植山及其团队挺身而出,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顾植山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积极投身于医学流派的传承,如今所带弟子已逾千人。
我最早认识顾先生是因为采访,后来了解越多,相知愈深。对先生的学术人品、道德文章日益仰慕,时时生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之感。2017年11月,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我有幸拜师成为顾先生的弟子。从一次次的跟师和交流中,我总是被先生的学术创见所吸引,被先生精湛的医道医术所折服,被先生为中医而忧的使命感所打动。
2019年2月中旬的几天里,合肥春雪未泮,继之微雨。先生住处门外的南天竹经冬不凋,青翠欲滴。我与先生竟夕长谈,浑然忘倦。我无所拘谨,放胆请教,直陈疑问;先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问必答。
这本书,某种程度上是我的一份入门学习的作业。但从另一方面讲,更是对先生数十年学术临床生涯的一个粗线条的巡礼。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记起自己与中医的情缘。我热爱中医,童年时便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为一种花草树木叫不出名字、不知道其科属,会惆怅半天。在我还不明白“满山芳草神仙药”的时候,就已能在乡村的田间阡陌或小河边,认识几十种中草药。走进中药店,我第一感兴趣的是那些神奇的一格格的药屉和玲珑无比的药秤——戥子。再后来,大学期间,我不仅看了《本草纲目》,还开始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近二十年来,我结识了不少中医朋友,包括一些民间中医,其中,不乏经方派的大家和火神派的代表人物。跟他们,我学到相当多的中医知识,当然疑问也变得越来越多。我于是转向从中医典籍中寻找答案。北京永定路的那家医药书店,里面几乎所有的中医经典,我都曾涉猎过。
我曾经注意到,日本古方派医家的著作和汉方药在日本非常普及,日韩中医药产业规模之大,令人惊异。而在有的西方国家,一方面,有人在不遗余力地否定甚至诋毁中医中药,另一方面,研究和开发中医药的人和机构却在不断增多。因此,我虽曾一度对国内的中医药发展产生过失望情绪,但更多的则是感到忧患和危机。
自从遇到顾先生并拜师以后,我对我国的中医事业又重新充满了信心。只要中国有顾植山先生这样的中医学家,只要像顾植山先生这样的大家在中国多一些再多一些,只要能把像顾植山先生这样的大家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下去,并且从现在起有更多的人像顾先生一样身体力行,那么,振兴中医就大有希望。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新政不断出台,力度之大,在历史上前所未有。无论是把中医药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为中医药立法;无论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还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都昭示了国家振兴中医药的决心。可以预见,在中西医并重政策的指引下,一个涉及中医药管理、教育、医疗体系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体系,已经在推进之中。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顾植山先生的全程指导,并承蒙先生审阅全稿;陶国水、李宏、张丽、朱若文等多位同门,也给予了不少帮助,在此一并深致谢意。本书中一些资料参考引用了《中国中医药报》等媒体的报道,有的未一一注明出处,特此说明。
去年顾先生73岁大寿时,我曾写下一首小诗为先生祝寿:
植得绿树遍山川,且喜吾师犹童颜。春风龙砂最浩荡,举目薪火星满天。
“举目薪火星满天”,这也是我对中医传承事业最大的期盼和祝愿。
顾植山,男,出身世医,1979年被安徽省政府作为“特别优秀”的中医药人才选调到安徽中医学院任教,现任安徽中医学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常委,国家973项目“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课题组专家,中国疑难病研究协会学术委员,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学术委员等职。
第一章 一项诺奖引发的自豪和叹息
一、诺贝尔奖颁给“生物钟原理”发现者
二、一声叹息为五运六气
三、一声叹息为五运六气沦为绝学
第二章 绝学发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救治危重急症显实效
一、“顾植山方案”送来“定心丸”
二、荐方抗疫显实效
三、弟子抗疫一线捷报频传
四、一份关于顾氏庚子春养生防疫方的临床报告
五、五运六气团队救治危急重症建奇功
第三章 用现代语境将五运六气原理讲明白
一、五运六气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二、重新演绎太极图,揭阴阳五行真义
三、石破天惊:“开阖枢”就是三生万物的“三”
四、说破河洛惊煞人
五、阴阳五行之道始于五运六气之“候
六、为何六经不可废
七、抉微钩沉,除尘焕新
八、正本清源:顾植山指谬录
第四章 将五运六气文化背景讲清楚的人
一、伏羲称”天皇“的由来
一、惊天发现说神农
三、人文始祖说黄帝
四、五帝:历法沿革的五次进展
五、大禹推广阴阳五行学说
六、中医药工作者必须确立中华传统文化信仰
第五章 现代中医疫病预测的开拓者
一、对疫病理论三大贡献
一、担纲国家预测课题不负使命,屡测屡验
三、疫病预测是世界性难题
四、一篇科普文章揭示“端午防疫节”
第六章 创立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体系
一、运气辨证要点
二、运气辨治用方举要
二、六经欲解时是运气辨治独门大法
四、最新成果:创“龙砂开阖六气针法”
五、千古名方乌梅丸传奇
六、顾氏天癸时相图与女性生殖周期关系
第七章 为什么是顾植山
一、家承岐黄龙砂脉,基层磨炼十三载
二、苦心孤诣探究各家学说背后的运气秘密
……
第八章 让龙砂医派与运气学说重新光大
第九章 一个人的”千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