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工程背景
1.2 工程概况
1.3 穿越工程特点
1.4 穿越工程综合配套措施体系
2 穿越工程安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2.1 引言
2.2 安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2.3 结语
3 穿越工程专项方案
3.1 引言
3.2 专项施工方案
3.3 既有线洞内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3.4 既有线洞内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辅助方案
3.5 人工监测实施方案
1 概述
1.1 工程背景
1.2 工程概况
1.3 穿越工程特点
1.4 穿越工程综合配套措施体系
2 穿越工程安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2.1 引言
2.2 安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2.3 结语
3 穿越工程专项方案
3.1 引言
3.2 专项施工方案
3.3 既有线洞内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3.4 既有线洞内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辅助方案
3.5 人工监测实施方案
3.6 施工应急预案
3.7 小结
4 地质补勘技术
4.1 引言
4.2 大东区间穿越工程地质补勘
4.3 燕大区间穿越工程地质条件
4.4 结语
5 既有线现状调查技术
5.1 引言
5.2 既有线线路条件
5.3 隧道结构现状
5.4 轨道结构
5.5 接触网结构
5.6 裂缝现状确定
5.7 小结
6 盾构适应性分析技术
6.1 引言
6.2 穿越工程使用的盾构机
6.3 盾构机功能分析
6.4 盾构机功能成色分析
6.5 燕大区间右线结合换刀工作的分析
6.6 小结
7 试验段试验分析技术
7.1 引言
7.2 大东区间试验段
7.3 燕大区间试验段
7.4 小结
8 盾构施工技术参数选取技术
8.1 引言
8.2 掘进参数选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8.3 掘进参数参考值
8.4 盾构生产参数监控
8.5 盾构生产参数记录
8.6 实际盾构掘进参数
8.7 出士量控制
8.8 小结
9 渣土改良技术
9.1 引言
9.2 渣土改良机理
9.3 渣士改良成功案例
9.4 刀盘前方注水渣土改良
9.5 渣土温度监测
9.6 实际渣土改良效果
9.7 小结
10 工序优化高效掘进技术
10.1 引言
10.2 不同编组列车出渣进料时间分析
10.3 实际工程工序时间统计分析
10.4 小结
11 综合注浆技术
11.1 引言
11.2 壁后注浆工艺
11.3 壁后注浆基础试验
11.4 浆液试验
11.5 穿越工程实际注浆方案
11.6 穿越工程注浆量统计
11.7 小结
12 综合监控量测技术
13 地质雷达扫描既有线及下方土体技术
14 进仓和换刀技术
15 工程应急预案建设
16 工程体会、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