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发展与社会创新
第一节社会创新与创业
当人类文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和服务社会转型时,社会文化、组织结构以及人的行为方式都会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新旧更替随处可见,创新领域也不例外。,种种迹象表明,创新范式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根本的,是对“创新的创新”(innovatlonininnovalion卜__一种被称为“后熊彼特创新机制”(post·schu唧eterianinnovationregime)的创新范式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社会创新”。社会创新本质上就是众人参与的创新。创新不冉是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的专属,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也能参与其中。社会创新同时是人的世界观的一场认知革命。
一、社会创新与创业
(一)对创业、万众的思考
鼓励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创业与创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利:会价值导向,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创业、创新,则需要更深入的逻辑分析。
首先,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大众创业会减少劳动力供给,发动大众进行创业,就会给就业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衡量就业和创业哪一个对经济影响更大。同时,还需要厘清创新和创业之间的关系.创业不一定有创新支持,创新成果也不一定会促成创业。没有创新支撑的创业.对社会就业有带动效应,对国家发展有活跃经济的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作Hj有待考证。尤其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创业与就业哪个对经济影响更大?关键看创业是否有创新依托。一般情况下,大公司在创新方面活跃度不高,所以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十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鼓励创新。也就是说,除非创业是有创新基础的.否则很难断言创业优于就业;如果创业是有创新支撑的,创新创业会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如果社会就业不充分.提倡创业是有空间的,但此时失业者或对就业不满意者会自发性地创业。在这种状况下,政府除了倡导大众创业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降低创业的成本。放松城市管制,清除创业创新的人为壁垒,为有意愿、有能力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一个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不充分就业情况下,创业与创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人们在意的是lT作机会,这个T作机会可能是他人给予的,也可能是自己创造的。
(二)创业创新与社会创新之间的关系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创新创业的社会行为,都提倡让创新和创业走出大学和科研机构。
首先.社会创新是有科技需求、有平台、有组织的创新模式,平台和组织能够发挥聚集创新要素的作用。随着社会创新模式逐步兴起,一些专门从事开放创新服务的平台或网络也随之快速成长,其中比较知名的平台有[nno(:entlve、x大奖、TopCoder、“哈佛催化剂”等。这些平台虽然服务领域各有侧重,但其基本运作方式是相同的,即为有解决具体科技问题的需求部¨(科技需求方),和愿意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人(科技供给方)搭建一个平台和空间,提供专业的组织和巾介服务。社会创新有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一点是社会创新是有平台、有组织、较完善的评估系统。,目前,国内的众创空间更多的是为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提供一个可以共享的物理空间,并没有具体的创新需求.也没有专业的平台和组织者,更没有为解决具体的科技挑战将供需双方组织在一起。
其次.社会创新模式下政府是创新的需求方,而不是供给方。比如.在社会创新模式下,美国的政府机构部门都会通过社会创新的方式向公众“发包”科技难题,鼓励社会人士参与“科技挑战赛”,大赛的奖励和规则公开、简单、明确,通过挑战赛来推动科技进步。,比如,NASA的开放式创新1=程,是寻求开发一些研究和技术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往往是在短期或是长期内持续影响载人航天领域中人的健康和r作的挑战。NASA会将这些挑战通过第j方开放创新平台(比如Inno(:entlve、Yet2 com和TopC’oder)发布给国内外的参与者。这些试点项目已经证明,社会创新模式能够有效解决NASA所面临的研究和技术问题。再如,具有浓郁军方背景的政府机构DARPA,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和机器人项目都采用r社会创新的方式向全球发起“超级挑战赛”。目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政府的角色更多的是鼓励大众投入其中.推动创新创业的供给,而没有与之对应的需求。如果供给多于需求或者相对盲目地供给.都有可能引发泡沫或是过剩的风险。
再次.社会创新需要社会信任作支撑。如果没有社会信任,社会创新不会持久发展。开放性是社会创新模式的显著特点,在开放的氛围中如何保证参与者的智力和技术成果不被盗用和窃取.参与者的利益保障和参与过程的公正透明除了需要专业的平台具有很高的组织能力之外,更需要}十会信任的支撑。社会创新模式之所以在美国能够成功,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社会信任基础之上。
第二节社会创新模式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社会创新作为一种开放式创新模式,在社会各个部门都有运用,无论是在政府及其附属机构部门、高校及专业的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和社团,还是在企业等商业组织,甚至存一些家庭中都越来越受欢迎。更有趣的是,社会创新活动会将更加开放的文化和精神带到这些原本相对封闭的部门,这将有利于激发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广社会创新模式(见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