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套装上下册》探讨并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当前全球政治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概况,提供了关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知识,如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属性、类型、活动方式、发展历程,与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其在全球治理热点问题上的行动、策略、进展、影响、挑战等问题,涉及安全、发展、环境与卫生等多个领域的议题。
在传统国际政治中,主权国家被视为国际体系内最根本、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主体,国际秩序的演变和发展由主权国家主导,主权国家是一切权力的来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政治已经不只是国家间政治,大量非国家行为体也参与到了国际政治中。特别是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国家之外的其他各种非国家行为体不论在数量规模、网络密度,还是活动范围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稠密的跨国和国际社会关系网络,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模式。
非政府组织是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组成,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使主权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有国内外学者探讨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对国际政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进程是偶然的还是大量存在的?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普遍的,还是局部的和个别的?哪些非政府组织可以对国际政治产生影响?它们在何种问题领域容易发挥影响?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中试图去抵制、诱导和约束着国家去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以及非政府组织影响国家的限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理论探讨,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行为主体的重要性已经不容置疑。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非政府组织不仅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和扩大,而且从事国际事务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非政府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参与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国际和平、地区安全、贫困治理、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人权保护、人道主义救援,等等。非政府组织广泛介入国际事务使主权国家的外交议程和外交问题领域空前扩展,也对主权国家的外交造成巨大压力;非政府组织常常对一个国家的外交行为和政策进行评价和判断,可能成为国家树立良好外交形象的重要媒介,也可能成为国家声誉受损的直接起因。在此情形下,任何一个在意自己国际形象的国家都不可能忽视非政府组织的影响,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主权国家的重要交往对象,如何稳妥地拓展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促进外交的全方位发展,已成为国家外交议程上的重要议题。
非政府组织与众多政府间国际组织也形成了密切关系,通过机构机制、会议机制、论坛机制等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国际事务,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提供咨询意见、建议和政策分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起草文件、报告、协议,协助政府间国际组织实施发展项目和进行各种专业领域的评估工作;各种重大国际场合都少不了非政府组织的身影,从联合国召开的儿童、环境、人权、人口、社会发展、妇女等议题的峰会,到其他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国际裁军、核安全、能源治理、债务减免、气候行动会议,都有非政府组织参与;非政府组织正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进多边外交领域,协助政府间国际组织推动国家进入国际议程,监督国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促使国家履行其签署的条约,促进国家遵守国际规则。
随着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增强,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如: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中是否是中立的,是代表全球利益还是狭隘的意识形态?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非政府组织是促进了地区和平,还是导致地区形势复杂化和地区不稳定?在贫困、环境、卫生等全球性问题的治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共同协作,还是有所排斥,降低了效率?在国际政治中,许多问题因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复杂性常常是难以想象的,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也一样,它们具有多面性,宗旨目标和行动方式五花八门,有广泛关注人类共同利益,充满理想主义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足和结构性问题,特别是起源于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深深印有西方文化的烙印,带有西方的意识形态色彩,在国际政治中的负面作用受到颇多诟病。
张丽君,法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组织、公共外交,主要讲授课程:全球政治中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理论: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访学,在《欧洲研究》《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出版教材有《全球政治中的国际组织》(2017)。
上册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一、什么是非政府组织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性”含义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地位
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类型与活动方式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类型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方式
第三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早期发展
二、冷战时期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三、冷战结束以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的关系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关系的一般模式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发达国家政府的关系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联盟的非制度性合作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
第三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跨国公司的关系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与权力特征
二、跨国公司与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行为体的区别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与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
四、国际非政府组织与跨国公司的环境责任
第三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世界和平的维护
第一节 世界和平领域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和平问题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国际和平非政府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核军控、核安全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冷战时期的核军控、核安全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冷战后的核军控、核安全
三、首届核安全峰会以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核军控、核安全
四、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核军控、核安全领域的影响与挑战
第三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限制常规武器规范的形成及实施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禁雷公约》的形成及实施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与《集束弹药公约》的形成及实施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武器贸易条约》的形成及实施
第四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全球贫困的消除
……
下册
第五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人权的保护
第六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全球环境治理
第七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全球卫生治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