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改革,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管理机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督导,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新模式,高校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微时代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方式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任务型教学与评价研究
本书内容实用,实例丰富,各环节内容设置合理。由一线授课教师结合实践经验对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思维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前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革命
、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教育
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决策
的实施以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提出,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进
一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
参与者不断提升理论水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探索新时期解决高等教育所
面临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
行深入的教学研究,对于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义。
本书共分九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做
了非常全面的介绍。本书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第
一部分为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
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改革、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
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管理机制、高校马克
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督导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新
模式。第二部分为第六章至第九章,分别介绍了高校网
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微时代
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
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方式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任
务型教学与评价研究。本书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
合,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照,为推进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可贵尝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书籍,参阅了大
量的资讯,一些资料没有作者署名,在此一并致谢。鉴
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疏漏,甚至不足和
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乔磊花,女,1982年7月11日生,汉族,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讲师。2008年进入河北美术学院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主讲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多门课程,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
邵秋燕,女,1970年12月25日生,汉族,毕业于山东省委党校,不错讲师。1990年进入中国共产党郓城县委员会党校从事理论教学工作至今。主讲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建设、靠前国内形势等多门课程,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3篇,独立完成山东省党校系统课题1项、主持完成山东省党校系统课题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山东省党校系统课题2项,主持完成菏泽市党校系统调研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菏泽市党校系统调研课题2项。获菏泽党校系统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应慧超,男,汉族,1988年9月24日生,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靠前关系学院(原解放军靠前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外交学、国家战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政建设等方面
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改革1
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1
第二节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认识特点及其功能7
第三节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15
第四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31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性教学43
第六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语言53
第二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64
节加强基础理论研究64
第二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68
第三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69
第四节探索实践教学改革78
第五节推进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88
第六节加强教育教学管理93
第七节推进素质教育改革98
第三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管理机制105
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管理机制概述105
第二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管理运行机制111
第三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管理激励机制122
第四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机制129
第四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督导136
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督导工作的管理机制136
第二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容与职责141
第三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督导工作的
基石——课程评价教学153
第五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新模式158
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新方案158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16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构和特征168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起点170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与理论课教学173
第六章高校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178
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新载体——网络178
第二节网络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181
第三节高校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理论189
第四节高校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机制195
第五节高校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手段200
第六节高校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队伍构建206
第七节高校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构建的模式213
第七章微时代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222
节微媒体概述222
第二节微媒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融合226
第三节高校马克思主义微课的开发与制作233
第八章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方式研究240
节慕课概述240
第二节慕课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发展的影响244
第三节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放在线课程设计251
第四节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慕课资源的开发255
第五节慕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64
第六节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方式的改变271
第九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任务型教学与评价研究277
节任务型教学理论基础及其大纲277
第二节任务型教学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定位278
第三节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施282
第四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295
第五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任务型教学评价301
参考文献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