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束缚的过去:记忆伦理中的个人与社会》从社会学角度对记忆伦理问题进行系统书写。它对社会记忆研究范式有所反思,提出“记忆的微光”和“延迟的弥补”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个体记忆的被压抑状态及其解放途径、社会提升个体的家庭记忆伦理,深度描画了记忆伦理中的个人和社会间关系这一社会学的经典命题。本书在实践层面关涉道德共同体的构建:个体得以安所遂生,社会获得和谐顺遂。
适读人群 :社会学、伦理学研究者及爱好者 本书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对记忆伦理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记忆的微光”和“延迟的弥补”两个核心概念,讨论记忆伦理中所隐含的个体自我保存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
刘亚秋,197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致力于社会记忆理论、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学史、社区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导论 记忆伦理的社会学视野
第一章 记忆研究的伦理转向
一、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中的社会观
二、集体记忆的涂尔干传统
三、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与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
四、记忆建构论还是社会神圣论
五、从社会科学视角到伦理视角的转换
第二章 记忆的微光
一、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
二、记忆的微光:“苦难宝藏”挖掘的一个路径
三、不同样态的记忆的微光实践
第三章 记忆的幽灵:写给那些在生前你所爱的人
一、幽灵与记忆的幽灵
二、呼愁:记忆幽灵的一个表达方式
第四章 延迟的弥补:家庭记忆的代际传递
一、生者与死者之间的记忆交流
二、代际关系间的记忆:延迟的弥补
三、延迟的弥补及其社会意义
四、非自主记忆与记忆的微光
五、社会记忆的代际传递
第五章 记忆研究方法:文学作为田野
一、文学中的记忆问题
二、文学作为进入历史深层的途径
三、建构性与记忆真实之争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