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政策与再就业激活体系——基于中国15省份38县市的抽样数据
本书在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社会救助制度和再就业激活机理,特别是在再就业理念的社会救助政策下,政府责任、社会责任和受助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影响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社会救助与再就业激活体系互动机制构建路径。书中提出社会救助的“上游干预”理论,并提出“下游干预”理论的实施范围,结合国内外经验,建议对有完全劳动能力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受助群体实施“社会救助+再就业培训”政策,对未达劳动力年龄的群体实施“上游干预”政策,对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受助者实施“下游干预”政策。
前言
政治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发展要求与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所产生的矛盾运动。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亦是如此,其绩效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由于人是社会救助制度的制定者,那么制度收益便局限于人的有限理性视野之内,所以,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无论从目前还是发展的角度来看,均存在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其绩效既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社会救助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它由政府制定、由广大农村贫困群体免费享受,由此必然会导致制度的外部性,当这种外部性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制度的绩效随之递减。社会救助制度的受益对象,其消费过程也存在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如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限度地提供这种公共产品,则制度的适应性就会递减。
社会救助制度的意义在于其救助的无偿性和社会收益的显著性。因为一个制度的建立,制定者必定期望其具备可持续性,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亦是如此。不然,就失去制度应有的意义与作用。衡量制度存在的价值尺度就是其存在的效率。然而,一个固定制度的生命力将随着时间流逝而出现边际收益递减问题,我们不得不讨论社会救助制度对受助群体再就业的影响,我们需要构建社会救助政策与再就业激活体系联动机制,从而改进影响制度发挥的技术水平,使得社会救助制度随技术效率的提高得到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遇到了下行压力,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的积极效应,通过构建社会救助政策与再就业激活体系联动机制,提高社会救助的制度绩效,为社会发展构筑基层稳定基础,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快速地增长。这也是中国社会和谐治理和社会救助发展......
王增文,1980年9月22日出生,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专业,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财政与精算。2000~2004年就读于湖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200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社会保障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讲授的课程:《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人事管理经济学》、《定量分析方法》、《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和《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财政与精算,社会救助。
工作经历:2000年~2004年,就读于湖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200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200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2011年,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2011年~,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导论1
第一章中国社会救助及再就业激活体系发展脉络10
第一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 10
第二节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变迁 14
第三节社会救助与再就业激活理论体系及发展脉络 19
第二章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评估24
第一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效果 24
第二节最低生活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及财政负担能力评估 56
第三节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及客观局限性 86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联动性92
第一节农村地区贫困:丰裕中贫困、选择性贫困抑或是持久性贫困 92
第二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对受助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 108
第三节开发式扶贫基金流向与受助群体再就业的联动性 123
第四章社会救助制度与再就业激活体系的联动性138
第一节社会救助制度与受助群体再就业行为及收入的互动性 138
第二节社会救助群体的再就业决策行为发生机制 155
第三节再就业收入:冲破贫困“路径依赖”的现实选择 163
第五章社会救助配套政策与再就业激活体系的联动性176
第一节就业合同对受助群体再就业行为及收入的影响效应 176
第二节社会网络对受助群体再就业收入的影响效应 187
第三节就业培训策略对受助家庭成员再就业行为影响效应 207
第四节再就业供给率、最低工资制度效率及互动效应 218
第六章经验分析与比较反思:社会救助政策与就业激活体系互动机制234
第一节发达国家社会救助与再就业政策的改革趋势 234
第二节积极的社会救助政策与再就业激活体系联动机制的构建 238
参考文献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