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童和女娲(故宫儿童识字礼盒)》这款礼盒通过小神龙的故事展开沉浸式游戏化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围绕着故事主题,搭建出“读·学·练·玩”的科学体系,多维度、系统化地帮助孩子解决识字难题,同时还能让小朋友体会到汉字、文化的乐趣,主动进行更多的探索。
《云童和女娲(故宫儿童识字礼盒)》的主线故事,是一个叫云童的小神龙记录故事,无意间创造文字的故事。云童来自故宫九龙壁,在机缘巧合下遇见了女娲,并且和女娲一起捏泥人、找神鸟,玩儿得不亦乐乎。后来小神龙为了让这一段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而这些图画就渐渐地形成了非常早期的象形文字。由此,让孩子跟着小神龙和女娲一起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学习文字。
《云童和女娲(故宫儿童识字礼盒)》内含:1本绘本,11个角色立牌,68张练习题卡,280+贴纸,1个转盘,1个版图,58个磁力贴。
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有了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关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以及中国的汉字,然而前两种文字后来都发展成纯表音的字母文字,只有汉字兼顾音形,保持着强大的表意系统而独存于今。
关于汉字的创造,《淮南子》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夜鬼哭”,后世大多引用此说,把仓颉视为汉字的创造者。这句话也让人们认识到,汉字的创造是一件大事,它让人类有了破译文明的密码,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桥梁。据考证,汉字最早可能产生于夏代前后,自那之后,汉字不断完善发展,从简单的字符逐渐演化到有成熟体系的商代甲骨文。战国时期汉字出现分系发展的局面,东方各国文字变化较大,而秦国文字相对稳定,较多继承了商周文字的传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实行“书同文”,用秦国的小篆统一了汉字。从此,汉字形体更加规整,系统更加严密。后来又出现了隶书、楷书等字体,这些字体的变化更多的是源于使用便利和美学意义。
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字教育,《周礼》记载,古代八岁入小学,首先要学的就是“六书”,即关于汉字构形的理论,人们也用“小学”来指称文字学。要想了解历史,学习更多的知识和系统的思维,这一切都要从识字开始。为了能够准确地记住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就要了解文字的演变史。大体而言,从外形看,汉字经历了由象形到不象形、由繁到简的过程。最初的象形字与图画相类似,这也是中国自古有“书画同源”一说的原因。为了书写的便利,古人把象形的线条改为比较平直的线条和容易区分的笔画,汉字的象形特征也就逐渐消失了,字形也越来越简化。从文字结构上看,汉字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形声字比重的上升。随着思想越来越丰富复杂,文字越发多了起来,新造字往往在原有汉字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改换偏旁而来,这些新造字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据统计,小篆时期的形声字就已经超过了87%。
幼童时期是学习文字和理解文字的最佳时期。基于这样的观念,故宫文化与一刻馆组织专家倾力打造《神龙说字》书系。他们请到各类专家,经过再三斟酌,选出一些代表性汉字,以故事为载体,从不同角度来阐释汉字的意义及其流变过程。不仅如此,他们利用在该领域浸淫多年的丰富经验,在故事之外,还创造出一套以汉字为核心的游戏体系。通过读绘本、学汉字、做练习、玩游戏,层层递进地帮助孩子从初识汉字到快速熟练运用汉字。整个“读·学·练·玩”的体系,把人类从作图画到创造汉字,汉字由象形字到形声字的发展过程和孩子从懵懂到识文断字的过程有机结合,让儿童开蒙的过程和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的过程相对应,使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十足的趣味。
这套童书,既是一套绘本、一套儿童桌游,也是一套文化科普读物。下如此大的功夫,动用如此多的专业人士来打造这套童书,这是以往童书界未曾有过的举措,想来这部书一定能够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从而使更多的儿童认识汉字、了解汉字,通过汉字了解文明的进程和祖国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