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是基于古人对自然与天象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处空间的认知与再创造。传统建筑反映了古人对天象、宇宙的基本认知和核心精神,同时也极尽可能的在建筑形态上对天象与宇宙格局进行描摹、刻画。这种形态不仅仅是对直观现象的特征描摹,更是对内在规律的空间解读。 研究依据天文考古与建筑考古的支撑,基于传统文化同构性与互渗性的观念,展开对建筑营建与天文宇宙观之间的嫁接研究。 研究核心板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人的古宇宙观。阐释了中国古人宇宙观及天地模式认知的根源与形式,并对内在生成规律进行了剖析。第二部分是建筑中的宇宙映射。在认知根源的基础之上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在精神体现和营建基本准则。研究梳理了古宇宙天文观对传统建筑基本模式的决定性影响,以及具有象天意识的基本建筑设计语言。力求还原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营建的核心形态方式,并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提供深层次的民族发展思路。
刘晨晨,满族、40岁、教授、博士、硕导,南京大学博士后,现任西安美院科研创作处副处长,曾任建筑环境艺术系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画院环境艺术研究所学术秘书;西安设计联合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中国装饰协会高级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高级室内建筑师。兼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导。 致力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探索建筑环境艺术人才培养及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 在理论与实践领域都成果突出,2017年入选陕西省“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陕西省土木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百名室内建筑师”,陕西省优秀室内设计师称号,2014年度陕西省盟务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主持国级科研项目2项,陕西省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主持并参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工程40余项,获得国家各类专业奖项30余项,其中中国美协颁发奖项13项,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连续入选并获奖,全国专业大展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发表获奖作品十余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13篇。获得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参与编著教材、专著1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