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出版说明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人获取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水平和增强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时期正值人生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会让每一个孩子受益无穷。为此,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对中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做了部署安排。2017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陆续启用统编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自主阅读”“整本书阅读”等栏目或单元的设置,使得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切实的依托。
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建议阅读的多种图书系经典名著,读之可涵养情性、启迪人生。然而,时代变迁、语言疏隔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阅读过程中,很多孩子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不愿读”“不会读”“读不下去”的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让孩子们能够轻松读,读懂、读通、读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文学图书和语文读物出版方面的优势,推出了这套“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丛书收录图书三十余种,以我社多年沉淀、打磨而成的优质版本为底本,精编精校。另延请有丰富教、研经验的教研员及一线名师进行课程化的整本书阅读设计,以精炼的阅读导入语、有趣的阅读任务、实用的阅读链接材料,与原著相呼应。力争尽我们所能,与孩子们一起扫除阅读过程中的路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享受阅读,读有所思、有所得。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整个语文教育的改革,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读书为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读书的习惯,使之成为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提升各方面素养。”希望这套书常伴孩子们左右,对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有切实的帮助。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21年5月
二、 丛书特点
(一)精良的版本
1.各书版本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经多年积淀的定本,其编辑者、整理者、校注者、译者均为一流的专家学者,读者评价及口碑良好。个别新编选图书,在选目、底本选择、编辑校对等方面亦均投入了大量精力。我们力争为读者奉献靠得住、值得信赖的善本。
2.高频次的重印及再版,使人文社的版本有机会吸收各方意见,不断对图书进行修订打磨,使之逐渐完善,*后成为精品。
3.专业的编辑和校对团队保证了书稿的编辑质量。人文社坚持书稿的三审三校,力争把错误率降至*低。人文社是现在仍拥有校对科的少数出版社之一。出版讲究的是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这方面人文社一直在努力实践。
4.统编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选文大多选自人文社版本。
(二)符合“整本书阅读”理念的完整、未删节版本
1.符合国家教育部门、教材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倡的读整本书、读原著、读一本书的完整版之精神。
2.严格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的连续性,不随意删改作品内容。
(三)“课程化”设计助力学生阅读和考试
1.本套丛书邀请了优秀的一线教师、教研人员、教育专家等从“整本书阅读”与“名著课程化”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针对性强的课程化设计。力图让学生能够以高效的方式读通、读懂、读透每部经典作品。
2.编写团队在深度研究语文教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本套丛书。丛书的课程化设计,既体现一定高度,又因书制宜、实用性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能力养成体系。
(四)颜值靓丽、护眼设计
1.契合青少年读者的审美趣味。
大16开开本,成品尺寸165mm×240mm。封面颜色明朗清新,风格鲜丽活泼。
2.近视防控。
2021年3月,国家*新发布了标准GB 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对于教材、教辅等图书做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本套丛书高度尊重此国标文件,在设计上特别做到字大行疏,不仅看着舒服,更可有效保护视力。
(五)名著阅读课程化2.0——线上课程
在进行名著阅读课程化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个矛盾:要么附加内容少,不见课程化特色;要么附加内容过多,反而破坏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或破坏了阅读的完整性与流畅感。因此,本套人文版“名著课程化”丛书,增加了线上课程部分,让“课程化”不局限于文本上的阅读指导,而是真正用教学的方式、互动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名著阅读。
★《亚洲周刊》评选亚洲*佳100位作家之一——孙犁
★ 茅盾、贾平凹、铁凝、孙郁等推崇备至的文学大师
★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 其多篇文章多次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教辅、考试篇目
★ 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1.本版特以《孙犁全集》(十一卷)为参考版本,忠实于孙犁先生创作的原貌,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孙犁先生清丽明畅的“诗体小说”特质以及其通达淡泊的文体风格,从小说和散文两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现孙犁先生的创作态势。
2.本版特别为中学生整本书阅读制作,特别配有“导读”“文本细读”“归纳探究”等板块,导读到位,知识点提示翔实,可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3.名社名品,郑重推荐。我社为老字号出版社,是国内文学、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编校质量上乘,品牌号召力强,在业界素享盛誉,我社版本,是读者朋友们可以放心选择的。
4.本版特别附加了音频预习课,激发学习兴趣,让青少年朋友能够快速进入名著作品,提前掌握知识要点。
孙犁无论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学语境中,还是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都是极具鲜明个性的存在。四十至五十年代,孙犁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一九四五年五月五日,副题为“白洋淀纪事之一”的《荷花淀》在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登载,在革命文学整体浑厚豪放的创作背景下,小说诗化的追求,对战争年代里人性之善、人情之美的描写,犹如一首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在解放区大放异彩。之后结集为《荷花淀》出版,并陆续出版了《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等短篇小说集。一九五六年,由于身体不适,之后又经历“养病”十年、“动乱”十年,孙犁写作逐渐减少,至七十年代后期又重新开始晚期写作,而转向散文方向,先后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等,此时孙犁的写作风格已格外的沉郁淡泊,对人情事理有了更为深邃的理解,呈现出一种更为通达的气象。
对于自己小说的创作,孙犁有着清楚的定位,“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孙犁的抗日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冀中白洋淀一带水乡农民的斗争生活,比如《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另一类是描写以冀中阜平为中心的山地儿女的斗争生活,比如《光荣》《吴召儿》等。他的作品总体风格清新恬淡,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在表现解放区人民艰苦斗争的同时,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这与他对小说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美学追求有很大的关系。
孙犁所追求的现实主义,是一种严格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作家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现实主义,正像他所说的,“创作的命脉,在于真实。这指的是生活的真实,和作者思想意态的真实。这是现实主义的起码之点”。但同时他又认为,“文学不要急急忙忙地、直接地反映文件上的政治、会议上的政治,而是要表现溶解于生活中的政治”。因此,在小说的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孙犁不刻意地追求史诗性的宏大叙事,不侧重于表现某一具体的社会问题,也不过多地直接描写战争、眼泪和死亡,而是选择一些看似“细枝末节”却是与大时代紧密相连的抗日军民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的平凡故事,来表现炮火硝烟中人民的美好情操、战斗的豪情和胜利的喜悦。
通过这种表现方式,孙犁独创了自己的人物体系。与其他作者强调的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不同,他的小说中主要挑选了那些热心抗战、坚信抗战正义和必胜的、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喜悦的底层民众作为描写对象,展现他们的健康乐观以及坚毅英勇的优秀品格。其中*突出的又是一批在残酷斗争中具有献身精神,能吃苦、顾大局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比如《“藏”》里的浅花、《光荣》里的秀梅、《吴召儿》里的吴召儿等都是这一类的代表。在对她们的描写中,孙犁抓住人物思想性格中*主要、*特殊的部分,然后“强调它,突出它,更多地提出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而让读者“通过这样一个鲜亮的环节,抓住整条环链,看到全面的生活”。比如《吴召儿》中所选择的就是几个瞬间:吴召儿在给“我”当向导的时候,穿上了一件红棉袄;在爬神仙山的途中,穿着红棉袄的吴召儿爬在*前面,像是在乱石中突然开出了一朵红花;当敌人包围了大山的时候,吴召儿截击敌人时,把红色的棉袄翻过来穿,登在乱石上跳跃,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作者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吴召儿形象的描述,将她的外在美与内在美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一位聪明、热情、勇敢的抗战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与之相匹配的是,在孙犁的小说中,并不十分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善于用散文化的抒情笔法灵活自如地穿插描写、议论与抒情。比如《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诗意轻盈与女人们的劳动、水生夫妻的分别、紧张的战斗场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与此同时,他的语言虽从生活出发,清新质朴却又不露痕迹地进行了艺术加工,将“通俗和优美、简练和细腻、直率和含蓄、清淡和浓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他将自己浓厚的感情蕴藉其中,景、物、人在他的笔下都生动活泼起来。他的这些诗化小说的追求,影响了四十年代“荷花淀派”文学流派的形成。
与此同时,作为散文家的孙犁是与作为小说家的孙犁并存的。新时期,孙犁将创作的重心由小说转移到了散文,并成为散文创作的一名大家,与巴金一起被誉为“当代散文星空中的双星”。
孙犁的散文,多取材于自己过去的经历,虽题材琐细,却真诚亲切,同时注入了当下的情感体验,笔触细致自然,又富有历史的厚重感。比如《乡里旧闻》《童年漫忆》就是以其童年的乡村生活为素材,选取了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及故事片段,展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缩影;《亡人逸事》则是选取了亡妻生前的几个生活小片段,笔端悠远有淡淡的悲哀。
同时,晚年的孙犁潜心读书,在散文创作中务求文字的简洁朴实,而在内容上却有着更为清醒的观察和认知,言简意赅,思想深邃。《云斋琐谈》中对“妒、才、名、谀、谅、慎”等的理解,文字质朴平易,透露着作者宁静沉潜的心态。
总之,孙犁属于少有的能超越时间,既能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影响,又能与当代读者对话的作者之一。而通过阅读,我们能愈加理解孙犁作品的经典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