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译制片翻译研究资料汇编(1949-2009英美篇)
定 价:88 元
丛书名:语言·文化·传播丛书
- 作者:余静 著
- 出版时间:2021/4/1
- ISBN:9787565728792
- 出 版 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955
- 页码:299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国内第一本针对电影译制片翻译研究的影片目录汇编。目前有关于电影译制片翻译研究的专著出版,但没有译制片目录整理的文献出版,本书为翻译研究和电影译制片研究提供最基础的资料。
收录了我国几家主要译制片厂于1949—2009年所译制的英国和美国影片,数量多达578部。中国的译制片独具特色,也是过去五六十年对中国观众的媒体翻译类型。开展译制片翻译研究,首先需要厘清这个领域到底有哪些研究对象,本书为其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资料。
收集的译制片信息资料多为一手资料,部分为二手资料。内容包括译制年代、译制片厂、译制导演、剧本翻译、配音演员、译制片所获奖项以及原片的各类信息。一手资料从影片附录的副文本资料以及电影档案资料照片中搜集而来,二手资料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来源相互印证以保证准确。
本书目标读者:
媒体翻译研究者、电影译制片研究者、译制片爱好者、电影史研究者等。
本书收集的是1949年至2009年间引进中国,并通过配音方式公映的外国电影译制片的相关信息。编写这样一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三类读者:首先是像笔者一样的翻译研究者,无论是对译制片翻译、媒体翻译、翻译史还是对字幕翻译感兴趣的研究者,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次,是对译制片感兴趣的一般读者。我们经常看到喜爱电影译制片的观众和译制片发烧友在网上发帖求助,希望能找到小时候看过的译制片,了解配音演员、电影导演、译制导演、剧本翻译等信息,针对这些需求,本书可以提供线索,帮助读者找到相关译制片的各种信息。此外,本书也可以为对电影史、译制片史、文化接触史、配音艺术研究等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
编这本影片目录,是因为最近两年笔者开始对媒体翻译,尤其是对中国译制片翻译产生兴趣。译制片自20世纪初进入中国,影响了无数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虽然在20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而逐渐衰落,但它塑造了中国几代人心目中的“他者”形象,影响了几十年来我们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接触,因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翻译研究极为重要的领域。然而,当笔者开始查阅资料,想首先了解一下中国电影译制的历史背景,看看外国电影究竟是如何被译制到中国来时,却发现这方面的资料非常零散和匮乏。目前译制片研究的学者大多来自影视研究领域,他们的兴趣点集中在电影研究方面,如哪些国家的哪些电影译入了中国,分别是哪些类型的电影,这些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如何,译制导演和配音演员的工作、电影的发行放映情况怎样,等等,而翻译研究者更为关心的译制转换过程、译制策略、译者情况,以及译制过程中所涉及的改写和操控等方面则鲜有涉及。目前出版的一些专著也搜集和整理了相关的史料,提供了不少线索,但笔者也发现,真正从翻译研究和电影译制翻译史的视角出发展开的资料整理工作还比较匮乏。对于翻译研究而言,目前出版的研究专著提供的资料存在两个局限。一是资料不够全面。这些目录大多按年代或是译制片厂分类编撰,但资料集中在上海译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译制片,而对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以及后来中国电影集团等其他译制方出品的译制片资料收录有限;二是缺乏必要的译制资料信息。这些目录往往只列出译制片的中文名称和译制年代,也有一些补充了部分影片的外语名称,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更多的资料可供研究者参考。首先是原片信息缺乏。年代较为久远一些的译制片,在各类资料中只能找到一个中文片名,既不知道译自哪个国家,也不知道译自哪部影片。对翻译研究而言,没有原片,就无从下手对比分析原片与译制片,自然无法探讨译制片翻译相关的种种问题。其次是参与译制人员的信息缺乏。研究者关注的往往是一些影响比较大的影片和著名的译制导演、配音演员,但从史料搜集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影片的译制人员信息还是隐藏在历史的烟尘中。更重要的是,翻译研究者最感兴趣的幕后工作者——译者方面的信息可以说几乎是无迹可寻。电影译制涉及译制导演、配音、剧本翻译、录音等多项工作,剧本翻译则是译制工作的基石,但剧本翻译在前人资料和研究中都鲜有提及。即便是找到了带配音的DVD,有时候也很难找到需要的资料,因为目前出版的带配音的碟片很多并不提供译制信息,甚至将原片公映时的中文字幕全部抹去,只保留配音音轨。这意味着影视翻译,尤其是译制片翻译研究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译制信息的史料整理和搜集。本书编撰的目的,就是为翻译研究者提供四个方面的索引资料: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有哪些来自英美的译制片译入中国、原片是什么、在什么时候、通过谁之手译入了中国。有了这些线索,研究者既可以进一步对特定译者、特定导演、特定时期、特定文化的译制片展开深入研究,也可以对原片和译制片进行文本对比分析,研究译制片翻译策略和不同时期的翻译规范。本书提供的线索可以帮研究者找到原片,去各类电影资料馆找到相关的译制音像资料和资料背后的译制人员信息。
余 静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系列教师,副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翻译学哲学博士。多次荣获各级各类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在国内外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类CSSCI、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翻译研究论文近2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目前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影视翻译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1949—1966年上映的译制片/
英国电影译制片/
1957/
1958/
1961/
1962/
1963/
美国译制片/
1959/
第二章1978—1999年上映的译制片/
英国译制片/
1978/
1979/
1981/
1982/
1983/
1984/
1986/
1988/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6/
1997/
1998/
1999/
美国译制片/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
1983 /
1984 /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三章2000—2009年上映的译制片/
英国译制片/
2000/
2001/
2003/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美国译制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附录一1949—1979年间公映的英文原声字幕片/
附录二部分内参片目录/
附录三部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电影译制片/
附录四部分电影资料馆内参译制片/
附录五部分参考文献来源/